元始目光掃過眾人,他自然是看到了燃燈熱切的眼神。
但元始天尊卻並未理會燃燈,而是轉頭看向了廣成子開口說道:“人族大興,天皇已經歸位,地皇即將功德圓滿,接下來人皇,合該吾闡教教導。
這次教導人皇,便由廣成子為主!其餘弟子從旁輔助,在此期間教內事務便由燃燈你處理吧!”
“是,老師。”闡教眾弟子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一旁的燃燈卻是笑容一僵,心中掀起滔天大浪,他燃燈,辛辛苦苦,勤勤懇懇,什麼髒活苦活搶著幹。
可現在,到了分好處的時候,聖人竟連半點也不願給他,燃燈眸中閃過了一絲失望之色,整個人失魂落魄起來。
但很快,燃燈眼中又湧現出了希望,連忙看向了闡教十二金仙。
平日裏,他為副教主,沒少教導,指點眾金仙,現在若是他們願意為自己說上兩句話,元始天尊說不定會網開一麵讓他參與進去呢!
可惜闡教十二金仙在麵對燃燈充滿渴求的眼神時,大多都選擇了眼觀鼻,鼻觀口,絲毫沒有反應。
在廣成子之流的闡教金仙看來燃燈不過是一個廢物,生於龍漢時期,修行至今,連準聖都未突破,天資福緣,連他們一根毛也沒有,也配當人皇之師?
隻有慈航,文殊,普賢三人開口替燃燈求情了。
先說話的是慈航:“師尊,我闡教事務並不算多,燃燈副教主應當也不用一直守在教中,不如讓他與我們一起教導人皇吧!”
文殊和普賢聞言也出聲表示了讚同。
元始天尊的態度卻是沒有絲毫動搖,他麵無表情的說道:“此事為師心意已定,不必多言,爾等便都退下吧,早日下山,輔佐人皇歸位。”
元始天尊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慈航三人也不敢再開口了,乖乖點頭應是。
隨後眾金仙便一起退出了玉虛宮,唯有燃燈還愣在原地。
“燃燈,你可還有事?”元始神色淡漠的問道。
“無無事。”
“無事便退下吧!”燃燈聞言失魂落魄的走出了玉虛宮。
昆侖山風景秀麗,景色依然,靈氣氤氳,但在此時的燃燈眼中,卻無比冰涼,讓人心顫。
而與此同時,地府之中。
平心娘娘突然接到了後土的傳音。
“讓巫人一族搶奪人皇之位?這是為何?”平心娘娘一臉疑惑的問道。
“為了人道。”後土言簡意賅的迴答道。
“這與人道有何關係?”
“日後你便知道了,此時你隻需要按吾說的安排便是。”
“跟自己都打啞謎,我未來怎麼會變成這樣!”平心娘娘吐槽了一句,按後土說的叫來了蚩尤。
視線迴到人族之中。
闡教十二金仙下山後,便開始四處尋找人皇蹤跡。
本來按元始天尊法旨,教導人皇應當是廣成子主導,其餘金仙輔助的,但廣成子覺得自己乃是十二金仙之首,是他們的大師兄,應該大度一些,於是廣成子便與師弟們說,誰先尋到人皇,人皇之師便由誰當。
眾金仙聞言大喜過望,謝過師兄之後便各自去尋人了。
但有些事,冥冥之中已然是注定了,廣成子下凡後不久,就遇到了年僅5歲的軒轅。
廣成子見其根骨奇佳,頗具慧根,身上又有濃厚的人道氣運,心中大喜,他知道這應當就是人皇了,廣成子遂將其收為弟子,悉心教導。
剛剛接觸修行之時,軒轅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聰慧與勤奮,不管是神通法術,還是兵法謀略,他總能迅速領悟其中之精髓,並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廣成子對軒轅的表現極為滿意,於是傾囊相授,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軒轅。
軒轅每日刻苦修煉,研讀古籍經典,領悟天地之道,他常於山間靜坐沉思,與洪荒天地交流,感悟天地之奧秘,抓緊一切時間提升自己。
不知不覺,十年時間已過,如今軒轅已經有15歲了,經過十年的學習,軒轅已經算是學有所成了,他決定迴歸自己的部落,用學到的知識帶領部落變得富強起來。
彼時,有熊部落隻是一個人口數萬的小部落,軒轅迴歸之後憑借著從廣成子處所學的智慧和謀略,開始對部落進行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與發展。
軒轅首先大力整頓部落的內部秩序,製定了一係列嚴格的規章製度,令部落中的眾人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他深知“無規矩不成方圓”之理,唯有建立起良好的秩序,部落方能穩定發展。
軒轅親自監督製度之執行,對違規者嚴懲不貸,對守規者予以豐厚獎勵。
同時,他時常與部落中的人們促膝長談,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無論是狩獵經驗豐富的老者,還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隻要是言之有理,對部落有好處的,軒轅都會給予充分的尊重與肯定。
隨著改革的初見成效,有熊部落變的一天比一天好。
軒轅的能力也贏得了有熊部落族人的認同,他受到了族人們的衷心信任和擁護,最終很順利的從之前的部落首領那裏接過了族長之位。
成為氏族首領之後,軒轅深知責任重大,為了有熊氏若要在這洪荒大地上站穩腳跟,不斷發展壯大,必須推陳出新,勇於變革。
於是軒轅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同時學習了薑水部落的先進經驗,大量引進了炎帝找到和培育出的糧種,並推陳出新,在舊糧種的基礎上培育新的糧種,同時改進灌溉技術,並發明了堆肥,這一連串舉動使得有熊部落農田的產量大幅提高。
