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通雖無深思熟慮之能,但並不代表旁人亦是如此。
建川,乃是東瀛皇家血脈之標識。
“泱泱大胤,向來以禮儀聞名。”
建川次郎語氣溫和,話裏卻藏著幾分戲謔。
“此般做法,便是迎接貴賓的禮數嗎?”
羅通臉色難看至極,牙根緊咬,表情扭曲。
“管你是哪國之人,我……”
“羅通!”
正當羅通怒氣衝衝想要開罵之際,羅素及時出言製止了他。
“原來是東瀛皇族尊駕光臨,在下有所冒犯。”
羅素聲音平靜如水,一如既往地冷淡而禮貌。
“詩詞本意在於助興,如果變得庸俗,則不如不作。小女子就此告退!”
話語剛落,隻見她身影微微一晃,似乎真準備離開。
“沒錯,那些無聊文字誰愛聽?姐,我們走。”
旁邊站著肥胖的羅通,臉上的肥肉隨著情緒激動而抖動,他對羅素總是毫無保留地支持。
“羅小姐,請勿因我等失態之事生氣,實在是我們的疏忽考慮不夠周全,還請多多海涵。”
察覺到羅素真的要離去,王瑾忠心中焦急,立刻不顧一旁建川次郎的態度,快速上前挽留。
樓下的文人雅士們見狀紛紛表示遺憾,並迅速表達了相同的意願。
“確實是我們考慮欠缺周全,懇請羅姑娘能夠原諒這次過失。”
“今日本是為了賞景而來,若少了您的陪同,豈不是少了很多樂趣呢?”
趙錚抿了一口酒,身體略微暖和起來,心中暗暗讚賞。
這羅素果然是定國公的女兒,如同冰肌玉骨,純淨無瑕。
若是換了其他女子,在眾多文人墨客的讚美下,恐怕早已忘乎所以,無法自拔。
就在眾人竭力挽留之時,忽然傳來一個極不和諧的聲音。
“堂堂大胤,看起來也就這般光景吧,羅小姐執意離開,是不是怕你們大胤無人應戰?”
隻見建川次郎輕搖折扇,神態倨傲。
“你剛才說的是什麼屁話?找死不成?”
羅通瞪大雙眼,滿臉不悅地望著建川次郎。
“我並無他意,早聞羅小姐芳名,想一睹風采。但若貴國確實無人出頭,有損顏麵,那便請羅小姐自便好了。”
建川次郎態度狂妄,眼神掃視過在場每一位文人。
“我對大胤文化頗有研究。”
“各位,請吧,今日我就在此迎戰你們所有人,凡是讀過書的都來挑戰,我都欣然接受。”
言罷,現場的所有青年才俊紛紛義憤填膺。
照此說來,建川次郎是要與整個大胤的文化界一決高下?
真是太猖狂了!
王瑾忠與洪熙等人麵色難看至極。
如果不是顧忌對方的身份,隻怕早就眉頭緊鎖。
下方,趙錚微微瞇起雙眼,鼻間發出一聲冷哼。
自古以來,那種地方的人總令人不快。
如此狹小之地,竟也想在詩詞上與大胤抗衡?
真是狂妄至極!
建川次郎毫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隻是一直緊緊盯著羅素所在的雅間。
“羅小姐意下如何?”
“倘若你覺得大胤之輩皆為濫竽充數者,大可離去;不然的話,這份彩頭我勢在必得。”
短短兩語,盡顯挑釁之意。
王瑾忠緊握拳頭,終於按捺不住了。
“哼,倭國的皇子不要太自以為是,既然這樣,我們就來比試一番,看看究竟誰才是濫竽充數之人。”
“對極了!今天這詩詞是非要比不可的。”
“王公子、羅小姐,好好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倭國人。”
“王公子,請您為我們大胤文人士氣撐腰!”
所有的文人雅士,頓時喧囂起來。
這個建川次郎簡直是欺人太甚,若再忍受,豈不是丟了整個大胤的臉麵?
“殿下,您怎麼看這件事?”
鐵軍蹙眉,輕聲提醒:“建川次郎雖傲慢自負,但據傳他才華橫溢,並非尋常之輩,否則也不會愚蠢到挑釁大胤的讀書人。”
麵對此情此景,趙錚隻是輕輕一笑:“無妨,一個自視甚高且卑劣的民族而已,怎能與我大胤相比?總會有人給他點顏色看看的。”
事實上,趙錚一點也不著急。在他的心中,這個世界並沒有李白和杜甫。
單憑前世記憶中的詩詞歌賦,對付建川次郎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不過現在,他的興趣在另一件事上。
趙錚抬眼看向羅素所在的雅間。
不知道這位冷豔佳人會怎麼抉擇呢?
“也罷,既然東瀛皇子這麼有雅趣,那本小姐自然願意奉陪到底,畢竟大胤國才子濟濟,絕非無可用之人。”
從雅間內傳出了羅素更加冰冷的話語。
很明顯,她對這種情況感到非常不滿。
原以為此次出行僅是遊湖賞雪,寄興雅致,尤其是難得遇見六月降雪這種奇異景象,實屬不易錯過的良機。
但如今,為了國家尊嚴以及書生的節操,她不得不挺身而出應允挑戰。
“非常好!聽聞羅姑娘如此表態真令人欣慰,本人渴望能……一近香澤!”
“還請小姐耐心等待,在下首先要讓這些所謂的‘文人’們俯首稱臣,再談其他之事。”
建川次郎眼神閃爍著狡黠之光,得意洋洋地笑了,好像已經勝券在握一般。
王瑾忠及眾位才子聽到這話時內心竊喜。
可以預見到,今日誰能製服建川次郎,不僅可能博得羅素青睞,更為所有大胤學士爭了一口氣,成為眾人楷模。
日後名揚四海、加官進爵也是遲早的事情吧。
當下,滿船書生個個心潮澎湃,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去他*的,建川次郎是吧?你給我記住了,哪天落在大爺手裏,看我怎麼收拾你!”
羅通狠狠瞪了一眼建川次郎,隨後轉身迴了房間。
而那邊廂,王瑾忠早就迫不及待地下令讓人取來了紙墨筆硯。
“好,那麼我們來三迴合見高低,最終評判標準以觀眾喝彩度及作品質量定優劣。”
說罷,他朝向羅素所在的方向遙施一禮。
“羅姑娘見識淵博,請問能否由閣下提出這首個主題?”
言畢,在場的每一位文藝之士都屏息凝神。
過了片刻後,才聽見來自雅室內那冰冷卻堅定的聲音。
“昨日看了本書,上麵寫的乃是六月飛霜,都說六月飛霜乃是千古奇聞,不如首題我們就以雪為題吧。”
此建議立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
常言道:觀景易動感情,此處飛絮如夢、波光粼粼,正是吟詩作畫的好時節啊!
唯獨難點在於古往今來寫雪景的經典之作數不勝數。
若想出新立異,確實得花費一番心思細細揣摩才行。
稍有不慎,就會落入俗套之中,反而落了下風。
一時之間,整個花船上陷入了靜寂狀態。
有的學者垂首沉思,有的抬頭遠眺天空,有的步履徘徊,有的搖頭歎息,各有表現。
然而卻沒人願意當先開口,氣氛陡然降溫。
至於那個一直保持微笑姿態的建川次郎,則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樣,並沒顯示出任何焦急之意。
反而是王瑾忠思量良久之後,仰頭飲盡一杯熱酒便開始提筆揮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