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汴梁,太學之內,靜謐中透著一股濃濃的書卷氣息。
孔若先端坐在案幾前,手中緊握著那首反詩,臉上的神情複雜難辨,最終化作一抹苦笑,緩緩開口道:“你們家郎君,這是真把自己當成黃巢那般人物了?”
說罷,輕輕搖了搖頭,眼中滿是疑惑與不解。
朱富微微低下頭,臉上掛著謙遜的笑容,恭敬地迴道:“孔老先生,郎君的行事,豈是小人這樣出身普通商戶的人能夠置喙?”
“他這麼多年,愣是一首詩都沒寫過,好不容易寫一首,竟然還是反詩。這是怎麼個意思?難不成造反還不夠過癮,還想在文壇上攪弄風雲了?”孔若先眉頭緊皺,語氣中帶著幾分調侃與驚訝,再次開口說道。
“孔老先生,您可誤會了。”朱富連忙擺手,臉上依舊掛著笑意,解釋道,“這首反詩並非出自郎君之手,而是宋江那廝寫的!”
“宋江?”孔若先聽聞這個名字隻覺耳熟,微微瞇起眼睛,陷入了短暫的迴憶之中。過了好一會兒,才像是想起了什麼,恍然大悟道:“哦!是鄆城縣裏那個黑麵書吏吧。他好好的押司不做,怎麼也跟你們家郎君一樣,落草為寇,幹起造反的勾當了?”
“之前那宋江跟著高衙內一同前往廣濟軍,妄圖剿滅我家郎君。哪曾想計劃失敗,高衙內更是丟了性命。那宋江見大勢已去,幹脆落草為寇,在芒碭山一帶建立了山寨。聽那些過往的客商講,如今那山寨倒是頗為興旺,人丁也不少呢。”朱富微微前傾身子,恭敬地說道,臉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興旺?”孔若先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略帶嘲諷的笑容,輕輕點了點書案上的反詩,不屑地說道,“越是看似興旺,死得也就越快罷了!自古那些不知收斂的反賊,哪有幾個能有好下場的?”
“我家郎君的意思,是想借著這首反詩,給宋江揚揚名,讓他在江湖上的名氣更大些。”朱富賠著笑臉,解釋道,“說白了,就是想逼他再往前邁出一步。”
“嗬。”孔若先斜睨了朱富一眼,說道,“知道害怕才對。他呀,從小就心大,難得這次想要找個擋箭牌。我還以為他會直接衝著汴梁來呢,沒想到卻去了登州。你且等著吧,不久便會有消息。”
“老先生,我家郎君來信時,再三希望您能前往登州。”朱富猶豫了一下,還是鼓起勇氣說道。
“老夫去他那兒能做什麼?”孔若先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不耐煩的神情,“等老夫臨死之前,能和他見上一麵也就夠了。在此之前,就不必見麵了。孔厚在他身邊,老夫還是放心的。你就照老夫這話迴複他,他自會明白老夫的意思。”
幾日之後,皇城之內。
巍峨的紫宸殿內,氣氛凝重。
趙佶滿臉怒容,將手中的反詩狠狠丟了出去,那紙張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飄落在地。
他怒目圓睜,指著朝堂上的眾臣,大聲斥責道,“鄆城縣到底是怎麼迴事?之前出了個薑齊,如今又冒出個宋江。難不成還要再出一個黃巢,讓前唐的舊事重演不成?眾卿家,你們難道也想親眼見識見識什麼叫‘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嗎?”
滿朝文武身著各色朝服,整齊地站成兩列。
文官們峨冠博帶,手持笏板,神色各異,有的低頭沉思,有的麵露惶恐;武將們更是一個個低下頭去,被皇帝的怒火嚇得大氣不敢出,能站在這裏的,都是老於世故,如此時刻,哪有他們武人開口的餘地。
“官家慎言,此等言語大不祥!”蔡京身為再度出任的太子少師,反應極為迅速,一步跨出朝班,聲音急切地向皇帝奏報,“鄆州之事錯綜複雜,還需向南京應天府問詢詳情,況且芒碭山臨近南京應天,那兒想必能提供關鍵線索。”
“應天那邊可有相關奏報呈上?”趙佶皺著眉頭,語氣中帶著明顯的焦慮與急切,向朝堂眾人發問。
梁師成立刻恭敬迴應,身子微微前傾,聲音清晰而沉穩:“官家,應天府尹薛昂曾上書,不過奏報裏僅提及鄆州地方局勢不穩定,對宋江這夥草寇的事兒,隻字未提。”
“蔡愛卿,這應天府尹薛昂,朕記得是愛卿舉薦的吧?”趙佶怒極反笑,目光緊緊盯著蔡京,話語中帶著絲絲寒意,“莫不是愛卿年事已高,老眼昏花,連人都看走眼了?”
“官家容稟。”蔡京臉上掛著溫和笑容,不慌不忙道:“薛昂元豐八年進士出身,崇寧初為太學博士,後曆校書郎、著作佐郎等多職。大觀三年升尚書左丞,次年外調江寧知府,後提舉嵩山崇福宮。政和元年,任門下侍郎,旋即出任應天府知府兼京東西路安撫使。
蔡京將薛昂的履曆詳盡背完,稍作停頓,整理了一下思緒,才繼續說道:“不久前薛昂才剛剛到任應天府,他必然先著手處理京東西路最為緊要的鄆州事務。至於芒碭山,那地方處於兩路三州的交界地帶,平日裏下麵各州知州相互推諉責任,行事拖遝。若不是這首反詩在汴梁城大肆流傳,恐怕老臣也根本不會知曉宋江那賊子的名號。”
“官家,應天府傳來捷報!”樞密院樞密副使王黼此刻神情振奮,大步流星地跨出朝班,聲音激昂且洪亮地稟報道,“昨日,臣收到進奏院轉呈送來的應天府戰報,其中詳細提及了芒碭山匪寇之事。”
“速速將戰報呈遞上來!”趙佶聽聞此言,原本因反詩一事而緊鎖的眉頭瞬間舒展開來,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歡喜,眼睛裏閃爍著期待的光芒,急切地催促道。
打開奏報,趙佶快速掃了一眼,尋到緊要處,才細細品讀起來,“好啊!好啊!蔡愛卿還是老當益壯,慧眼識人啊!如此能臣幹吏,可謂國朝肱股啊!高愛卿,應引以為鑒,見賢思齊焉!”
高俅站在朝班之間,偷眼瞧著王黼,訕笑道:“官家所言極是,微臣自是不及蔡太師多矣,隻是如果薛昂如此能耐,何不令其大勝之機,剿滅梁山匪寇?”
蔡京聞言,頓時擺手道:“薛昂剛剛得勝,必然也是疲師,此正是全軍休整之時,如何可以起兵再戰?高太尉若是不知兵,老夫家中還有些兵書,可前來抄錄品讀!”
此言一出,朝中文臣俱是低聲嬉笑起來。
正在此時,宮門之外,登聞鼓響!
眾臣頓時一驚,齊齊望向龍椅上的趙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