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沉默不語,劉墉所說的道理,她並非不懂,但多年來的仇恨早已蒙蔽了她的心智。劉墉接著說道:“姑娘,這些年你四處漂泊,苦練武藝,隻為複仇,可曾想過,這並非你爹娘希望看到的。他們若在世,定希望你能好好生活,嫁人生子,平安喜樂。”
女子想起了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疼愛,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這些年,她一直活在仇恨之中,卻從未想過父母真正的心願。劉墉見女子情緒有所緩和,繼續說道:“姑娘,你若願意,我可以幫你重新開始生活。你可以找個好人家,過平凡而幸福的日子。”
女子抬起頭,看著劉墉,眼中的恨意已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絲迷茫:“重新開始?我已經不知道該如何重新開始了。”劉墉微微一笑:“姑娘,隻要你願意,一切都來得及。我會為你安排妥當。”
就在這時,窗外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劉墉和女子對視一眼,劉墉低聲說道:“有情況。”他小心翼翼地走到窗邊,猛地推開窗戶,卻發現窗外空無一人。但劉墉知道,剛剛那聲響動絕非偶然,定是有人在暗中窺探。
女子也警覺起來,拿起匕首,說道:“難道還有其他刺客?”劉墉皺著眉頭,思索片刻,說道:“不清楚,但此事恐怕沒那麼簡單。姑娘,你先在我府中住下,我會派人保護你的安全。同時,我也會調查清楚這背後的陰謀。”
女子猶豫了一下,最終點了點頭。她知道,此刻自己已卷入了一場複雜的紛爭之中,僅憑自己的力量,很難應對。劉墉叫來一名心腹護衛,吩咐道:“你帶這位姑娘去客房休息,安排可靠的人日夜守護,絕不能讓她受到任何傷害。”護衛領命,帶著女子離開了書房。
劉墉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這女子的出現,究竟是單純的複仇,還是背後有人指使?剛剛窗外的窺探者又是誰?這一連串的事件,似乎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陰謀正在悄然展開。而他,已身處這場風暴的中心,必須小心翼翼地應對,才能揭開真相,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
劉墉深知,接下來的日子,恐怕不會平靜了。他重新坐迴書桌前,看著桌上的公文,卻再也無法靜下心來。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剛剛發生的一幕又一幕,以及女子那複雜的眼神。這場突如其來的刺殺,究竟會將他和女子的命運引向何方?而背後隱藏的陰謀,又會給朝廷和百姓帶來怎樣的影響?劉墉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劉墉在書房獨坐良久,反複思索著刺客女子出現的種種細節,總覺得此事背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絕非簡單的複仇事件。窗外的那聲異響,更是讓他確信,這背後必定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第二日清晨,劉墉早早起身,並未因昨夜的刺殺而影響精神。他深知,越是在這種關鍵時刻,越要保持冷靜,以應對未知的挑戰。洗漱完畢後,他喚來管家張成,輕聲吩咐道:“去查一查,昨夜府中是否有外人潛入的痕跡,尤其是書房附近,務必仔細。另外,暗中留意那幾名狀告我的官員在大牢中的動靜,看看有沒有人前去探望,或者傳遞消息。”張成領命而去,劉墉則穿戴整齊,準備上朝。
朝堂之上,氣氛看似與往常無異,但劉墉卻敏銳地察覺到了一絲異樣。一些平日裏與他交好的官員,眼神中竟透露出幾分躲閃;而那些與福康安關係密切的官員,看向他的目光中似乎多了幾分幸災樂禍。劉墉心中暗自思忖,看來昨夜的刺殺事件,已經在朝堂中引起了一些流言蜚語。
乾隆皇帝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群臣,說道:“眾愛卿,近日來,朝廷諸事繁多,江南的治水與重建工作,務必不能鬆懈。福康安,你半月閉門思過已過,可準備好前往江南,繼續監督水利工程?”福康安趕忙出列,恭敬地說道:“陛下,臣已準備妥當,隨時可啟程。”乾隆皇帝微微點頭,說道:“甚好。江南之事,關乎百姓民生,你定要盡心盡力,不可有絲毫懈怠。”福康安叩首謝恩。
劉墉見狀,也出列說道:“陛下,臣昨日深夜遭遇刺客襲擊,幸得護衛及時趕到,才幸免於難。刺客乃女子,自稱是多年前因貪汙案被臣查辦的官員之女,為父報仇而來。但臣懷疑,此事背後另有隱情,恐有勢力企圖借此擾亂朝綱,還望陛下明察。”
