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你看人家是文武雙全,還會醫(yī)術(shù), 看病也不要錢,又有本事,人品更是差不了。孩子跟著他走沒錯。”
“那也要孩子同意才行,我看老三挺有主意的,他也很喜歡念書,咱可不能胡亂做主,誤了孩子的前程。”
石師傅沒有做聲,在繼續(xù)喂飯,說話間,一碗米飯兩碗稠米粥要已經(jīng)吃了下去,爹也滿足的側(cè)躺著身子,開始打盹了。
娘也從外麵端進熱好的瓦缶裏的野菜粥給石妙興,他風(fēng)卷殘雲(yún)般的吃光,然後又挑著剩下的殘渣,一點不剩的吃的光光的。
看到在炕上可以自主翻身的丈夫,娘高興的對石師傅說:
“你看,他好多了,我看你的藥也沒有啥特別名貴的,可是這才一天不到,真是靈芝妙藥,再世的李時珍,他要在世的話也不過如此啊。”
“咱這省裏隻有一個李時珍是神醫(yī),距離咱家也不遠,已經(jīng)過世多年,哪裏有再世的事情啊。其實,藥不在於名貴,而在於對癥,另外心存善念,自然就有善舉,也就會得到善報,對老哥哥我也隻是盡我心盡我力而已。”
“當家的采藥掙錢養(yǎng)家,自家可是從來不舍得用,摔著了後還被雨淋,就這麼為了孩子扛著頂著,結(jié)果這一次病倒,差一點都讓老三沒法念書了呢。”
“家家如此,父母含辛茹苦不就是為了孩子嗎?我想問一下,老三的名字叫啥,總不會是叫老三吧?”石師傅說出了自己一直的疑慮。
“他有名字呢,是學(xué)堂的先生給起的。大號叫言廣朋,字叫漢禹。家裏按排行叫慣了,就喊他老三”
“這名字好啊,廣朋,就是廣交天下朋友的意思,漢禹就是咱漢家的大禹,專門治水的,讓天下太平,讓老百姓過好日子的,好名字啊。”
“俺叫不慣呢,先生可是這麼叫的。那一迴他來家找漢禹,倒是讓我嚇一跳, 還以為他走錯門了呢。”
“來,到門外去吧,也讓老哥哥好好歇息一下。奧,先生為啥來呢?”
一邊拿著馬紮,一邊來到門外,在皂角樹下聊著。
“那麼遠的山路,先生為什麼會過來言家窪呢?”
“先生家也不富裕,也就是帶了五個孩子念書,孩子們上午上學(xué),午後讀一個時辰書以後後就讓一個孩子出去幫助放牛,一天一換,這麼就省下了雇人放牛的錢。”
“哎呀,都不容易…阿彌陀佛…”
“那一天午後,另一個孩子放牛,結(jié)果在坡上睡著,讓牛牛自己吃著草走丟了,先生和孩子都急的不得了。老三看這情況,也出去找。結(jié)果,一霎霎就讓他找著了,先生挺感激這孩子的聰明,過來送還學(xué)費的。”
“先生真是不錯,這麼看重孩子。不過這麼大的山上丟了牛,可是真的不好找,小小的廣朋咋想辦法找到的呢?”石師傅很感興趣。
“聽先生說,這牛生下的崽剛滿月,小牛在家圈著呢,就老牛出去吃草。老三看先生急的要命,就說他有辦法,可是有不說啥辦法,就讓他試試。結(jié)果,他牽上小牛自己騎上去,也不管別的,讓小牛自己走,不到一個時辰,大牛就跟著小牛一起迴來了。你說,這孩子做的對不對啊?”
“廣朋是真聰明啊,這是人小智謀大,難怪先生要退學(xué)費吶,這一條牛可比一個大洋值錢多了,他也是教了一個好學(xué)生。”
娘聽到到這裏,也是樂嗬嗬的。
“對啊,智慧是根,沒有智慧不行,這孩子可是不簡單,我沒有看錯人。”
“咱也不知道什麼叫智慧,就覺得他跟先生念書不錯,孩子雖然平常沉默寡言,但是品行好,走不了錯路的。”
“老嫂子,你也休息一下,我要做功課了,下午還要出去化緣呢。”
“化什麼緣啊,咱家是窮點, 可是管飽沒有問題的,別出去了。”
“可不行,出家人必須這麼做,這也是功課。”
“老三要是跟著你的話, 也要這麼出去化緣嗎?”
“會的,不過他小,而且會成為茂林寺的正宗弟子,天天出去化緣的可能性不大;我是苦行僧,掛單茂林寺的,必須自己化緣才行。”
“出去化緣也行,也就是熟悉一下風(fēng)土人情,多吃點苦也不是完全的壞事情。”娘說。
“那就不是我說了算的,得看主持的看法了。”
說完,他拿起缽盂要去清洗,娘想幫他洗,他拒絕了,說:
“親力親為,為出家人本分,不敢勞動他人。”
石師傅就在皂角樹下打起坐來,還是那個紋絲不動的架勢,恰所謂金剛臨空,百毒不侵,妖邪不敢犯!
那邊,言老三到了學(xué)堂,老先生卻沒有在場,原來,今天雨後路難走,別的孩子都沒有過來,先生就到坡上自己照看莊稼一下了。
廣朋從家裏牽上先生的牛,輕車熟路的到了先生耕作的田地。
果然,先生正在彎腰拔草,全身都冒汗,幾乎讓太陽曬出油來了。
先生六十多歲,滿頭白發(fā),身子倒是健碩 ,不彎不曲。以這個年紀,在這裏是長壽之人了,這和他的經(jīng)曆有關(guān)。
他飽讀詩書,除了四書五經(jīng)之外,尤其喜歡兵書。年輕時候參加科舉,也參加過武舉考試,結(jié)果卻隻是得到了一個貢生,沒有取得真正的功名。
後來朝廷又廢了科舉,他看進取無門,也就隻好在鄉(xiāng)耕讀。孩子們都已經(jīng)成家單過了,他自己耕田,在自給自足之餘,教上幾個小孩也可以補貼家用,也是一種娛樂。
看廣朋牽牛來到身邊,他站起來,大聲說:
“夜雨飲野,我估摸著今天也就你能過來,他們不敢過來。”
廣朋在空地上砸了個木橛子,用手試了試牢固程度,然後把牛放在這裏吃草,接著到先生地裏,幫助先生拔草,間苗。
剛剛下完雨,地裏土軟,加上水一衝,一些莊稼歪倒了,一些莊稼被衝走了,就需要扶起歪倒的,補上衝走的。
這些,對廣朋來講不是難事,他從小就跟著爹娘上山,自然熟悉的很。
他先向先生鞠躬道了平安,然後蹲下身子幫助先生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