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原本是你使團撞倒了我朝的子民而引起的!”
趙禎表情嚴肅,直視阮誌南……
“趙錚所做的一切,也是為了保護大胤的百姓。”
“你們雙方都應承擔責任。”
他輕揮衣袖,語氣堅定。
“這件事就此打住,不得再議!”
眾臣聽到這裏,似乎並未感到意外。
不得不承認,趙禎這樣講確實有些偏袒趙錚。
但在他們看來,趙錚非但無過,反而立功不小!
被人欺上門卻忍氣吞聲,這會讓大胤威信何存?
而阮誌南麵色隨即變得陰沉。
就這麼結束?
他使團的士兵,竟被趙錚砍斷四肢,變成了廢人!
孰重孰輕,顯而易見!
大胤天子口中的公正處理顯然帶有偏袒趙錚之意!
“今天我對大胤朝廷的行為有了深刻了解!”
阮誌南深深吸了一口氣,冷冷一笑。
“這次我出使貴國,帶著的是我柔然國王親筆書寫的信件!”
“本來是想給大胤一個息戰修整的機會。”
“但如今看情況,並不急在一時了。”
“還是等大胤見識一番我國軍隊的威力後再來討論此事吧!”
“望你大胤好好斟酌……”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明顯的輕蔑。
仿佛隻要兩國邊境上多戰鬥一段時間,大胤朝廷就會改變主意似的!
而他對大胤表現出的這種狂妄態度,讓羅昶、楚遂良等人怒火中燒。
若不是擔心對方太子的身份,說不定早就出手了。
趙錚則挑了挑眉毛。
嚇唬誰呢?
這樣也好,邊疆繼續交鋒。
勝負未定,怎能說大胤畏懼柔然!
“朕允許你在這休息幾天。”
“看看我們大胤的盛世,可不是你的柔然能夠比擬的!”
趙禎輕輕擺手,對於阮誌南的話毫不在意。
這也是對柔然的一種迴答。
如果柔然並不急於停止爭鬥,那麼大胤自然也會奉陪到底。
也許當親眼目睹過大胤繁榮之後,他會改變看法也說不定!
阮誌南眼神微凝,冷冷地看了趙錚一眼!
徑直轉身離開!
看著他的背影,大臣們的表情各異。這是第一次會麵,結果顯然讓兩邊都不滿意。
李牧和周湯等人神色有些沉重。
這樣一來,兩國之間的和平談判恐怕又要推遲了!
但全麵戰爭同樣不易發動。
想到這些,李牧上前一步,
“陛下,柔然使團如此囂張,或許是因為他們輕視了我們的軍力!”
“雖然我們不懼怕柔然,但與之交戰……”
他歎了一口氣,故作沉思。
“此事恐怕將非常棘手。”
“軍糧損失慘重,還未開戰,就出了這樣的事情。”
“這對士氣的影響恐怕不利!”
聽聞此言,趙錚眼睛一瞇。
這李牧老頭兒話中有話啊!
軍糧丟失事件已經發生有一段時間。
直到現在,朝廷也沒有宣布如何處置鐵軍。
此時此刻提起這個事,應當是在針對鐵軍!
“押運軍糧的禁軍副統領鐵軍疏忽職守,才導致了這一嚴重後果。”
果不其然,李牧的聲音更加凝重。
“為安定軍心,當前最佳方案是對首惡予以嚴厲製裁。”
“鐵軍罪行重大,必須處以死刑!”
“隻有這樣做才能使將士們情緒穩定下來!”
他的話語剛落,許多大臣心中都不由自主地向趙錚投去了探尋的目光。
禁軍副統領鐵軍與趙錚有著不淺的交情。
而七皇子雖然幾次顯露出自己的能力,但在權勢地位上仍舊遜色於其他皇子。
他的根基尚未穩固,現在鐵軍犯下大罪,恐怕又要自損一臂……
“陛下,太師言之有理!”
洪祿立即從大臣中走出,緊跟說道。
“若不及時清除禍首,軍隊的信心必將受到影響。”
“在此關鍵時刻,朝廷需迅速作出決定!”
趙錚的目光冷峻,注視著李牧和洪祿。
誅滅禍首?
無非是擔心夜長夢多,借機鏟除鐵軍罷了!
不遠處,羅昶與楚遂良交換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眼神。
糧草被毀,按照軍規,確應受到重罰。
此事似乎已經無法為鐵軍辯護了。
“啟稟父皇!”
此時,趙錚走到了李牧和洪祿麵前。
“關於鐵軍押送糧草的事,切不可急躁處置!”
“哦?”
趙禎抬頭問道。
“為何?”
“兒臣了解到,這次事件背後隱藏著諸多異常。”
趙錚語氣嚴峻,環視在場的大臣。
“乃是朝中有內奸作祟!”
“有人泄露了鐵軍押運糧草的計劃!”
“什麼?”
群臣震驚之餘紛紛議論起來。
朝廷內部竟有叛徒存在?
姑且不說通敵這一嚴重罪名,單憑趙錚的說法就已令人聞所未聞!
如果換作他人講這樣的話,足以被判誣告之罪。
“殿下,請您說話要謹慎!”
李牧低沉著嗓音訓斥道。
“朝中官員哪個不是一心為國效力?”
“殿下怎能隨意詆毀同僚?”
趙禎也凝神望著趙錚。
“鐵軍沿途經過水陸交替的路線押運糧草,試問盜賊又是如何掌握其行蹤的呢?”
趙錚語速平穩,向眾臣提出疑問。
“至於破壞這批糧食的人,據說是山賊,可有什麼樣的山賊會膽敢搶劫天子近衛軍的貨物?”
“此外,這件事發生在尚未抵達贛州境內之時,在我們國家的地界上誰又有這種本事?”
“如果不是叛徒所幹,該如何解釋這一切?”
趙錚蟒袍上的蟠龍紋在燭火中明滅。
他盯著李牧山羊須上沾著的茶漬,忽然嗤笑:\"太師這般急著要鐵軍的腦袋,莫不是怕他吐出什麼不該說的?\"
\"放肆!\"
李牧的象牙笏板重重砸在青磚上,\"老臣一片忠心......\"
\"忠心?\"
趙錚反手抖開卷宗,\"糧隊走的是兵部密定路線,怎就偏巧在燕子磯遇襲?\"
他指尖劃過輿圖上朱筆勾勒的河道,\"那夜暴雨,三千石糧船說沉就沉,連個水花都沒濺起來——\"
周湯突然咳嗽著打斷:\"殿下這話,是在指摘兵部有人通敵?\"
他袖中滑出半枚虎符,\"按《大胤律》,誣告三品以上官員,當杖八十!\"
\"周相急什麼?\"
一道聲音猛然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