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永壽宮出來後,陳新跟著趙祉迴了養心殿。
經此一事,趙祉越發信重年輕的陳新。
沒他及時救治,自己這個皇帝怕是就當到頭了。
陳新徹底成了皇帝趙祉的心腹之人。
趙祉坐在榻上,沉默良久,開口對陳新說:
“賈瑛啊,此次多虧了你,朕心中明白,那汪太醫所言並非虛話�!�
陳新趕忙躬身,“陛下,臣隻是盡臣子本分�!�
趙祉擺了擺手,“如今朕的處境越發艱難,河間郡王這一去,朝堂局勢恐生變數。朕需早作打算,愛卿可有何良策?”
陳新沉思片刻,“陛下,當下應先穩固朝綱,安撫各方勢力。
對外宣稱陛下因悲痛過度而臥病在床,暗中觀察各官員動向�!壁w祉微微點頭。
就在這時,有小太監來報,說是邊疆急報。
趙祉打開信件一看,臉色愈發凝重。
原來邊疆敵軍蠢蠢欲動,似有進犯之意。
陳新見狀道:“陛下,此事不可小覷,需調派得力將領前往鎮守�!�
趙祉揉了揉太陽穴,“朕的幾個兄弟不但身居要職,背後還都有手握重兵的人暗中支持,朕不得不防。”
陳新心中一動,低聲說道:“分而化之,陛下可給其他王爺立一兩個靶子。”
趙祉聽了點了點頭,決定立刻把邊疆的事情,上報到太上皇那裏。
並建議由十四弟趙禵擔任此次禦邊的統軍大將。
還推薦四王爺趙禛,擔任欽差大臣撫邊推行水泥,加固邊防要塞。
這二人是他的姨母親兄弟,也是對他威脅最大的人。
逞到永壽宮的急報,很快就發了迴來。
趙祉一看太上皇批了自己所請,心頭一緊,自己心中想的果然沒錯。
陳新作為外臣,罕見的被留在養心殿一晚上。
直到第二天早晨,皇上確認他確實無恙以後,第才把他從養心殿放出來。
走出養心殿,陳新長舒一口氣的同時,心裏明白自己這是徹底陷入權力博弈的旋渦之中了。
在外人眼裏,自己成了鐵桿的�;庶h。
陳新先去了內務府,裘世安對陳新那是一頓感謝。
“翰林郎,幸虧有你在,不然雜家昨天怕是兇多吉少。”
要不是陳新為了自救,及時救治皇上,昨天在養心殿的人沒一個能平安過夜。
甚至可能都會,步了昨天那個汪太醫的後塵。
跟裘世安客套一番後,陳新到內廷造辦處,會見了鳳藻宮女官抱琴。
見到陳新後,抱琴急忙問道:
“瑛大爺,昨天怎麼迴事?司禮監總管周末調動淨軍所為何事?”
陳新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告訴賈元春,先叮囑道:
“昨日之事,我告訴你們主仆,你們也不要聲張,表麵上還要裝作沒事人一樣,不然容易惹禍上身�!�
抱琴一聽頓時有些害怕,可還是傾耳傾聽。
陳新俯首帖耳,小聲說道:“皇上昨日聽聞河間郡王薨逝的消息突發風疾�!�
“��!”抱琴還沒來得及驚訝,就被早有準備的陳新,用手把聲音捂了迴去。
“別吵,隻是有點,現在皇上已經沒有大礙了!”
抱琴點了點頭,從來沒有跟男子這麼親近過的她,臉迅速紅了起來。
察覺變化的陳新,心血來潮的想親對方一下,強行忍住了,這才鬆開手,猶豫了一下問道:
“貴妃娘娘最近可好,皇上這兩天可是有留宿鳳藻宮?”
被陳新這麼盯著看的抱琴,腦子都有些亂哄哄,暈乎乎的。
聽到他問皇上留宿鳳藻宮的問題,抱琴點了點頭說道:
“留宿過,可都喝過記事房留下的避子湯!”
陳新眉頭一皺,這趙祉想什麼的?
為什麼讓貴妃娘娘喝這個玩意?不讓賈元春生子的目的是什麼?
說到這個,抱琴也是有些生氣,她好像想到了什麼,急忙問道:
“大爺,聽說東西兩府的當家奶奶都懷了身孕,二奶奶更是都要生了�!�
陳新點了點頭,王熙鳳確實快生了。
已經九個月多月,嚴格算下來,沒兩天就快四十周280天了。
應該就在這兩天,府裏連京城最厲害的穩婆都已經請到了府裏,一切都準備好了。
至於秦可卿,就是年前出了熱孝後的那幾天懷上的。
現在也已經挺著四個多月,卻大的異常的肚子在寧國府閑逛,因為她懷的是雙胞胎。
“大爺,聽說你懂醫術,有沒有辦法讓娘娘避開這避子湯,或者用其他辦法,讓娘娘盡快懷孕�!�
陳新自然有辦法,可這辦法太過膽大包天,他一時間有些猶豫不決。
見陳新猶豫,抱琴急忙抓著他的胳膊,說道:
“大爺,你就想想辦法吧,皇上也就最近才對娘娘親近了一點,以前都隻是坐坐就走。
要是不抓緊時間懷上,經此中風一事,怕是更難獲的陛下寵幸。”
陳新思量良久,終究還是決定邁出那一步,行呂不韋嫪毐之事。
不然他怕過了這個村,以皇上趙祉的身子骨,以後子嗣怕是越發艱難。
他俯身對著抱琴說道:
“明天下午傍晚,娘娘到養心殿附近體順堂給皇後娘娘請安時。
你去大殿門口臺階的第三根白玉欄桿處取一塊神石�!�
養心殿離南書房近,方便陳新借著值班的軍機大臣和大學士混進來和脫身。
在這宮禁之內,陳新不敢隨處飄蕩。
抱琴雖然不知道取一塊石頭有什麼用,但還是把這事記在了心裏。
陳新又叮囑了她一遍,讓她把消息告訴娘娘以後,就把事情爛在肚子裏。
等抱琴走了,陳新這才盤算起來是借著風月寶鑒幻境遮掩,還是現身實戰說法。
考慮到賈元春省親都動不動就哭的城府,這捅破天的事,她怕是沒這個膽量。
短時間內,還是讓她以為這跟往常一樣的,單純的隻是夢境幻想吧。
在造辦處視察了一圈,來到火器局,查看他們的進度。
可惜連發火燧槍的研發還是老樣子,沒有任何進展。
關鍵問題鐵的材質不達標,容易炸膛,這些還好幾個工匠受傷了。
這讓陳新打算去諮詢一下馬若曦,再去研究高爐焦炭煉鐵。
東方不亮西方亮,倒是日漸沒落的銅器局那邊的銅匠,給陳新帶來了好消息。
銅器局的精英銅匠,拿著陳新提供的子彈殼和一枚子彈,還真仿製出了幾枚一模一樣的東西來。
雖然陳新手裏兩把槍,子彈暫時夠用,但誰也不會嫌棄這東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