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衝天,將意歡滿腹辭藻情思定格在了曆史的塵埃之中,將過往的一切燃燒殆盡,隻留下一地灰燼,訴說著不為人知的哀怨與不甘。
如懿在容佩的攙扶下趕到現場,呆滯地注視著眼前的一切:
“怎麼會這樣呢?之前不還好好的?”
她輕撫著衣袖上的繁複暗紋,眼神空洞而遙遠。聞訊而來的皇上自然也有幾分愧疚悲傷,見如懿這副哀憐動人的樣子,好生心疼,不由得上前輕輕摟住她,低聲安慰。
是夜,如懿複寵,翊坤宮上下風頭無兩。意歡倒像是她曾經不屑一顧的煙火,短暫、璀璨、絢爛奪目,終究是什麼也留不住。
......
齊汝和意歡加起來才給了5%的探索度,實在不值什麼錢。如今自己的探索度還未過半,指望皇上自主厭棄如懿不現實,是時候加把勁了。不過眼下富察瑯嬅活得好好的,自己又給如懿補了點絕育藥,皇上再顛也不可能廢後立如懿,因此事情還在可控範圍內。
“很難想象你為了個男人自殺的場麵。”阿橘沒接觸過什麼人類,還是第一次見意歡這樣的女子,滿腹疑惑。
“怎麼,我現在天天為了永恆神域死去活來,又能好到哪裏去。”解憂翻著書頁,神情恍惚,“為了愛情自焚,也算是個表裏如一的殉道者。”這本初等異種能量侵蝕概述名為初等,實則博大精深的很,有些內容理解起來還真有點費勁,仿佛迴到了高中時代的數學課堂上。
“主兒,方才得到的消息,長春宮那位..有孕了。”燕月端著茶點走來,趁阿橘不注意,手指蹭了蹭他的腦袋,“這貓兒愈發肥壯了,可別壓壞了主兒才好。”
阿橘早就過了明路,理直氣壯的在永壽宮安了家。在外人麵前他又不能說話,隻敢對著燕月吹胡子瞪眼睛。
“知道了,以後稱皇後娘娘便是,什麼這位那位的。”解憂秀眉微蹙,也不知道燕月這口癖都在哪學的,“替我備些合適的賀禮,去趟長春宮。”由於蘇綠筠被禁足後心神恍惚,又大病了一場,目前纏綿病榻、下不了地,原本的六阿哥沒能出現,眼下富察瑯嬅懷的這個多半還是叫永琮,隻不過排行第六。
......
長春宮,主殿。
秋高氣爽,天朗氣清,暖陽映照著富察瑯嬅溫婉如水的麵容。她手執一卷古籍,偶爾抬頭望向窗外,眼中閃爍著母性的光輝,那是對新生命的無限憧憬與愛護。
“娘娘,令嬪求見。”素練輕聲通傳。
“嬿婉妹妹,你可算來了。”富察瑯嬅微笑著迎上前,臉上滿是真誠。她輕輕握住解憂的手,要將這份喜悅傳遞給對方。
解憂微微一笑,禮不可廢:
“恭喜皇後娘娘,賀喜皇後娘娘。臣妾特地備了一些賀禮,願娘娘與腹中孩兒皆能平安喜樂。”這裏的人真的很喜歡用這四個字祝福別人,自己也該入鄉隨俗。
二人攜手步入內室,陳設溫馨雅致,處處透露著富察瑯嬅的細膩與品味。解憂環顧四周,目光最終落在桌上的一幅繡品上,那是一件精美的嬰兒衣物,圖案生動、針腳細密,足見用心。
正好解憂也新得了個好大兒,順勢就育兒知識向富察瑯嬅請教起來。後者也不吝嗇,從孕期飲食到胎教之法,再到如何挑選乳母與下人,足足談了半個多時辰。雖然有些知識在解憂看來都屬於封建迷信範疇了,不過富察瑯嬅人美聲甜、觀之賞心悅目,她也樂得哄著對方。
“皇上駕到!”