乾隆皇帝聽後,龍顏大怒,喝道:“竟有此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刺朝廷重臣,簡直膽大妄為!劉墉,你務必徹查此事,若真有幕後黑手,定要嚴懲不貸!”劉墉領命:“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會查明真相,給陛下和朝廷一個交代。”
退朝後,劉墉迴到府中,張成已在廳中等待。見劉墉迴來,張成趕忙上前說道:“老爺,昨夜書房附近並未發現明顯外人潛入的痕跡,但在府牆一處較為隱蔽的角落,發現了一些腳印,看起來像是有人翻牆而入。另外,大牢那邊傳來消息,那幾名被關押的官員,近日並無外人探望,但他們之間似乎通過獄卒傳遞過一些紙條,具體內容尚未查明。”
劉墉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看來,這背後之人行事極為謹慎,知道直接探望大牢容易暴露,便通過獄卒傳遞消息。你設法買通那名獄卒,務必搞清楚紙條上寫了什麼。至於府中的腳印,多派些人暗中留意,看看是否還會有可疑之人出現。”張成領命而去。
劉墉迴到書房,再次陷入沉思。他將目前所掌握的線索在腦海中一一梳理:女子的刺殺,紙條傳遞的神秘信息,朝堂上官員們的異樣態度,這一切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他突然想到,或許可以從女子的身世入手,進一步調查當年案件的相關細節,說不定能從中發現一些新的線索。
劉墉喚來甄平,吩咐道:“去派人查一查當年玉梅一家的詳細情況,包括他們的親友往來,是否還有其他在世的親人。另外,打聽一下那女子這些年的行蹤,師從何人,與哪些人有過交往。”甄平領命,迅速離去。
與此同時,在京城的一處陰暗角落裏,一座看似普通的宅院大門緊閉。宅院內,一名身著錦衣的男子正坐在房中,麵色陰沉地聽著手下的匯報。“大人,昨夜刺殺劉墉失敗,那女子被劉墉帶迴了府中。”一名黑衣人低聲說道。錦衣男子冷哼一聲:“真是一群廢物!連個劉墉都對付不了。不過,那女子落在劉墉手中,會不會泄露我們的計劃?”手下趕忙說道:“大人放心,那女子一心隻為複仇,對我們的計劃並不知曉。而且,她對劉墉恨之入骨,想必不會輕易與劉墉合作。”
錦衣男子微微點頭,說道:“最好是這樣。密切關注劉墉府中的動靜,一旦有機會,立刻再次動手。絕不能讓劉墉破壞了我們的大事。另外,大牢那邊的消息傳遞不能斷,務必讓那幾個蠢貨守好口風,不能露出半點馬腳。”手下領命而去,錦衣男子望著窗外,眼中閃爍著陰冷的光芒,喃喃自語道:“劉墉,這隻是個開始,看你還能撐多久。”
再說劉墉這邊,經過幾日的調查,甄平終於帶迴了一些消息。“大人,當年玉梅的丈夫確實因貪汙賑災款項被您查辦,最終斬首示眾。玉梅在丈夫死後,帶著女兒艱難度日,沒過幾年便鬱鬱而終。那女子名叫柳兒,這些年四處漂泊,曾在一個神秘的江湖門派學藝。據打探到的消息,這個門派與一些江湖勢力往來密切,行事頗為神秘。而且,在柳兒來到京城之前,曾與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有過接觸。”護衛詳細地匯報著。
劉墉聽後,心中一動,問道:“那名男子的身份可查到?”護衛搖頭說道:“尚未查到,隻知道那男子身著華麗,氣質不凡,看起來不像是普通人。”劉墉沉思片刻,說道:“看來,這個神秘男子很可能就是背後的關鍵人物。繼續查,務必搞清楚他的身份。另外,留意柳兒在府中的一舉一動,看她是否有異常行為。”
此時,在劉府的客房中,柳兒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色,心中五味雜陳。這些天,她在劉府中,劉墉並未為難她,反而安排人細心照顧她的生活。劉墉與她的交談,也讓她對當年的事情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但多年的仇恨,又豈是那麼容易消散的。她心中仍在糾結,不知該如何麵對劉墉,以及自己的未來。
突然,房門被輕輕敲響,柳兒警惕地站起身來,手握匕首。“柳姑娘,是我,劉墉。”門外傳來劉墉的聲音。柳兒微微放鬆了警惕,收起匕首,打開房門。劉墉走進房間,看著柳兒,說道:“柳姑娘,這些天在府中還住得習慣嗎?”柳兒微微點頭,說道:“多謝劉大人關照,住得還習慣。”劉墉微微一笑,說道:“柳姑娘,我今日來,是想與你再聊聊當年的事情。我知道,你心中的仇恨難以輕易消除,但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當年查辦你父親的案子,是為了維護律法的公正,也是為了那些受災的百姓。”
柳兒咬著嘴唇,說道:“劉大人,這些天我也想了很多。我知道我爹犯了錯,但我娘的死,我始終無法釋懷。”劉墉長歎一聲,說道:“柳姑娘,你娘的死,我也深感惋惜。但仇恨隻會讓你陷入痛苦的深淵,無法自拔。我希望你能放下仇恨,重新開始生活。而且,我現在懷疑,你的刺殺行動,很可能是被人利用了。”柳兒心中一驚,說道:“被人利用?劉大人何出此言?”
