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解,此前的朝廷並不重視民間海上貿易,隻是一味收稅,但是曹浪卻知道這個的重要性。
海貿必須由自己統領,管控,才能利益最大化。
海關由蕭何管理,商會由唐廣德管理,官民合作才能讓這個海貿事業做得更好。
等唐廣德走後,曹浪馬上對蕭何道:“蕭大人除了哥哥開放海貿一事,我還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辦。”
蕭何聽後道:“主公請講!”
“我要你組建一支海軍艦隊!”蕭何一聽有些傻眼:“海軍?是說水軍嗎?”
“不是水軍,是海軍!”曹浪糾正道:“海上貿易固然重要,但是海上的秩序需要管理。”
“所以我想要組建一支海軍艦隊,不僅可以幫助商隊快速打通貿易航線,還能加強我軍對海外島嶼的控製。”
蕭何皺了皺眉,思索片刻後道:“可是主公,現在我們的敵人是中原地帶的各方諸侯,發展海軍艦隊,必然會削弱我軍前線的力量。”
“海外四方皆是蠻夷,海上艦隊並不需要太多人!”曹浪道:“前期我隻需五千海軍兵卒,再加上百艘海船即可!”
“海上貿易我不想隻局限於南海諸島,我還想讓海軍去更遠的地方看看。”
蕭何看曹浪似乎心意已決,也不再勸阻:“那我便下去試試!”
“對了!”曹浪提醒道:“可在沿海郡縣,招募懂水性,懂航海的好手加入軍中,一定要留意一個叫做鄭和的人!”
“鄭和?”蕭何更是疑惑了,前麵還能明白,可這個鄭和是什麼呢?
“去辦就好!”曹浪沒有過多解釋,按照蕭何的能力去辦這個事情,自己並不擔心。
隻要能夠找到這個鄭和,後麵的事情就簡單了。
又經過多日對兩年發展規劃的完善後,第一版規劃成功完成。
並且由兩年規劃變成了一個兩年一個十年規劃!
前兩年曹浪要停止一切對外戰爭,隻防禦不進攻。這兩年期間全力發展訓練軍隊,並培養將官素質。
讓嶽飛在樊陽建立樊陽軍校,讓所有校尉以上的將士去軍校當中輪流進修。
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戰術,研究兵法。
除了校尉將軍外,普通的士兵們也要學習知識,不過對於士兵來說要求變不會那麼高,隻需要會認識簡單的字並且會寫就可以。
出了軍隊外,李世民負責的育才局也需要在這個期間完成在海州碣州兩地開設百所學校的計劃,爭取實現全民教育。
為了降低學習難度,曹浪還拉著李世民和蕭何李白這些文化人,開始研究起了對漢字的簡化工作。
麵對操練的這個提議,李世民和蕭何起初是反對的,倒是李白灑脫大方認為此舉可行。
經過曹浪和他們的一通辯論之後,終於還是說通了李世民蕭何他們,漢字簡化確實有利於全民掃盲的工作。
前兩年是進行各項改革的初期階段,這個階段的最重要任務就是打造穩定的社會。
讓百姓安居樂業,遠離戰爭,還要大力發展農業鼓勵開荒。
如此一來便可以極大程度上吸引各地流民而來,極大的增加人口數量。
而十年規劃則是,在前兩年的規劃取得成功的情況下,要在十年後實現百姓都能吃飽穿暖,有書讀有錢花的基本目標。
看到這個規劃,蕭何李世民都對曹浪的想法感覺到了不可思議。
從古至今,從來沒有人就有這些想法。
不過蕭何他們都是聰明人,一點就通。
也知道了如果這個計劃實現,紅巾軍將會是所有諸侯當中最強大的存在。
半個月後,蕭何按照曹浪的指示,已經開始著手組建海軍艦隊。
命人在沿海郡縣張貼告示,招募懂水性、熟悉航海的能人異士。
令蕭何意外的是,還真有一位名叫鄭和的年輕人前來投靠。蕭何不敢怠慢,立即將鄭和帶到曹浪麵前。
曹浪見到鄭和時,心中既驚訝又欣喜。
眼前的鄭和並非想象當中的宦官,而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身材挺拔,目光堅毅,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沉穩與自信。
經過一番交談,曹浪了解到,鄭和自幼隨父親出海經商,對航海知識了如指掌,熟悉南洋諸島的風土人情,甚至對更遠的海域也有所耳聞。
“鄭和,你對航海如此精通,可願為我紅巾軍效力?”曹浪直截了當地問道。
鄭和拱手行禮,語氣堅定:“草民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在臨來之前,鄭和就已經有聽蕭何說過這些,早已有了準備,這是不知道曹浪是如何知道自己的。
曹浪滿意地點了點頭,當即任命鄭和為海軍艦隊的艦長,負責繼續籌備五千人的海軍艦隊:“鄭和,我讓你負責組建的海軍艦隊是我紅巾軍未來的重要力量,也是開辟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你雖然年輕,但我相信你能勝任。”
鄭和肅然應道:“主公放心,鄭和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冊封完了鄭和的官職後,他一上任就全身心投入到海軍艦隊的籌備工作中。
親自挑選船員,設計艦船,製定航海訓練計劃,甚至還繪製了一份詳細的南洋海域地圖。
曹浪對鄭和的表現十分滿意,也多次去了海邊視察了,海軍艦隊組建得如火如荼,因此曹浪還讓蕭何多給鄭和調撥了一些資金。
除了海軍艦隊,曹浪的兩年十年規劃也在穩步推進。
幾個月時間,嶽飛在樊陽建立的軍校已經開始運作,校尉以上的將領們輪流進修,學習兵法戰術和文化知識,普通士兵也在接受基礎的識字教育,大大提升紅巾軍所有兵卒的整體素質。
李世民負責的育才局也在海州和碣州兩地開設了數十所學校,吸引了大量百姓的子女入學。
曹浪提出的漢字簡化方案經過多次討論和修改,終於初步成型,並且很快初見成效,卻是有利於普通人的學習效率。
農業方麵,曹浪在原本的規劃上頒布了一係列鼓勵開荒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各地因為戰亂而來的流民到海州碣州定居,農田數量極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