軒轅以一己之力,將有熊部落原本落後的農業生產技術發展到了一個高度繁榮的新階段。
部落中糧食的儲備日益充足,為部落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但很快問題就來了,有熊部落糧食的豐收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周邊一些部落的注意,有的部落比較友好,派人來與有熊部落交流用獵物換取糧食增產的方法,有些部落仗著自己比有熊部落更加強大,選擇了明搶。
部落之間的戰爭因此爆發了。
雙方在交戰的時候,軒轅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善於觀察地形,每至一處,都會仔細勘察山川河流的走勢,深入分析其對作戰的影響,他還能敏銳地察覺到敵人的弱點,並迅速製定出精妙絕倫的作戰計劃。
在軒轅的英明帶領下,有熊部落一次又一次的擊退了強大部落的來犯,甚至還通過反擊打敗了幾個部落,征服了比有熊部落強大的多的部落,將他們的資源和人口納入自己的部落之中,使得有熊部落實力又壯大了不少。
在戰爭爆發的時候,軒轅意識到了現階段的武器有些不夠用了。
於是軒轅積極鼓勵部落中的工匠們鑽研技藝,製造出更加精良的工具和武器,他時常前往工坊,與工匠們交流心得,提出獨到的改進建議。
在軒轅的激勵下,工匠們不斷創新,精心打造出了凡人就能使用的青銅刀劍,新裝備的問世,為有熊部落的擴張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在軒轅的精心治理下,部落的人口與日俱增,經濟日益繁榮昌盛,周邊的一些小部落目睹軒轅部落的強盛,紛紛主動前來歸附。
麵對前來投誠和歸附的部落,軒轅毫不猶豫的選擇接納了他們,並給予他們與有熊部落族人一樣平等的待遇,沒有絲毫的歧視。
軒轅的態度引得越來越多的部落前來投奔,隨著部落的不斷壯大,軒轅的聲名也越來越響亮,如日中天。
此時正值炎帝巡視天下,選擇新的人族共主之時,軒轅的名聲讓其他一些較大部落的首領對他產生了警惕和敵意。
這些部落的首領擔心軒轅的突然出現,可能會影響他們成為新的人族共主,威脅到他們的地位和利益。
於是這些部落的首領商議一番後決定要一起討伐有熊部落。
麵對來自外部的重重壓力,軒轅毫無退縮之意,他做了兩手準備,自己這邊加強部落的防禦工事,刻苦訓練士兵,提升部落的戰鬥力。
同時派出了使者,積極與其他部落展開外交溝通,試圖通過和平的方式化解爭端。
然而,涉及到人族共主之爭,這些部落顯然並不願意與軒轅和平共處,他們直接聯合起來,對軒轅的部落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軒轅親自上陣,一邊衝殺,一邊指揮戰鬥,他巧妙運用戰術,將敵人的進攻一次次成功擊退。部落中的眾人在他的鼓舞下,士氣高昂,奮勇殺敵,視死如歸。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動地,鮮血染紅了蒼茫大地,經過艱苦卓絕,犧牲了近十萬的族人,有熊部落最終還是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這場勝利讓軒轅的部落一躍成為了這片廣袤土地上最強大的勢力之一。
盡管這場戰爭有熊部落勝了,但部落的損失也不小,減員超過了四分之一。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軒轅決定以休養生息為主,修建堅固城池,加強防禦力量;大力推廣教育,培養各類人才;精心製定法律,維護社會秩序。
他的每一項舉措,都為部落的繁榮昌盛和長治久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知不覺,又是十年過去了,此時的有熊部落在渭水之盼已經是數一數二的大部落了,軒轅的名字,開始在各部落之間廣為傳頌,也逐漸傳到了正在苦苦尋找下一任共主的神農耳中。
算算時間,神農從陳都出發尋找人族共主已經有三十年了。
神農他深知人族共主之位所肩負之責任重若泰山,關乎人族無數族人的福祉與未來,容不得半分疏忽與輕率。
故而,對於共主之位的傳承,神農必當慎之又慎,務必尋得一位德才兼備、有勇有謀之士。
因此當軒轅的名字傳到神農耳中,神農並沒有聽信傳言,為保抉擇無誤,他決意親赴有熊氏部落,以察軒轅是否真如傳聞中那般卓越非凡。
很快,炎帝要親臨有熊部落之事便傳到了有熊部落所有族人的耳中。
有熊部落的族人聽聞神農駕臨,皆奔走相告,欣喜若狂。
軒轅得知炎帝蒞臨之訊,心中既緊張又興奮。
待到神農到來之時,夾道歡迎之聲此起彼伏,軒轅也是不敢有絲毫懈怠,當即親率部落中之長老與勇士們趨前相迎。
見到人族共主炎帝神農後,軒轅恭恭敬敬地向神農躬身行禮言辭懇切道:“共主大駕光臨,有熊氏部落蓬蓽生輝,實乃吾等莫大之榮幸。”
神農微微一笑,一邊扶起軒轅,一邊暗自打量著他。
“這軒轅外表看來倒是一表人才,隻是不知內裏是否真有大才。”想到這兒神農笑著說道:“軒轅,汝之名號吾早已聽聞,今日特來一探究竟,望汝莫負吾之所望。”
“小子不才,能得炎帝關注,實乃三生有幸。”說完軒轅又是對神農行了一禮。
“走吧!帶我去有熊部落看看!”
