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山共有一座主峰、六座次峰,主峰名叫圜道峰,別名雪峰,其他六座次峰分別為地絕峰、幽篁峰、葫蘆峰、暮雲峰、鹿角峰、玄蛇峰。
七絕殿位於地絕峰上,乃是掌門傳授真傳弟子道法劍術的地方。
玄陰洞距離七絕殿不算太遠,蔣文的速度雖然慢了一些,卻並沒有比先到的六個新晉真傳弟子晚到多久。
蔣文進了七絕殿,見六個新晉真傳弟子麵對著掌門地絕真人跪著,他也連忙跪在了地上。
“弟子蔣文拜見掌門!”
“嗯!”
地絕真人看了蔣文一眼,沉聲道:“人都到齊了,拜師儀式正式開始吧!”
在七絕劍宗,真傳弟子都是掌門地絕真人的弟子,所以需要進行一個簡單而莊重的拜師儀式。
地絕真人先念了一遍宗門律法,問七位新晉真傳弟子可願遵守。
七位新晉真傳弟子,都神情肅穆的迴答願意遵守。
接著,在一位長老的主持之下,七位新晉真傳弟子對著地絕真人行過拜師大禮。
拜師大禮結束,七絕真人一邊講七絕劍宗的曆史,一邊帶領七位新晉真傳弟子對七絕劍宗的三位祖師進行跪拜。
七絕劍宗的三位祖師,一個道號為圜道仙君,乃是七絕劍宗的創派祖師。
另外兩個要拜的祖師,一個是七煞天君,乃是天界北鬥星君麾下大將,七絕劍宗的《七絕劍訣》便源於七煞天君的《北鬥七煞劍訣》;另一個是後土大帝,乃是上古仙人,七絕劍宗除了《七絕劍訣》之外的很多法門都源於後土大帝。
叩拜過三位祖師,地絕真人賜下七絕劍,拜師大禮便正式結束了。
“這七絕劍乃是可以修成本命法寶的法器,你們迴去好好溫養,三日後再來七絕殿,為師傳你們《七絕劍訣》的入門之法。”
“是!”
“都下去吧!有澄,你安排一下七位師弟的住處。”
“是!”
七位新晉真傳弟子與觀禮的上代、上上代真傳弟子出了七絕殿,羅有澄帶著七個新晉真傳弟子往真傳弟子居住的地方走了沒多遠,羅青等六人便被他們的族人帶走了,隻剩下蔣文還跟著羅有澄。
“真傳弟子的住所都差不多,他們早一點過去,也隻是想選一個跟他們的兄長、叔伯靠近的住所。”
“嗯!”
蔣文點點頭,笑道:“聽說宗內羅、白、薑、刑四家,羅家的天才最多,還真是如此,這一次羅家三位師兄都成為了真傳弟子,恭喜羅師兄。”
“隻是真傳弟子,羅家的真人並不比白、薑、刑三家多幾個。”
“羅家的真傳弟子羅,以後肯定真人也多。”
“嗬嗬!”
羅有澄淡淡一笑,說道:“羅青他們六個自小一起長大,關係自然是更親近一些,不過,《七絕劍訣》在金丹之前,需要七人合力修煉,才能修煉的更快,等到你們一起合練《七絕劍訣》一段時間,關係就會變的融洽。”
七絕劍宗每五年選出七個真傳弟子,這七個真傳弟子,在五年內不能突破到陰陽和合之境,又五年不能突破到先天一炁之境,或者會從真傳弟子降為外門弟子,或者會轉為一峰弟子。
真傳弟子修為突破到先天一炁之境,境界穩固下來,便會外出曆練,尋找完成築基、突破金丹的機緣。
完成築基、突破到金丹境的真傳弟子,迴到宗門,又會到小寒山其他地方擇一靈地修煉。
位於圜道峰的這處真傳弟子居住之地,最多的時候,也隻有二十餘個真傳弟子居住,閑置的院落很多。
羅有澄帶蔣文選了一個院落,叮囑蔣文不要忘了三日後到七絕殿接受傳法,便離開了。
蔣文將羅有澄送出院落,目送羅有澄的身影在轉角消失,他這才返迴他選擇的這個院落,查看起了這個院落的情況。
這個院落,由一個小練武場和四間屋子組成。
蔣文到四間屋子都看了一下,這院子的上一位主人沒給他留下任何東西,書房的書架上、儲藏室之內,都是空無一物。
“反正晚上也是以打坐代替休息,等三日後聽師父傳授完《七絕劍訣》的入門之法,再到原來住處,將用得著的東西都搬過來。”
蔣文在客廳之中沉思了一會,便進到臥房,盤膝坐在床上,將地絕真人賜下的七絕劍放在雙腿之上,凝神精氣,修煉了起來。
還未得到新的法門,他修煉的還是之前用來打基礎的“靈蟾望月吞氣法”。
這靈蟾望月吞氣法,乃是一門以吞吐月光凝練玄陰之氣洗練肉身與靈魂的法門,修煉效率不高,卻是正統的仙家築基法門。
等到修煉靈蟾望月吞氣法進入狀態,蔣文又修煉起了一門“蓮臺觀想法”。
蓮臺觀想法,不是蔣文成為七絕劍宗外門弟子之後在七絕劍宗習得的功法,而是他幼年時,了解到這方世界有修真之士、有仙神,在沒法得到什麼修煉法門的情況之下,通過念誦《清靜經》,以蓮花觀想蓮臺,在無知無畏的狀態之下修煉成的。
沒有法門,借物觀形、以形煉神實際上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
要是所觀之物隻是普通之物還好,頂多損耗一些精神,要是所觀之物有一點靈性,則有靈魂被所觀之物所攝之危險。
蔣文所觀之蓮花盡管隻是普通的蓮種,卻是活物,他以蓮花觀想蓮臺,也是有靈魂被蓮花所攝的風險的。
隻是,也不知是他念誦的《清靜經》起了作用,還是他運氣夠好,總之他成功修成了這蓮臺觀想法,在識海之中凝聚出了一尊九品蓮臺。
前世,他出於對道教這個本土宗教的好感,看過一些道家經典,隻是大都隻是大略看過,能完整背誦下來的也就隻有不到四百字的《清靜經》。
能借《清靜經》在識海之中凝聚出一尊九品蓮臺,也算是他帶著記憶轉世到這方世界,從前世得到的最大的好處。
若非以《清靜經》在識海凝聚出了一尊九品蓮臺,他也做不到三月定性、一年內照,成為同齡之中修煉速度最快的外門弟子。
雖然還不知道識海之中的九品蓮臺有什麼用,還能給他的修煉帶來什麼好處,蔣文都決定要堅持修煉蓮臺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