劉墉將近日調查到的一些線索,包括神秘男子與柳兒的接觸,以及背後可能隱藏的陰謀,詳細地告知了柳兒。柳兒聽後,心中一陣後怕。她從未想過,自己的複仇行動,竟可能是一場更大陰謀的一部分。“劉大人,您的意思是,有人故意利用我來對付您?”柳兒問道。劉墉點頭說道:“很有可能。那神秘男子身份不明,與你接觸後,你便立刻前來刺殺我,這其中的關聯,不得不讓人懷疑。”
柳兒沉思片刻,說道:“劉大人,若真如您所說,我願意配合您調查此事,找出背後的黑手。這些年,我一直活在仇恨之中,也該為自己的未來做個了斷了。”劉墉欣慰地說道:“柳姑娘能想通,實在是太好了。接下來,我們一起揭開這個陰謀的真相。”
就在劉墉與柳兒準備攜手調查真相之時,京城的局勢卻愈發緊張起來。朝堂上,關於劉墉遇刺的流言蜚語愈演愈烈,一些別有用心的官員開始借此彈劾劉墉,稱他樹敵太多,影響朝廷穩定。而在民間,也出現了一些不利於劉墉的傳聞,搞得人心惶惶。劉墉深知,這是背後之人在故意製造輿論壓力,企圖擾亂他的調查,甚至迫使乾隆皇帝對他產生不滿。
麵對如此複雜的局麵,劉墉能否在柳兒的幫助下,揭開背後的陰謀,洗清自己的冤屈,穩定朝堂局勢?而那神秘的黑衣男子,又究竟有著怎樣的身份和目的?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正悄然拉開帷幕……
劉墉與柳兒達成合作後,二人迅速展開行動。劉墉深知,要想揭開背後的陰謀,關鍵在於找出那名與柳兒接觸的神秘男子。柳兒努力迴憶與神秘男子接觸的每一個細節,試圖從中找到有用的線索。
“劉大人,我記得那男子與我見麵時,曾提到一個地方,叫‘清風樓’。他說在那裏可以得到一些關於我爹當年案件的重要消息,我就是因為這個,才被他引到京城的。”柳兒說道。劉墉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清風樓?我在京城為官多年,卻從未聽聞過這個地方。看來,這清風樓必定隱藏極深,背後勢力也不簡單。”
劉墉立刻喚來甄平,吩咐道:“你帶幾個人,暗中打聽清風樓的位置和相關情況。注意,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要打草驚蛇。”甄平領命而去。與此同時,劉墉決定從大牢中的那幾名官員入手,試圖從他們口中挖出更多線索。
劉墉來到大牢,見到了那幾名狀告他的官員。這幾日,他們在大牢中吃盡了苦頭,見到劉墉,眼中滿是恐懼。劉墉看著他們,冷冷地說道:“你們幾個,我今日來,是給你們一個機會。隻要你們如實交代,背後指使你們誣陷我的人是誰,我可以向陛下求情,從輕發落。否則,一旦我查明真相,你們一個都別想好過!”
其中一名官員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劉大人,我們也是被逼無奈啊。有一個神秘人找到我們,給了我們一筆錢,還說隻要我們按照他的吩咐,偽造證據狀告您,就可以保我們升官發財。我們一時糊塗,就答應了。”劉墉心中一喜,追問道:“那神秘人長什麼樣?你們在哪裏與他見麵的?”官員說道:“那神秘人每次都蒙著臉,我們看不清他的長相。見麵的地方也不固定,有時在郊外的破廟,有時在廢棄的宅院裏。”
劉墉又問了其他一些細節,但這幾名官員似乎知道的並不多。劉墉心中暗自思忖,看來這個神秘人極為謹慎,行事滴水不漏。就在劉墉準備離開大牢時,一名獄卒匆匆趕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劉墉臉色微微一變,立刻跟著獄卒來到一個偏僻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