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月兒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幹笑兩聲道:“你是北燕國人,有了錯處,也應當接受燕王懲罰。
太後和父皇怎會過問你燕國之事?”
“也有道理,”林舒點點頭。
蕭月兒趕忙轉移話題,看著旁邊一個小店道:“我餓了,那豆腐腦是什麼東西?”
林舒道:“也是我想出來的一種美食,不妨嚐嚐。”
他們去到店鋪坐定之後,店小二迎過來道:“客官,豆腐腦吃甜的還是鹹的。”
“當然吃鹹的,”林舒好奇道:“怎麼竟然有人吃甜的麼?”
蕭月兒卻道:“我愛吃甜的。”
“兩份,一甜一鹹,”店小二衝著後廚喊道。
他端上來之後,蕭月兒先嚐了一口道:“這豆腐腦又甜又滑,果然好吃。”
林舒正色道:“豆腐腦我隻吃鹹的,不接受反駁。”
“甜的好吃!”
“鹹的好吃!”
……
燕京。
高檜將吏部考評送到林鎮北書房。
“王爺,如今對境內縣令考核已經結束。”
高檜風輕雲淡地道:“臣已按照考評結果分類,其中上等者十人,將來擬提拔重用。
下等者也是十人,擬降職、削職、流放。
至於中間三人,則不降不升,繼續留用。
具體名單,請王爺過目。”
林鎮北心中一陣緊張。
兒子一定在後十名之列,真要判處個流放,那還得了?
他不由心中暗生怒氣。
這高檜著實可恨,為了保其的徒子徒孫,竟然把自己的兒子也拉下水。
“拿來本王看看,先不急問罪,”林鎮北伸手接過名單,當先看後麵十人。
他逐一名單分辨,驚奇地發現,上麵竟然沒有林舒的名字,不由滿臉都是疑惑。
他晃了晃腦袋,又仔細看了一遍,十個人裏,的確沒有林舒
高檜看著林鎮北的表情,微微一笑道:“王爺是否在找新任六華縣令?”
林鎮北心照不宣道:“聽聞六華縣匪患猖獗,民不聊生,其縣令剛剛就任不久,初來乍到,為何榜上無名?”
“稟王爺,”高檜道,“那林縣令雖剛剛上任,但他勇除匪患,安撫民生,令六華縣百業待興,百姓安居樂業。
此等政績,不應該排在後十名之列。”
林鎮北麵如冰霜道:“本王早已發下政令,以稅收完成與否,作為第一要務。
就算政績再出色,百姓再安定,但未完成稅收,也應當問責。”
他作為鎮守北境之王,滿心想的就是如何對匈奴用兵。
要打仗就需要用錢。
而且是海量的錢。
這就需要以高檜為首的文管體係,從百姓手中收取。
而文官體係不能把百姓給逼反,同時他們也要貪墨一點。
所以跟燕王的立場,自然就形成對立。
林鎮北必須給這些文官施加壓力,動用雷霆手段,才能讓那些人安心發展民生,然後替他收錢。
他決不允許有人借他兒子的名義,阻礙他收取軍費的大計。
高檜淡然道:“臣的確以王爺政令行事。
所有下等官吏,均為未曾完成稅收者。
那六華縣令已經完成任務,故而未在下等之列。”
“已然完成?”
林鎮北感到不可思議道:“你沒有弄錯吧?
那六華縣已經破爛不堪,如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完成稅收?”
“臣也不敢相信,”高檜道,“但據前去考核的吏部官員說,該縣縣令用特殊之法,將之前廢棄的鐵礦,又煉出了精鐵。
隻此一項,便讓該縣賺得盆滿缽滿。
區區稅收,不過輕而易舉。”
“以廢石煉出精鐵,真有這種事?”
林鎮北感到不可思議。
高檜篤定道:“確有其事,臣已派人前去核查過。
雖然煉鐵流程複雜了許多,但終究是能煉出來的。”
林鎮北大喜過望道:“如若此法能行,我北燕之前廢棄的諸多鐵礦,是否都能重新煉鐵?
若精鐵不缺,何愁匈奴不滅。”
高檜道,“精鐵不止能打造兵器鎧甲,也能打造農耕器具。
我北燕若能大量煉鐵,產出農具賣於四方,對財政也會大有緩解。
那六華縣令此舉,功不可沒。
故而臣做主,將其排在考核第一名。”
林鎮北這才翻過那份上等的名單,隻見兒子果然在所有縣令之中,高居榜首。
他心中很是高興,猶豫道:“將其排在第一,是否有些風頭太盛?”
“臣以為恰恰相反,”高檜道,“這冶鐵之事,功勳卓著,直可改變我北燕缺鐵之現狀。
就算將其排名第一,也不能表現其功勞。
王爺應另加賞賜才是。”
林鎮北聽了這話,微微點了點頭。
他當然認可高檜的話。
鐵是這個時代的重要戰略物資,製作武器、鎧甲,都離不開鐵。
至於農具,那隻能在軍用之餘,剩下的才能製作,所以價格極其昂貴。
如若突然有人,能大量製出精鐵,真的可以改變當前戰局。
即使這個人不是他的兒子,也應當重賞。
“就依相國之言,本王自會酌情賞賜。”
林鎮北道。
……
二王子府邸。
林蔭坐在輪椅上,指著梁子才臭罵道:“讓你去六華縣生事,你卻給我弄迴個考核第一,你故意跟我作對是不是?”
“二王子息怒,”梁子才苦著臉道:“誰能想到,那林舒竟然將稅銀備齊了。
而且有北林衛和公主在那裏,小人也不敢對他動手。
至於考核第一,是高相提議,其他人自然不敢反駁。”
“居然能夠備齊,”林蔭深吸一口氣,喃喃自語道,“我這個弟弟,還當真令人琢磨不透。
他竟然能從廢石中煉出精鐵,這誰能想到?
罷了,這事也不全怪你。”
“多謝二王子寬宏大量,”梁子才擦了一把冷汗道,“下官雖未完成王子交代的任務,但下官查到,六華縣境內糧價不菲,比之周邊要高出三成以上。
由此可見,六華縣雖然匪患已除,但糧食依然奇缺。
若王子能鼓動糧商囤積居奇,定能導致糧價飛漲。
就算百姓賺得多了,但卻抵不過糧價高漲。”
林蔭微笑著點頭道:“這倒是個好計策,到時候老百姓吃不上飯,還不得怪他們的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