軒轅點頭應是引領神農踏入部落。
一進到有熊部落,神農首先看到的便是一片片麥田,金黃麥浪於微風中輕舞起伏,恰似金色之海洋波濤滾滾。
神農本就是對農事非常了解,他一眼就看出來了有熊部落的麥田和其他部落的不一樣,產量明顯要高的多。
於是神農饒有興致地問道:“此等農田之豐收盛景,汝是如何造就?”
農事讓能得到神農的認可,軒轅心中滿是自豪,但他言語間卻還是十分謙遜:“迴炎帝的話,吾日夜觀測天時之變化,謹遵季節之規律,不辭辛勞教導族人合理耕種之法門。
並且,吾還改良了糧種,引入全新之灌溉之術,使土地得以充分滋潤,方有今日豐收之象。”
神農微微頷首,眼中流露出讚賞之色,心中對軒轅多了幾分好感。
隨後他們移步至練兵場,但見部落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身著整齊之鎧甲,手持鋒利之兵器,操練有序,喊殺聲震徹雲霄。
神農又問道:“此兵強馬壯之景,汝又有何妙法?”
“迴炎帝的話,吾深知部落欲於這亂世中生存發展,必當擁有強大之武力以為保障。故而,吾製定嚴格之訓練計劃,令勇士們熟稔各種戰術,同時注重強身健體,唯如此,方能保衛部落之平安,護佑族人之安寧。”
神農聞其言,心中對軒轅又增添了幾分認可,暗自讚歎其遠見卓識與謀略過人。
當然了,這些表象還不足以讓神農下定決心,之後神農便和下屬們一起來到了有熊部落中的普通人家,了解普通族人是如何看待軒轅的。
神農與下屬所到之處,皆是安居樂業、和諧美滿之景象,族人對軒轅讚不絕口。
或言其公正無私,處理事務公平合理,不偏不倚;或言其關愛百姓,時常親自探訪貧困家庭,施以援手,溫暖人心;或言其勇敢無畏,麵對外敵之威脅從不退縮,勇往直前,力保部落之安寧。
有熊部落的見聞讓神農升起了希望,他覺得軒轅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新人族共主,於是神農決定親自考教軒轅。
在有熊部落的祭壇處,神農和軒轅席地而坐。
神農目光如炬看著軒轅,片刻後才開口問道:“若汝為共主,當如何治理天下,使萬民安居樂業?”
軒轅沉思片刻,語氣嚴肅的迴答道:“吾以為當以仁愛為本,推行德政。重視農耕,保障糧食充足,讓百姓不再為饑餓所困擾;發展貿易,促進部落之間之交流與合作,使資源得以共享;加強軍事,抵禦外敵入侵,保衛家園之安寧;廣納賢才,共同治理天下,讓有能力、有智慧之人皆能為族人謀福祉。”
神農微微頷首,對軒轅的迴答非常滿意,他接著問道:“若遇天災,汝當如何應對?”
這次軒轅不假思索,應答如流,因為類似的事情他早就有所考慮,並且在有熊部落中實施過了:“吾認為提前儲備物資,未雨綢繆,組織族人互助,團結一心,共同度過難關。派遣能者研究應對之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減少天災帶來之損失。”
神農又問:“對於不同部落之間之矛盾,汝又如何化解?”
軒轅從容不迫,侃侃而談:“吾當以和為貴,公正裁決,不偏袒任何一方。尋求共贏之策,讓各方皆能得到合理之利益,促進部落團結,共同發展。”
神農對軒轅之迴答甚為滿意,他在心中篤定,軒轅不僅具卓越之智慧與才能,更懷一顆仁愛、公正、勇敢之心,實乃下一任共主的不二之選。
至此神農決定要像之前的伏羲教導他一般,將軒轅帶迴陳都教導,開拓其眼界,傳授其治理天下之經驗與智慧,幫助他一點點成長,直到有一天軒轅能成為新的人族共主,便是他功德圓滿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