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海是老朱當初為了國家統一提出來的,後來被寫入了明皇祖訓裏麵。
這個明皇祖訓可是比法律厲害多了,法律還是可以更改的,可這明皇祖訓不管是當朝天子,還是後世之君都是無法更改。
朱重十為了這個事和老朱嘴戰了一個月,天天殺到宮裏罵老朱,最終在馬皇後和朱標的調停下雙方妥協。
朝廷禁海,禁海之策不寫入明皇祖訓裏麵。
不過這個禁海這幾年執行的挺好,沿海軍民禁止下海捕撈,海上之民嚴禁上岸,有效的保護了大明的完整。
老朱要不是沒錢愁的難受,也不會想到當年朱重十和他提的海上貿易。
本來想讓朱標找個手下小官上奏開海,試探試探滿朝文武想法,可是沒想到朱重十今天主動了站了出來,而且事先也沒和他商量。
朱重十說完開海禁後,宋濂站了出來:“陛下,臣反對東北王的建議。
洪武四年,陛下禁海,禁海後四海升平,國泰民安。
數年後再無倭寇沿海騷擾,隻有禁海才能讓大明太平!
宋濂說完等待著朱重十的反駁,也不退迴班列。
“哼”朱重十冷哼一聲,對著宋濂罵道:“宋濂你個老畢k的,臭不要臉的,你說的都是什麼狗屁話?
百姓富足?你走出金陵城去看過嗎?百姓都吃什麼?
你看看金陵城外的百姓都吃什麼?喝什麼?
開海,隻有百利,而無百害。
當官當為天下百姓謀福祉,讓百姓生活富足,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武備堅強,才能保衛大明不受欺負,禁海?你禁個毛線海,倭寇來了打迴去就行了,國富民強後本王就滅了倭國四島!
朱重十一套國粹加大義下來,禦座上的老朱對著國粹極度不樂意,低沉道:“東北王,注意你的言辭,這裏是朝堂。”
雖然嘴上這麼說,可是老朱的心裏已經樂開花了,這幫酸儒,就得咱家弟弟噴你們。
標子也是內心手舞足蹈,這噴人的事他打心眼裏麵支持朱重十,要不是礙於身份,他都想下去噴宋濂。
宋濂被朱重十的國粹氣的喘著粗氣,還要再說,不過沒等他說話,朱重十主動開口。
“宋濂,你給本王閉嘴,你這迂腐小人,不事生產,享受著百姓的供奉,你隻會做一些錦繡文章,吃喝都是拿的百姓的血汗。
你的錦繡文章做的好看,可有一篇是歌頌百姓的?不是都是一些太平文章嗎?
你這自欺欺人,欺世盜名的偽君子,一點不知為國盡力,為民請命,你愧對百姓,愧對大明,愧對聖上。
本王要是你早就一頭撞死在這金鑾殿了!
朱重十炮轟讀書人,這點就有點過分,一些翰林學士,禦史大人們都要上來罵他。
一名官員義憤填膺站出來道:“陛下,東北王侮辱讀書人,請陛下將其賜死。
孔孟之道,啟榮汙蔑!
說完,數名小官都站了出來,支持這名官員說的話。
朱重十轉身對著那幾名官員怒道:“老子汙蔑了孔孟之道?
對,告訴你,本王就汙蔑了,怎麼著?他孔聖人的後人吃著朝廷的供奉,他給朝廷,給百姓做什麼貢獻了?
他是繳了稅,還是幫助朝廷打敗了元人?
百姓們日夜勞作,前線士兵浴血奮戰,才有大明萬裏錦繡河山。
你讓孔聖之後去草原感化一下他們,看看他們投降嗎?
看看他們的孔孟之道在草原上和沿海倭寇問題上有用嗎?
還不是咱們大明將士們一刀一槍的砍出來的?
告訴你,這大明的萬裏河山,每一寸山河都是將士們用血,用命換來的!
朱重十此刻懟神附體,見誰懟誰,他的這席話引得武將們的共鳴,確實如他所說,這大明的江山都是將士們用血用命填出來的。
這打仗的事朱重八和他朱重十最有話語權。
朝堂上愈演愈烈,又有一些官員出班引經據典的懟朱重十,而注意力也都轉移到了他的德行,操守上。
現在文官們同仇敵愾,一心想要弄死這位東北王。
不過朱重十臉皮厚,懟王附體,硬生生的都給懟了迴去。
禦座上的朱元璋和朱標心裏樂嗬,平日裏他們爺倆沒少受這幫酸儒的氣,今日可是解氣了。
“你們從開海說到本王德行有愧,這本王也要和你們說道說道。”
說著朱重十指著一名反對開海的官員問道:“王大人,你的兒子去年在本王酒樓吃酒,調戲了酒樓的服務員,打傷了本王的後廚,你說你兒子是什麼德行?你又是什麼家教?”
“李大人,你家的車夫駕車撞死了路人,就賠了人家幾兩銀子了事,你家又是什麼德行?”
“張大人,王大人,你們二人偏好男風,專門有人給你們找未成年的男童,你們又是什麼德行?”
朱重十一連串說出了幾個人的糗事,這些人聽到後都是低頭不語。
禦座上的朱元璋聽到後可是怒火中燒,怒道:“東北王說的可是真的?”
幾人支支吾吾一句話不敢說,老朱瞬間來了脾氣:“拿下,交給大理寺審問!
外麵的站殿將軍將幾人拉走,這幾人也是後悔,早知不懟東北王了,這落了個什麼下場。
其他官員也都不敢說話,宋濂此時已經緩過來勁,要繼續懟他。
朱重十上前一步,對著朱元璋道:“陛下,開海禁,百利而無一害,開海不光可以讓沿海居民富足,還可以增加朝廷收稅,這些都是好事。
臣,請開海!
說完朱重十跪在了地上,繼續道:“各位大人都是明白人,開海的好處你們都清楚,誰同意開海,朝廷有錢了,就給你們漲工資!”
禦座上的老朱怒目而視,這他娘的漲工資都說出來了。
旁邊的朱標不斷的偷笑。
武將們、文官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產業,出來懟他的大部分都是清流,這些人就是見不得人好。
第一位出來的正是鄭國公常茂,他是朱重十的侄子兼小弟,第一個出來支持。
“臣常茂,懇請陛下開海,富國強民!
“臣……懇請陛下開海,富國強民!
戶部尚書徐鐸出班道:“陛下,臣請奏開海!
武將們都站出來支持朱重十,一些文官有產業的也都跪班出來奏請開海。
老朱笑了笑,這一波三折的,沒想到開海還挺簡單。
“開海禁之事牽扯甚大,待咱和太子商議後待定。
東北王、戶部、兵部、刑部留下。其他人退朝。”
朝臣們知道,這開;径ㄏ聛砹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