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個許子泓,亦懸萬金,此人在外我夙夜難眠!”
一想到許澤率先攻破壽春,袁紹心裏就更有怨氣。
許子泓原本是我的!
若他在鄴城,我將之當做自家義子對待,他早就幫我攻破易京,把公孫瓚人頭提來了!豈會像如今這般受阻不前。
“派人去和張氏再說一聲,以前口頭約定的婚約不再作數,讓他們好自為之。”
袁紹看著桌案上的另一封書信,那是曹操寫來的陳情私信。
其上說明追逐袁術時其實並不想置他於死地,覺得孫策是其舊部,所以趕到丹陽,再以樓船沿海送至青州。
沒想到孫策竟這般不識大體。
就是這封書信,把袁紹氣得唿吸不順,渾身難受。
袁氏失淮南不說,其領地還要被曹、孫兩家瓜分。
原本姓袁的態勢全然被打斷。
袁家兄弟,本來一北一南,日後若是勢大,則可先敗其餘諸侯,至於日後誰來問鼎大位,那無非也隻是自家之事罷了。
唉,悔之晚矣!早知如此,那時候就聽許攸之言,命臧洪、朱靈進駐兗州,將曹操留在河內,讓他耗守於雒陽廢都。
如此可以徒耗他數年時日。
壽春這一戰,是真真切切的讓袁紹感覺到了忌憚。
他知道袁術不可能打得過曹操。
可關鍵就在於……太快了!
袁術敢於篡逆,自然還是有些本領的,就算進取不足,守城也能拖延半年,手底下那幾十萬人就算是逃著讓曹操殺,也得殺幾個月吧?
可一個多月,從上自下瓦解了壽春文武,攻破了加築的壽春城池。
如此軍力何等可怕,麾下能人異士何其多也。
袁紹心中雖忌憚,但是卻又不能表現出來,在文臣武將麵前,對曹操必須保持輕蔑的態度,必要的時候,連自己都要騙。
現在隻有快速取四州之地,壯大自身,軍力、人才數倍於曹操,才可稍微安心。
……
許都,曹操迴來之後稟明天子,論功行賞,將許澤的食邑增加,賜千金、帛布、綬帶,賞六十匹寶馬,宅邸一處,婢女五十……
給許澤的賞賜,一卷卷宗都列不完,需要兩卷。
命他今年秋收之後,務必妥當安置好廬江軍事,迴許都受封、領賞。
隨詔書、封賞令、告示之便,許澤的戰績傳遍南北,當下年輕人中,論功績已無人能出其右。
朝堂上,董昭、楊彪、司馬防深感忌憚。
這時,曹操趁熱打鐵,以功績請詔書賜婚,他打算將長女送入宮中,將曹憲賜予許澤。
天子欣然接受。
後宮本身隻有董妃,缺位嚴重,再能得曹氏之女增添一份情誼,未嚐不可。
“子泓可有書信,告知歸期何時?”
“說是九月迴來,廬江各水寨仍需準備,”郭嘉與曹操並肩而行,輕快的說道:“前段時日子泓與我多有書信往來。”
“言說如今冀州與荊州皆可並行,劉表守成尚可,進取不足,可以天子多挾製,結交其境內四族。”
“數年之內,我們當會與袁紹大戰,待大戰之後,劉表老邁而不能掌控局勢,則可進取荊州,無論誰能得勝,荊州皆可輕鬆取之。”
曹操輕笑點頭,對於劉景升他也持同樣的看法,近日因為許澤請求,和舊識蔡瑁取得了些許書信往來。
自書信內容中,便可斷定,蔡瑁對劉表並無死忠,隻是依附於他結下了姻親關係,日後還需要另謀後路。
且劉表無大誌,隻願保住荊襄,恐與年歲有關。
“我得到消息,張濟從弘農撤往南陽後,劫掠穰城糧食而遭流矢射殺,隨後其侄張繡收部眾上萬,得劉表資助鎮守宛城,乃是北麵屏障。”
“南陽仍需收取。”
郭嘉篤定的說道。
曹操點了點頭:“那就等子泓迴來,商討此事吧。”
“若是能夠取下南陽,則與荊州各族又近一步。”
“不錯,”郭嘉在去年春時獻計取得葉縣、魯陽,已是威脅到了荊州境內,屯駐了大量的兵馬在此,正好可以利用壽春之戰餘下的士氣,進駐南陽。
若能落子於此,對未來大計將會卓有裨益。
“他為什麼要到九月迴來?”
曹操停下腳步問道。
多日不見,有時偶爾還有些想念,主要父親年事已高,近日也常在念叨。
畢竟兩個兒子都在外麵。
“說是打了一年的仗,享受享受。”
曹操:“……”
“也好,讓他代任九江太守,治理數月,把廬江、九江都交給他。”
……
九江合肥新城。
許澤避世七日、深居簡出之後,和陸議、劉曄、董昭在熟悉水戰的武將陪同下,觀此防線。
十日前,許澤調遣了三萬民戶,以優渥的薪俸命他們修築城防、沿河通渠,將新城打造為日後巢湖水軍的後勤支柱。
屯糧資軍三萬為準,加緊打造戰船,再其後則是從西曲陽運送糧草,全是坦途。
孫策想要攻入合肥,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極難成功。
隻需遣善守、善襲的兩支軍馬相互配合,定能坐保無憂。
眾人在外,許澤和一名年歲差不多的儒生走在一起。
此人便是前來投奔的魯肅,體魄健碩、麵龐忠正,胡須明顯是沿著嘴邊修剪過,雖短粗稀疏但初有輪廓,頗顯敏智之感。
魯肅來投之後,得到許澤大加宴請,請心腹文武陪同,聽取了不少見解之後,請為參軍。
隨後魯肅表示願將家中所藏錢糧,盡數資助許澤。
近日巡視完劉曄所獻的江防三策,巢湖一帶的防線看起來已是固若金湯,數年之後更是能夠軍民耕種,囤積糧草,以收治更多百姓操訓水軍。
“子敬以為如何?”
“子揚之策,固本築關、封鎖江淮,近可防範孫策之兵馬,遠可扼製荊州之漕運,乃是妙策也,合肥新城擴建後,亦可成為屯駐水陸兵馬的重鎮。”
“有這等工事,和廣陵遙相應守,江東唯有向荊州用兵,此略亦是絕妙,”魯肅衝許澤恭敬的拱了拱手,道:“君侯,依在下看來,江東諸縣若是彼此團結,想要抵抗曹軍也需聯合荊州,方可抵抗。”
“而今孫策收取諸縣已是極難,同盟荊州更是難上加難,劉表與孫策有殺父之仇,想要冰釋前嫌,恐怕要等到劉表死後,其子繼任。”
“荊州的賢才倒是不少,君侯這些年若是有意可逐步收取。”
許澤展顏而笑,拍打魯肅的肩頭道:“子敬真是見識淵博。”
“子揚身負廬江大任,不能隨我迴許都,今年子敬隨我一同迴去吧。”
“呃,好。”
魯肅沒想到能和許澤這麼親近,最近幾日的確凡事皆帶於身旁,常商討軍略大事,關係很快就拉近了許多。
“明日,和我去一趟廣陵,好久未見元龍了,正好前去恭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