真是個煞風景的東西。富察瑯嬅與解憂聞言皆是一驚,隨即整理衣衫,起身迎接。罹患嫡子癌的皇上步入內室,目光先落在富察瑯嬅身上,眼中滿是疼惜與柔情。他輕輕握住富察瑯嬅的手:
“朕聽聞你有了身孕,特地來看望你。”
這話屬實熨帖,富察瑯嬅臉上泛起幸福的紅暈:
“臣妾謝皇上恩典。”
皇上轉而看向解憂:“嬿婉也在啊,真是巧了。”
這好像不是要趕自己走,隻是隨口一說。解憂福身行禮,皇上擺了擺手,示意二人免禮。他與皇後說了幾句體貼場麵話,輕咳一聲:
“朕今日來,除了看望皇後,還有一事要商議。”
就知道你沒憋好屁。解憂假意告辭,被皇上阻止:
“你素來聰慧,不妨也聽聽。”
解憂對這兩個字也快麻木了,連吐槽的心思都沒有。皇上沉吟片刻,道:
“近日,蒙古各部首領聯名上書,請求朕將朕的嫡公主下嫁於科爾沁部,以鞏固滿蒙安寧。”
富察瑯嬅臉色驟變,宮中現有適齡的嫡公主隻有太後次女柔淑公主與自己的璟瑟,她明白這意味著什麼,看向皇上,眼中滿是憂慮與不舍:
“皇上,嫡公主乃皇室血脈,豈能輕易遠嫁?”
皇上歎了口氣:
“朕又何嚐不知?但滿蒙聯姻是舊俗,朕不得不慎重考慮,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也不知這皇上一天天的在忌憚些什麼,一副處處被掣肘的窩囊樣子:
“皇上,臣妾以為,聯姻之事需謹慎考慮。嫡公主乃金枝玉葉,其婚姻大事不僅關乎個人幸福,更關乎國家顏麵。皇上英明神武,是天下的主人,豈能任對方予取予求?”人家說啥你聽啥,你是皇上他是皇上?
當然了,說話有說話的技巧,解憂一派天真無邪的崇拜之色,捧得皇上眉頭都舒展了幾分:
“嬿婉言之有理,朕自然不會將嫡公主輕易遠嫁。不過,此事事關重大,還需從長計議。”
目前太後膝下隻得柔淑一個公主,富察瑯嬅身懷有孕,又有永璉在側,於情於理,都是璟瑟被選中的概率大些。不過二阿哥永璉還活得好好的,就算璟瑟出嫁,骨肉分離的苦楚也不至於將她擊垮。她凝氣定神,握住皇上的手:
“臣妾雖不願嫡公主遠嫁,但國家大事為重。臣妾願全力支持皇上的決定。”
按照這個世界的設定,太後長女端淑公主已經遠嫁驍勇善戰的準噶爾部,若柔淑公主再嫁去富庶尊貴的科爾沁部,那麼蒙古宗親中最大的兩個部落,都成了太後的倚靠,皇上自然不願意見到這種場麵。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迴握住富察瑯嬅的手:
“皇後深明大義,朕心甚慰。”
解憂默默等帝後二人秀了一把恩愛,待皇上講出駙額人選是孝莊太後的四哥、科爾沁親王滿珠習禮的玄孫——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時,隱晦提出色布騰巴勒珠爾此人自小在京城長大,就算在京城修建公主府,讓公主和駙額婚後留在此處生活,也是合情合理的。
富察瑯嬅哪裏舍得璟瑟遠嫁?她聽出解憂話中之意,當即眼前一亮,對著皇上一頓軟磨硬泡、連捧帶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搬出各種典故,甚至下定決心給家裏寫信,讓富察氏一門老小輪番上陣勸說,就算留不住璟瑟,也不能放任她嫁去遙遠的科爾沁草原。
人逢喜事精神爽,富察瑯嬅眼下兒女雙全、心智清明,講出來的話自然能讓人聽進去,皇上再窩囊贅婿也是皇上,手下有烏雅兆惠、富察傅恆等幾員猛將,還不至於對蒙古卑躬屈膝。璟瑟是宮裏這一代唯一的公主,也是他唯一的嫡女,自幼備受疼愛,若是能有兩全其美之法,當然是極好的。
談著談著,這事差不多就算敲定了,皇上以孝治國,多半不會強迫太後身邊唯一的女兒柔淑遠嫁,但他會爭取讓璟瑟出嫁後留在京城,以便對方時時入宮,共享天倫。
日頭西斜,眼看就到了晚膳時分。皇上囑咐二人,一切塵埃落定前不可外泄半點風聲。解憂表麵恭敬答允,心中嗤笑不止——你這破皇宮都漏成篩子了,心裏沒點子b數嗎?
......
