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蔣文看到的傳記之中,崇古慕仙的主人公,以蔣文所述之言,將尊人間帝王至高的讀書人駁斥的啞口無言。
蔣文以這話辯駁了一句,墨文韜卻並未啞口無言,反而引經據典將蔣文給駁斥的啞口無言。
修仙之士,就沒有不聰明的。
再加上,修仙之士隻要修成金丹,便有七八百年的壽元。
修仙之士,要是願意研究世俗讀書之人所讀之書經的話,很多都能將這些書經研究到堪比當世大儒的程度。
實際上,在修仙界,有不少修士為了提高心境而研讀這些書經,對於各種經義的理解堪比當世大儒。
不少趕考的讀書人,喜歡住在道觀、寺廟,有些確實是因為囊中羞澀,而有些便是因為這些道觀、寺廟中的主持之人可以指點他們學業。
科考書經,蔣文也看過一些,甚至還能背下一些。
不過,他並沒有花時間去推敲這些書經,對這些書經的理解都很淺顯,比不過鄉試能上二榜的墨文韜。
蔣文辯駁不過,也沒強行辯駁。
墨文韜見蔣文沉默了下來,還不滿足,接著道:“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你們修仙之人若不如此,隻知遵循什麼上古道德,遵循古法,早晚……”
墨五雲一直在注意蔣文的表情,見蔣文臉色陰了下來,他直接點住墨文韜的啞穴。
“仙長,要不我給你講朝廷的大概情況?”
修仙之士認為天地有大道,萬事萬物遵道而行。
他們不輕易起誓,也不喜被人判斷未來之事。
墨文韜將他駁斥的啞口無言,他並不在意,但是,墨文韜說他“早晚如何”,這確實犯了他的忌諱。
他看出墨五雲對朝廷的了解,很可能如他一般,了解不深,也是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便說道:“還是讓令郎給貧道講一講吧!”
“好!”
墨五雲點點頭,陰沉著臉盯了墨文韜片刻,而後解開了墨文韜的啞穴。
墨文韜初生牛犢不怕虎,對於修仙之士、對於活躍在世俗之中的術士了解不多,再加上墨五雲平時對他十分寵溺,這才對蔣文那麼不客氣。
不過,現在墨五雲明顯真的生氣了,他也老實了起來。
“咳!”
幹咳起了一聲,墨文韜說起了朝堂上的一些事。
經過墨文韜的解說,蔣文對於永曦朝文官架構和當今朝堂的一些情況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永曦朝的朝堂架構,為三省六部。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表麵上具體管理六部事宜的尚書省權利最大,尚書省的左相一般也是文官之首。
實際上,在當今朝堂之上,文官最重要的兩項權利,官員任命考核權利大半在中書省,財權有大半在門下省。
永康帝令三省鼎足而立,令自己的權威達到了與永曦朝開國皇帝烈陽帝差不多的程度。
中央三省六部,再加上其他機構,管理著整個國家的中央機構整體上比較複雜,很多情況,墨文韜也說不清楚。
到了郡縣,情況就比較簡單,總的來說是政、軍、監察三權分立。
三州十六郡,每個郡、每個縣的官員設置會有一些差別,但是都有一個郡守、縣令總管政府,一個郡尉、縣尉總管軍隊,一個郡監、縣都監察諸事。
如今的左丞相王亶聲表麵是文官之首,在政務之上是永康帝之下第一人,實際上,當今永康帝更信任門下省內侍中鄭克己。
一般來說,隻有尚書省左右仆射被稱為丞相。
在當今官場,莫說是依附於鄭克己的官員,就是永康帝,有時也會稱鄭克己為鄭相,以示對其信任與恩寵。
墨文韜說起他聽到的一些朝堂上的事兒,說的十分興起。
蔣文雖然更想知道太常寺、錦羽衛、鎮妖司這三大機構的事兒,卻也沒打斷墨文濤,直到墨文韜將他知道的一些朝堂之事說完,他這才開口問。
“你對太常寺、錦羽衛、鎮妖司了解多少?”
“這三個部門比較神秘,我也了解不多,隻知道太常寺負責與天庭溝通,管理水神、山神、城隍;錦羽衛負責保護皇帝,不受邪魔妖道……邪魔妖怪攻擊;鎮妖司負責監察、抓捕胡作非為的妖怪、術士。”
“你見過城隍嗎?”
“城隍管理陰間福德之事,我怎麼可能見過城隍?”
“嗯!”
蔣文點點頭,想了想,又問道:“鎮妖司的人,你接觸過嗎?”
“也沒有!”
蔣文見墨文韜對於太常寺、錦羽衛、鎮妖司了解的還沒有他多,也沒有再問他關於這三個機構的情況,而是又問起了武神殿與稷下學宮。
武神殿與稷下學宮並不像蔣文以為的那樣三州十六郡都有分支機構,而是隻有京州有一個武神殿和一個稷下學宮。
墨文韜沒去過京州,對於武神殿與稷下學宮也是了解不多。
“鎮海王李景,你了解多少?”
“李景是當今天下第一高手,有他坐鎮上京,各路神仙不像以前一樣,到了上京,還高高在上,倒是大大提振朝廷聲威。不過,他作為臣子,並不合格。”
“哦?有什麼不合格?”
“永曦朝自建立以來,就沒封過異姓王,當年封他異姓王之時,他就應該拒絕,他一不該接受封王,二不該接受封地,三不該以鎮海王為封號。”
墨文韜說完這話,微微一頓,接著解釋道:“陛下當年被封為東海王,李景被封為鎮海王,這麼明顯的以下犯上的封號,他竟然接受了。”
“這鎮海王不是永康帝給他的封號?”
“陛下胸懷天下,心胸寬如海,可以不在乎鎮海這封號克他當年的封號,但是,作為臣子,他李景卻不能不在乎。”
“呃?”
蔣文愣了一下,點點頭,沉吟道:“好像是這樣!”
“他接受了鎮海王的封號已經是以下犯上了,後來,陛下選少安王為太子,他就應該嚴詞拒絕,他還是沒拒絕。”
“這少安王是……”
“李貴妃的兒子,李貴妃是李景的妹妹。”
“這少安王是長子嗎?”
“少安王雖是長子,但不是嫡子。自己做了封鎮東海國的鎮海王,外甥又坐了太子,他這般權傾天下,早晚……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