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節(jié)外生枝
三世為官,方懂吃穿。
說的是,經(jīng)過幾代人的不為衣食發(fā)愁的生活熏陶。
人能夠擺脫庸俗,承接家族傳承的智慧、教養(yǎng),不被物質享受幹擾,做出有長遠價值的判斷。
富貴至極,最平常的吃飯穿衣,也就不僅僅是吃飯穿衣了。
先是吃飯的時間、落座的次序、宴席的座位、
進食的速度、夾菜的動作。
如何敬酒,如何致辭。
沒有朝會的時候,穿衣倒未必講究什麼正統(tǒng)、嚴肅。
但是不能感覺輕佻、浪蕩。
穿衣講究的是得體、簡潔、大方。
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的教養(yǎng),和背後家族的勢力。
這些道理對於朱擘來講,還是有些複雜。
所以他也就不理解,為什麼朱昭之要問自己平時吃飯,穿衣的習慣。
“伯父禮遇非常,侄兒感激不盡,不敢再有奢望。”
“唉!”
朱昭之歎了口氣,拍了拍他的肩膀。
居於深山,見識淺薄。難怪窘態(tài)頻出。
這也不能怪孩子不爭氣。
歸根結底,還是吳郡朱氏,門庭凋敝。
吳郡四姓,顧陸朱張。
可以說是人盡皆知。
不過這是現(xiàn)在的次序。
在四家發(fā)跡之時。
人皆稱,江南四姓,朱張顧陸。
朱家才是江南第一望族。
吳郡朱氏,以武職發(fā)跡,也以武職而受製。
在江南的發(fā)展,不時受挫。
最後,在南魯黨爭中,徹底勢微。
家族隨之江河日下。
直至三分歸一。
武將世家,徹底沒了用武之地。
家底微薄的吳郡朱氏,自此一蹶不振。
如果不是顧榮提議,吳郡四大家族,一致對外,互相幫襯。
朱家大概早就落入下品寒士之流。
作為族長的朱昭之,隻謀得吳郡監(jiān)丞,這麼一個不入流的官職。
其餘各家,不是靠手工作坊,維持生計。
就是要投奔其餘世家門下,另謀出路。
朱家又沒什麼家學傳承,子侄們隻好做這些俗務度日。
但眼下有一個大好機會,重振家族。
那就是陳郡謝氏。
雖為北方世族,畢竟掌控朝局。
同為以武職發(fā)跡。
家族子侄如能拜入門下。
再次馳騁疆場,立下大功。
那,家族興旺,便指日可待。
剛才那一拍,朱昭之從手上就覺出異樣。
“好男兒,隻這一身筋骨,便不辱沒祖宗!”
朱擘不明白本家大伯怎麼就一臉喜悅。
自己的身體,和祖先又有什麼關係。
隻是茫然地看著朱昭之離去。
“世侄多住幾日,多住幾日!”
等到他快出了院門,朱擘才想起來行禮。
“侄兒恭送伯父。”
此時,懷石園的另一處小院內(nèi)。
栝蒼太守葉儉,見到了陸靜修。
“四代弟子葉儉,拜見師尊!”
“請起!”
陸靜修無官無職,常年隱居。
葉儉,栝蒼郡的最高長官,卻要跪拜行禮。
因為南陽葉氏一門,全仰賴陸靜修和他代表的天師道。
南陽葉氏,自先秦以來,為了躲避動亂,一直是顛沛流離。
雍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幽州、豫州,南陽葉氏都曾暫居。
直到葉儉改任折衝將軍,栝蒼太守。
括蒼郡是個山勢險要之地。
又是揚州通向交州的要道。
在這裏任職,保全家族可以說是萬無一失。
而且還接觸到,可以讓家族安穩(wěn)度日的方法。
尋仙問道,長生不老,直到羽化飛升。
隻要登臨太虛,就不再有性命之憂,勞頓之苦。
可是修煉功法的成本實在太高。
特別是一家子上百口人都在修煉。
要想人人有功煉,靠葉儉的俸祿是完全不夠。
隻有和吳郡陸家聯(lián)手。
靠著括蒼郡山路的便利,賺些外快。
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到吳郡準備來年的物資。
“今日,本尊隻有一事相托。”
陸靜修掏出那張紅箋,經(jīng)由道童,交給葉儉。
“不知葉氏一門,可有此女?”
“葉露?不好,不好。”
薤上露,何易曦?
露曦明朝更複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葉片上的露水轉瞬即逝,不得長生
葉儉覺這名字寓意不吉,不像是自家人。
他又盯著另一個人的名字看了一陣。
楊旭?
露水一見太陽,更是無影無蹤了?
這兩人姓名衝克,恐怕做不得一世夫妻。
“葉家並無此女,和弘農(nóng)楊氏更無姻親。”
“嗯!”
聽了葉儉的迴複,陸靜修隻是點了點頭,示意道童送客。
“有趣,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