翊坤宮。
李玉傳完閑話就匆匆離開了,如懿全程屁股都沒挪一下,更別提掏銀子請喝茶了。她唇角掛起蜜汁微笑,對身側的容佩微微撅嘴:
“皇上雖以孝治國,對太後多有忍讓,但在國事與家事之間卻難以抉擇。太後與皇後之間,因著各自立場不同,難免生出齟齬。本宮身為嬪妃,理應為皇上分憂。”
“是,娘娘聰慧,娘娘打算怎麼辦呢?”
如懿輕撫著繡有詩句的手帕,眉頭微蹙,決定親自往太後宮中一行,欲借此機會,緩和從前的矛盾,同時也為自己心愛的少年郎做點貢獻。
“本宮欲往慈寧宮一行,你備下一碗火腿雞湯,咱們走一趟吧。”如懿吩咐一句,整個人看上去淡雅從容、胸有溝壑。
......
慈寧宮。
“嫻妃?她來做什麼?”
雖然在世界意識的強行修正下,太後深信下毒一事與如懿無關,但二人平時也無甚交集。對方貿然來訪,讓她很是意外——若非有要事相商,便是有所求咯?
“臣妾參見太後,太後萬福金安。”如懿行罷大禮,起身立於一旁,身上暗紅色老式宮裝,與侍立在旁的福迦姑姑相得益彰。
“嫻妃此來,可是有何要事?”
如懿微微一笑:
“臣妾聽聞蒙古各部上書,求娶大清嫡公主,皇上正為公主人選一事糾結。”
太後有些意外地抬眼瞧了她一會兒,這事兒自己也是剛剛得到母家鈕祜祿氏的消息,如懿消息倒是靈通:
“倒難為你巴巴地趕過來,是想往哀家心口上捅刀子不成?”
“還請太後稍安勿躁,先用了這碗火腿雞湯定定神如何?”如懿示意容佩取出兀自滾燙的湯碗,炸開三根手指捏住碗底,送到太後鼻子底下,“太後,趁熱喝了吧。”
一股油腥肉香直衝天靈感,帶來些不美妙的迴憶。太後眉心一皺:
“哀家現在沒有胃口,先放下吧。”
“太後,這湯是臣妾燉了兩個時辰的,還熱著呢,太後喝了解解乏吧。”
太後剛想斥罵兩句,一股莫名的衝動湧上心頭,促使她伸手去接那湯...
“啊!”
滾熱的湯碗瞬間將太後保養得宜的嬌嫩雙手燙紅了一塊,湯碗隨之滾落在地。如懿慌忙跪下請罪,將自己燙紅的手指在身上搓來搓去。福迦忙著找太醫、叫人收拾殘局,慈寧宮裏登時亂成一團。
......
“罷了,你也是一片孝心,哀家不怪你。”
太後手指上裹著白布,明明怒不可遏,但還是控製不住的想聽聽如懿說話。
“多謝太後。既然太後與皇上正為公主婚事煩憂,臣妾特來獻上一計,或可解太後與皇上之憂。”
太後聞言來了興趣,示意如懿繼續。
如懿嘟嘴一笑,緩緩道:
“臣妾以為,與其讓皇上與太後為此事爭執不下,不如由太後主動提出讓柔淑公主出嫁,以彰顯太後之大義,同時,也可借此機會,向蒙古各部展示我大清的誠意與決心。而公主雖遠嫁,但皇上已允諾其可時常入宮,共享天倫,如此,既能鞏固邊疆安寧,又不失皇家顏麵。”
“荒唐,哀家膝下僅餘柔淑一女,你還讓哀家主動提議,是想幫皇後氣死哀家嗎?”
“臣妾不敢!”如懿嚇得五體投地,屁股高高撅起,將自己理解的朝中局勢一一道來,包括皇上會忌憚蒙古兩大部落聯合的勢力,以及富察家必定給皇後施壓等。
太後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卻也未立即表態,轉而問道:
“此計雖妙,但若本宮提出,皇上竟答允了,又當如何?”
如懿早有準備,從容答道:
“決計不會,皇上忌憚準噶爾和科爾沁部的勢力,必定會拒絕太後的提議。”如此一來,皇後痛失愛女,必定心如刀割,自己也可報了往日的種種仇怨。
太後終於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如懿此舉,既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後宮穩定的維護。更重要的是,自己主動提議,皇上自行拒絕,方顯出自己身為太後的威嚴氣度來。
“哀家從前竟不知嫻妃有此心胸見地,聰慧伶俐。你有此心意,哀家甚感欣慰。此事,便依嫻妃之意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