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傅,您看……這是按照您新給的圖紙,又經過多次改進,新鍛造出來的一把火槍,您看看如何?”
“火槍?方師傅都能造出裏麵的彈簧了?……哇!方師傅,你可真的讓我越來越佩服了呢!”
南瀟婷想想,機床這麼難的東西,都造出來了,彈簧就是小菜了……可要說槍?那不是一個心血來潮就能整出來的……
端起來一細看,外形首先已符合基本要求;這也不再是起初那醜陋粗糙的玩具了,還真是一把三十公分長的真手槍!
奇跡啊!都可以算是,精巧別致了……
方冶見寨主一臉驚訝,眼神裏滿是激動,多看了幾眼寨主那誘人的眸子。
“嘻嘻嘻……哎呀,方師傅果真是了不起呢!這……能打嗎?嗯?那是什麼?……子彈?子彈都造出來了?……哇!”
看著老大比剛才還吃驚的可愛模樣,方冶是一臉的得意和神氣……
可南瀟婷仔細看了看,那所謂的子彈後,隻驚那麼一小會兒,就顯出了一副很懷疑的眼神,看向方冶,方冶依舊一副不羞不臊的堅定模樣。
前世女軍醫的南瀟婷,怎能不感到意外?在自己現代知識和思維的加持下,遠遠趕超南宋時期的火槍發明人,這可以說是必然的!手槍,不是啥高科技,最早的火槍、土槍、獵槍,在有條件的地方,也是可以鼓搗出來的。
但是在這麼落後的遠古時代,能打造出來,那就不得不稱為奇跡了!
沒有打磨機,沒有現代設備和技術工藝,小指頭粗細的子彈竟然都能造出來?就算粗糙不堪,那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可是,這槍的外形就算過關了,可裏麵的構造呢?設計合理嗎,精確嗎?不會開一槍,不走槍管,直接把自己崩了吧?
這有點像小雷管,小炮仗的東西,是子彈?要是當場爆炸,是不是就可以重新做人了?
“……方師傅,我說過,這可是極其危險的武器,你們……可曾測試過?”
方冶下來,轉而一臉悲愴的神色,盯盯的看著這把手槍和子彈,眼中閃爍著肉眼可查的淚花……
“……之前,沒經驗,子彈有問題,槍也有問題,已經奪了我兩名愛徒的性命,還傷了五人……到後來,我才想到了用實心鐵彈,代替火藥彈,這才把槍改好!子彈,也是另外測試數次,才成功的……”
“……師傅,這個造槍和子彈的代價,實在是不小啊!我九個愛徒,可都是十裏挑一的好手啊……唉……”
方冶說完忍不住了,背過身去,抹了一把眼淚,又恢複平靜的轉身過來,臉上還是不免激動的看著南瀟婷。
“……不過,這一切是值得的!師傅說過……這可是打破了兩千年都無法攻破和製造的難題!對吧,師傅?嗬嗬嗬……這子彈的構造和火藥配比,我做了修改;您說的不錯,製造一顆子彈的難度,真的是比造槍更難……”
“這火槍,打完一槍,要裝一發子彈,子彈外殼是薄鋼片,鋼片上鍍了一層銅,因為難度太大,隻做了五顆;我親自試了兩次,四丈以內,威力確實不小!”
四丈以內?十三、十四米?這麼點?哦,好像手槍有效射程最多也就五十米。不過,即使如此!方冶的進步,也算是跨時代的!這都跨越時空了……
“……是嗎?方師傅……這槍和子彈的成功,可是了不起的大成就啊!天下第一神匠!非你莫屬了!方師傅,恭喜你啊!”
南瀟婷說著看著,也是越加興奮,雙手捧住方冶一隻有力的胳膊,是又誇讚又祝賀!語氣態度,一如春風拂麵,喜氣洋洋,方冶靦腆著,也大受鼓舞……
方冶剛剛還有點不好意思,後來表情就迴轉慚愧和冷靜,看的南瀟婷有些不明所以!咋了?我這誇的……有什麼不對?
難道,他都已經明白,學無止境的道理了?哎喲……這人,要是有恆心進步,那真是神鬼難擋啊!
“……多謝師傅誇讚!徒弟……徒弟記得很清楚,師傅起初給我造槍圖紙時,曾說過,槍是可以連續擊發六顆到十顆子彈的……可現在這成果,徒弟覺得隻是才剛剛入門;……這子彈,徒弟至今也沒能找出更好的辦法……”
哦,激動了半天,原來是遇到技術瓶頸了?這就是傳說中的工匠精神嗎?還真是有不驕不躁、持之以恆的精神呢!了不起!
“……方師傅,你能這樣想,我相信有一天,您一定能成功的!”
“……哦,好……那就,多謝師傅了!”
南瀟婷見方冶興致不高,情緒不咋樣?很快就發現,他這是‘有困難找師傅’的意思?可自己又不是什麼軍械製造專家,趕巧能與他打造出這種奇跡來,就已經純屬‘瞎貓碰死老鼠’了!
早都交了底了,再這麼挖,我這當師傅的,可就真沒貨了!這怎麼整……?
但此時此刻,人家付出這麼大的心血和代價,辛辛苦苦步入鍛造正軌;自己若不幫幫他一起度過這難關,好像還真有點說不過去!
女軍醫南瀟婷……此刻是典型的‘趕鴨子上架’、‘騎虎難下’的感覺!
“……方師傅,鑽研技術,遇到難題時,絕不可再繼續固執己見,死鑽牛角尖!而是要學會放手,讓自己放鬆下來,但放手不是放棄,而是學會,換位思考!”
“……隻有開拓和放寬了思維,才能做出新的變化和嚐試!所謂活學活用……往往最關鍵的核心技術和攻破難點,都是在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上,或毫無關聯的事情上,意外發現和解決的!”
方冶聽完,不發一語,這樣子顯然一句沒聽懂?說的這麼深刻,認真,咋會沒起啥作用呢?好像越說,越把人還整懵了……
南瀟婷自認為很通俗易懂了,啥情況?還不理解?
“……呃,那我舉個簡單例子來說吧!比如,木工師傅做家具,以前呢,都是木栓與木槽連接,充其量打入木釘加固,效果顯然不盡人意!而這個技術,因此也就止步不前了,對吧?後來有農民發現木膠有強大的粘合作用,木工師傅就用來加以改進……”
“再後來呢,有人把切開的木頭,用凹凸部分巧妙完整的拚接起來,這便發明了榫卯結構,大家都發現美觀穩固,效果極佳,於是很快就流傳開了,深得百姓喜愛……也就是說,你需要的破解之法,可能會在別的事情上找到借鑒和改進!不能急於一時……”
方冶這迴顯然是聽懂了,很快眼睛一亮,眉開眼笑,齜牙咧嘴的笑看過來。
“……啊,師傅!徒弟明白了!師傅,既然您都相信我會成功,那我一定會成功的!這槍……師傅先別試了,等我再改進吧?”
“……嘻嘻嘻,好啊!這手感還不錯……那就等你成功了再說吧!除了子彈要好好改進之外,手槍想要連發,方師傅可以多研究拉桿、杠桿的原理,看我給你畫個草圖……固定一個支點,這邊拉上彈簧,讓兩邊聯動,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鉤形狀,讓它形成推力……”
原本就沒抱啥希望,實在沒想到,在這荒涼落後的古代,還能研發到這一步!
南瀟婷反正是隻說不煉,看他怎麼結合實際去領悟了!還是那句話:能不能成,全看他個人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