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第203章 文臣皆可殺!


    第二百零二章:好哇,都是咱的好兒孫!


    “哼,恐怕連鬼都不信!”


    朱元璋冷哼一聲,語氣信誓旦旦!


    作為馬上征戰的開國皇帝,他太清楚在同等裝備下,人數對戰爭勝負的重要性了。


    翻開史書,古來以少勝多的戰役,攏共才有多少?


    能排上號的,無非是官渡之戰,東晉的淝水之戰,以及老朱對陳友諒的鄱陽湖之戰等等。


    案例之稀少,兩隻手都數得過來......


    至於僅憑八百人,不靠任何外力的幫助下,能從北方一路殺到東南腹地,並造反成功的概率,無限接近於零!


    朝廷大軍幾十萬,就算伸直了脖子讓燕王砍,也能將那八百人活活累死!


    所謂,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


    兵書中早就載有明文,自古皆然。


    這和唐朝的玄武門之變還不一樣,那僅限於皇子間的相互爭鬥,即使抽刀見血,波及的範圍也不會很大。


    靖難之役,可是實打實的戰爭。


    動輒幾萬,幾十萬人的大交鋒,比拚的是底蘊內力,看誰能耗得起。


    一兩場勝利,決定不了戰爭走向。


    老朱想知道的是,朱允炆拿著他留下的幾十萬家底,本錢雄厚,是怎麼丟掉皇位,下落不明的?


    如果未來真的發生了,隻能說這個孫子庸弱無能,不堪大用。


    “老家夥,快別賣關子了!”


    “趕緊說說,咱家老四是如何取勝的?”


    “靠八百人造反上位,放到哪個朝代裏,都是不可能的!”


    能夠預知未來的走向,在絕大多數人眼裏,有著不小的誘惑力,迫切的想要知道細節。


    一時興起,老朱竟然忽略了燕王造反的正當性。


    “嚴格的說,並不複雜!


    “整場靖難之役,北方百姓和朝中的武官勳貴,基本站在燕王一邊,明裏或暗裏的提供幫助!”


    “所以,才造就了你家老四,軍事生涯中不可能的神話,流傳後世!”


    聞言,朱元璋仍然覺得迷霧重重,難以明狀。


    “這是什麼道理?”


    “咱的孫子做了,究竟什麼傷天害理的事,登基才不到一年,就讓武官和北方百姓站到燕王身邊去了?”


    “無論如何,也說不通啊!”


    李善長吃了口菜,輕描淡寫的笑了。


    “聊燕王靖難之前,先得說說建文二年的恩科考試!


    “這是朱允炆在位時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科舉......”


    “等到放榜之日,為首的考生的前三名,包括狀元、榜眼、探花,全部來自江西!


    “而且,朱允炆自小在士大夫的環繞下長大,常年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心裏不免會向著文官。”


    “那群儒生,平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恢複到南宋的權力架構,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並允許文官參與軍務,奪過武將手中的兵權!”


    “如此,他們就可以橫行朝野,為所欲為,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裏......”


    “表麵上冠冕堂皇,實際一肚子男盜女娼。”


    “在齊泰、黃子澄的請奏下,朱允炆居然恢複了保舉製,各地方官府的任命,由在朝官員決定!


    “開了這個口子,他們怎麼會不多舉薦自己的同鄉朋黨,同乘一船,尾大不掉!”


    “武將們受了冷落,被閑置一旁,必然心有不甘!


    “既然你朱允炆一碗水端不平,那我們就另擇明主,喜迎燕王進京!”


    “皇上嘛,誰幹不是幹?”


    其實,不止朱棣靖難時期,朝廷文武出現齟齬不和。


    整個大明的國運走勢,都和皇帝和文官集團鬥法分不開,緊密相連。


    但真正的文武失衡,是因為那件事情的發生。


    沒錯,就是震驚朝野的土木堡之變!


    接著,以於謙為首的文官得勢,廢除了朱元璋留下的五軍都督府,改京師三大營為十團營,由兵部直接掌握兵權,上令下達,好不威風......


    從此以後,明朝的武將沒了話語權,徹底靠邊站了,混得連打雜的都不如!


    說起來,那些士大夫的尿性勁兒,就是宋元兩朝給慣出來的。


    宋朝對文官有多寬鬆,自不必多言。


    等到了元朝,由於草原上那些套馬的漢子不懂中原的統治基礎,也懶得管事,安於享樂。


    幹脆大手一揮,實行包稅製,由各地的士紳豪強替朝廷征收錢糧。


    隻要繳足了份額,管你向下麵百姓要多少的,元朝皇帝閉目塞聽,一概不問。


    如此一來,能夠自由操縱的空間可太靈活了。


    反正皇權不下縣,朝廷征收多少錢糧,還不全憑士紳老爺的兩片嘴?


    為了維護封建統治,減輕負擔,皇帝選擇相信文官,依賴文官,放縱文官......


    這麼優良的傳統,當然要延續下去,繼往開來了。


    而文官集團,既脫胎於士紳階層,也是他們在朝中的代言人;ハ嗬婊ネǎ创钸B環。


    “什麼?”


    “他們膽子不小啊,竟敢更改咱定下的祖製!”


    “讓文官掌握兵權,日漸驕縱,等時間一長,還不反了天了?”


    這群尊崇孔孟之道的臭老九,是個什麼德行,朱元璋心知肚明,再清楚不過。


    仗著讀了幾本聖賢書,姿態高傲,目中無人。


    用一句話形容,就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給點河水就泛濫,狗肚子裝不了二兩香油。


    南北榜案發時,他曾大發雷霆,下令處置一批,想要遏製這股科舉舞弊,結黨營私的不正之風。


    不曾想,到頭來還是尾大不掉,擾亂了朝政秩序。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


    看來,咱還是殺少了!


    不給點厲害瞧瞧,讓他們做夢都感到害怕,寢食難安,咱就不配叫朱重八!


    看穿了那些士大夫的真麵目,老朱竟然比二百多年後的崇禎皇帝,提前得出了一個結論——


    滿朝文臣皆可殺!


    這麼說,也許有些過分。


    咱大明朝的官吏,若是發發狠,全給砍了,興許會冤枉不少人。


    但要是隔一個殺一個,肯定有漏網之魚。


    想到自己的孫子偏袒文官,和氣同聲,朱元璋仿佛恍然大悟,醍醐灌頂!


    難怪朝中武將會心存不滿,暗中向老四倒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李善長,辭官不幹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唐小可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唐小可愛並收藏大明:我,李善長,辭官不幹了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枞阳县| 砀山县| 禹城市| 贵州省| 威宁| 平度市| 沙坪坝区| 宁城县| 双辽市| 平利县| 宁波市| 尤溪县| 达拉特旗| 温宿县| 伊川县| 文化| 门头沟区| 阜平县| 麻栗坡县| 新乡县| 米脂县| 上杭县| 邵武市| 温宿县| 英山县| 布尔津县| 宜宾县| 海晏县| 建平县| 枝江市| 陆良县| 青龙| 阜宁县| 荣昌县| 定安县| 宜川县| 合作市| 胶南市| 开化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