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微微頷首,忽然笑了。
“老朱,你英雄一世,怎麼遇見這事兒反而糊塗了呢?這件事,好辦!”
哦?朱元璋驚訝地望著李善長,“老李,你當真有辦法?”
李善長夾起一片魚肉,道。
“我還能騙你?世上的事兒就像這魚兒,表麵為一體,可是當你切開看,就能見到內裏的聯係。”
朱元璋眉頭緊鎖,不滿地說道:“你又開始打啞謎了?咱哪有心思跟你猜迷。”
“哈哈哈哈!老朱啊老朱,你還是那個急脾氣,行,我問你為啥天下的士人這麼激動?聯合了起來?”
李善長問道。
“就連那六部尚書,都站出來為孔希學求情,讓你釋放孔希學,為什麼?”
六部尚書位高權重,本沒有必要參與進來,但他們卻偏偏那麼做了。
朱元璋想了想,說道:“在他們那群讀書人眼裏,孔希學代表孔聖人,自然要維護。”
李善長搖了搖頭,道:“老朱,你說的不過是表象,還記得咱給你建議,進行科舉改革,增設‘君子六藝’麼?”
“我當時希望你能選拔文武兼備的人才,而他們聯合起來,維護孔希學,乃是在爭奪‘釋經權’!”
李善長語重心長地說道:“老朱,千萬別小看衍聖公的名頭,有了這名頭在,儒家就有一個向心力,一個‘偶像’。”
“他們為衍聖公而做的事情,無論多出格,無論多荒唐越界,都是在維護‘聖賢之道’!”
“有了這層外皮,甭管他們做什麼惡事,幹了什麼喪盡天良的醜事,都能美化成‘君子行事’!”
朱元璋的拳頭慢慢地握緊,眼中殺機畢現。
李善長與朱元璋講過土木堡之變,今日,那記憶重新浮現,而今那些官員、士人聯合起來,與後世土木堡之變本質是一樣的。
都是在對皇權做抗爭,隻是如今他們在威逼皇權讓步,土木堡直接將皇帝給賣了!
“他們當真以為咱老了,握不動刀了?”朱元璋陰沉著臉,道:“咱要讓他們看看誰才是大明的皇帝!”
李善長給朱元璋倒了一杯酒。
“老朱,先別生氣,我的話還沒說完,在這件事上,光殺人是沒用的。”
朱元璋眼睛一瞪,冷哼一聲:“誰不服咱就殺誰!咱看誰還敢為孔希學求情!”
李善長仰麵而笑,給朱元璋分析。
“是,你老朱是開國皇帝,你想殺誰就殺誰,可是你兒子呢?你孫子呢?難道他們也跟你朱皇帝一樣,威望那麼高?將所有人的生殺大權都握在手?”
李善長搖了搖頭,說的話直指問題核心。
“等你百年之後,你的兒子、孫子,依舊會被文人左右,依舊會借著衍聖公的招牌,卷土重來,所以若要一勞永逸,隻有一個辦法——斷了衍聖公的傳承!”
啊?朱元璋驚訝地抬起頭,看著李善長,“斷了衍聖公的傳承?這能行麼?”
孔府傳承從西漢元帝開始,孔子第十三世孫孔霸被授封為褒成侯,開了孔子後裔世襲爵位之先河。
唐代,唐玄宗改封孔子第三十五世孫孔璲之為文宣公,從此孔氏一族的爵位與祭祀權結合到了一起。
到了北宋至和二年,宋仁宗趙禎認為文宣公中的“文宣”是諡號,不宜用於活人的爵位。
遂改孔子第四十六世孫孔宗願為衍聖公,意為“聖道延續者”,傳承至今。
李善長微微頷首,道:“有什麼不行?我問你老朱,孔希學參與到支持白蓮教之中了麼?”
朱元璋猶豫片刻,點了點頭,“孔希悅已經招供,他就是受了孔希學的指使,暗中通白蓮教,讓白蓮教為其爪牙。”
“咱本來想要廢掉孔希學的衍聖公之位,讓其子嗣後代承襲衍聖公的封號,可……咱沒想過要廢除衍聖公。”
李善長端起酒杯,幽幽說道。
“老朱,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是開國皇帝,廢除衍聖公封號這大事你不來,難道要指望‘後人的智慧’?”
“既然孔希學勾結了白蓮教,你便順水推舟,斷了衍聖公封號,斷了那些文人口中的‘文脈’,讓他們失去了這塊金字招牌。”
李善長看得分明。
“所謂的儒家聖人,就是召集天下文人的一麵旗幟,他們聚集在旗幟之下,自成一體,久而久之便會威脅皇權,絕不可留!”
“唯有破除衍聖公,才能讓天下讀書人不為聖賢效命,隻為朝廷為百姓辦事!”
李善長的話說到了朱元璋的心裏,朱元璋開始考慮這樣做的利弊得失。
利,首先能削弱文官的勢力,讓他們失去了衍聖公這活招牌,以及釋經權。
其次,為大明朝以後的皇帝除掉了一個大麻煩,防止土木堡之變那樣的事情發生。
弊,自然是朱元璋要背負罵名,文人的筆桿子厲害呀,朱元璋可領教過。
光是武英殿內變著花樣彈劾毛驤,攻訐朱棣的奏疏便成百上千數不過來。
“好!”朱元璋沉吟良久,終於下定決心,“這衍聖公,不要也罷!”
李善長拍手而笑,“老朱,你終於想通了,其實除了增設‘六藝’考核之外,我還有一個建議,不妨用在科舉上。”
哦?朱元璋來了興致,道:“老李,你又有啥高見?快快給咱說說。”
李善長笑了笑,“高見說不上,我曾經在海上救下了一個女子,叫劉珊,精明能幹,尤其善於翻譯與術數。”
“我在想,大明科舉取士,選的都是精通經史子集的文士,但當官可不能隻靠經史子集。”
李善長伸手指了指他們所在的船隻,舉例。
“打造寶船要工匠,這工匠得有手藝,建造寶船需要錢財,掌管錢財的要精通術數,這些都是專業的人才,文士能擔當麼?不能。”
“所以,科舉取士選拔文士可以,但是不能全部選拔文士,應當分科取士!如唐代的進士科、明法科、明算科等等。”
“所謂‘術業有專攻’,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才是對的,再說了,分科取士能進一步削弱那些儒家文人的力量,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