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三,天光乍亮。
京師街頭的報童一早便扯著嗓子叫喊:
“《皇報》出新啦——漠南諸部全滅,車臣部投降,大明疆域再擴五十萬平方公裏!”
“朱陛下親封草原行省,推行屯墾軍令,五年內免賦十年補銀啦——”
嘶啞而興奮的聲音,像滾燙的鐵水,潑進百姓耳中。
一份份報紙從各大驛站、政務廳、閱事所、學館流出,三炷香不到,便傳遍京畿、直隸、江南、閩廣、雲貴……
【京師·早點鋪】
油鍋裏響著“哧啦”聲,炸得焦香的油條正從鍋裏撈起。
鋪子門口,三五個剛出工地的瓦匠正端著熱豆腐腦,就著燒餅往嘴裏扒。
一個身穿短褂的青年挑著一摞報紙走過,口中喊著:
“草原全平啦!皇上發軍令啦!”
老工匠一聽,咬著半根油條跳起來:“啥?!再說一遍!”
“你剛才說啥?漠南全滅了?”
夥計手裏熱湯都端歪了,興奮地撲上去撕下一份報紙,一邊讀一邊激動地嚷嚷:
“快看快看!科爾沁、鄂爾多斯、巴林,全滅了!連車臣部都投降了!”
“咱大明版圖又大了一圈!這得有幾十萬平方裏了吧!!”
老工匠連忙擦了擦手:“今天誰都別和我搶,我請大家吃早飯!!!”
【蘇州·小學】
清晨,陽光灑進教室,黑板上用彩色粉筆畫著一幅簡略地圖,正上麵貼著“祖國疆域”五個大字。
一群七八歲的孩子端坐課桌前,正聽地理老師講課。
“我們大明東臨大海,西望昆侖,南至交趾,北……還沒完全打通。”
老師在黑板上畫著,語氣沉穩,指著漠北方向略帶些遺憾。
門外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老師老師!新報紙——《皇報》剛送到!”是傳達員小何,氣喘籲籲地衝進來,手裏舉著還帶墨香的通刊。
老師皺起眉頭:“上課時不得喧嘩——”
但下一秒,他看到報紙頭版那行加粗的大字時,話音戛然而止,手頓在半空。
他一把接過報紙,匆匆掃了一眼標題,眼圈頓時泛紅,喉嚨仿佛被什麼哽住:
“……皇上設草原行省,疆域再擴五十萬平方公裏!”
“……漠南諸部盡平,連車臣部都歸降了……”
他顫著手把報紙放在講臺上,反身迴到地圖前,指著北疆那片曾經模糊的區域,重重一劃!
激動的說道:“孩子們,看好了——”
“從今天起,這裏——”
“這裏也是我大明的疆土了!”
教室裏鴉雀無聲。
孩子們眼睛睜得大大的,雖然年紀尚小,卻也被老師此刻熾熱的語氣感染。
一個男孩第一個舉手:“老師!那我們是不是比從前更大啦?”
老師猛地點頭,語氣激昂:“不止是更大——是更強!”
“是我們陛下,讓那些侵擾我邊疆百年的蠻部,從此不敢再越我一步!”
他頓了頓,眼神掃過每一個稚嫩的臉龐。
“你們生在這盛世,注定要比老師更遠大。”
“要記得今天,記得——你們腳下的土地,是幾萬將士、萬千百姓、用血和火打下的!”
“——明兒們啊,守土是你們的責任,強國是你們的未來!”
“現在,全體起立!”
唰啦一聲。
孩子們唰地站起,稚嫩卻整齊地齊聲高唿:
“大明萬歲!”
“陛下萬歲!”
【四川·村口大槐樹下】
槐花落了半地,陽光暖洋洋的照在枝頭。
村口的老漢們蹲在地上,身邊圍著瓜子殼和雞毛草,有人瞇著眼曬太陽,有人打著哈欠,有人拿樹枝在地上畫圈圈。
“這日子啊,過得跟鍋巴一樣,幹巴巴的。”一個老漢咂著牙。
這時,從村頭奔來一個小小的身影。
是六歲的狗娃,穿著泥點子褲子,手裏攥著一張皺巴巴的報紙,臉上都是興奮:“爺爺爺爺——鎮上發新報了!”
“說是皇上打贏了,把草原全都收了迴來!現在還遷人過去,放牛、養羊、種田——啥都有!”
聽到“遷人”兩個字,幾個老漢原本渾濁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拿來我看看!”老張頭一把奪過報紙,抖了抖,攤開在膝頭,一字一句地念:
“……設草原行省……屯墾軍戶五年免賦……遷百姓入牧地……提供房屋、牲口、地畝、種子……”
他看了一遍,又看一遍,忽然一咬牙,站起來,腿都有點抖:“走!”
“咱不種這巴掌田了!”
“這日子窩著窩著就老了,我不想死在這個坡頭!”
“趕緊迴家,把你奶奶叫上,說不定還能趕上頭批遷戶!”
孫子狗娃愣住:“爺,那咱家的屋子、雞鴨、葡萄架……都不要啦?”
老張頭笑了,滿臉皺紋像開花:“不要啦!”
“咱這兒年年發水,一畝田三分收,還不夠你爹打牙祭。”
“我都六十好幾了,再不快活一把,就得趴炕上等燒紙了!”
狗娃還有點懵:“可草原那麼遠……”
“遠個屁!”老張頭拍了他後腦勺一下,眉飛色舞地說,“現在都通火車了!”
“縣裏說了,專列送,直達烏蘭塔拉草原行省中部,四天三夜,還包飯!”
“迴家一趟都比以前騎毛驢還快!”
他一邊把報紙卷好往懷裏揣,一邊咧著嘴笑,像個年輕人一樣興奮得兩眼放光:
“我張大柱這一輩子,沒出過川南一步,沒想到老來還能去趟塞上江南!”
“草原有風,有羊,有地……說不定還能種棵桃樹,給你奶奶留點花看!”
大家看到凱旋的頭條後,熱烈歡騰!
不管你是讀書人,還是耕田郎,是京師的茶客,還是嶺南的窯工,這一刻,全天下的人——都在熱血沸騰!
農夫們想去草原放牧,畢竟放牧比種地輕鬆多了,還可以睡懶覺。
商賈們想著開辟商路,把東西賣到遠東,借著強盛的國力狠狠敲詐紅毛鬼子!
醫師打算去那邊義診,大規模人口遷徙,難免水土不服!
戶部接到上萬起遷戶申請,各地官署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