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太極”,是太極拳的根源所在。
傳說中,古太極拳是太極拳各大流派的始祖拳法,拳理深奧,招式精妙,若能得到其中的精髓,不僅能夠技壓群雄,更能在江湖上奠定絕對的威望。
如今江湖上傳出這等消息,如何能不讓人心動?
京城楊家,是太極拳最負(fù)盛名的傳承之一。
他們以楊式太極拳聞名,自楊露禪在清朝時創(chuàng)立楊式太極以來,曆代傳人都以拳風(fēng)大開大合、剛?cè)醽K濟(jì)而著稱。
雖然楊式太極拳在近代依舊保留了一定的影響力,但相比過去的鼎盛時期,楊家顯然已經(jīng)有些力不從心。
楊家大院內(nèi),幾名核心成員正圍坐在一起,討論著這兩天傳得沸沸揚揚的“古太極秘籍”的消息。
坐在首位的是楊家現(xiàn)任家主楊正清,年過五十,身材魁梧,雖然頭發(fā)花白,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透著精明和威嚴(yán)。
他的二弟楊正武坐在旁邊,眉頭緊鎖,顯然也對這件事極為重視。
“大哥,這個消息真的可靠嗎?”楊正武沉聲問道,
“古太極的秘籍,是我們楊家祖輩都在尋找的東西。幾十年來一點線索都沒有,這麼突然就冒出來了,未免太離奇了吧?”
楊正清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緩緩說道:“消息的真假還不確定,但從目前的江湖反應(yīng)來看,至少有一定的可信度。不然,那些老家夥們不會這麼快就坐不住了。”
楊正武點了點頭,但仍有疑慮:“可是,傳言說這秘籍在一個普通人手裏,這又是怎麼迴事?一個普通人,他怎麼可能擁有這樣的東西?”
楊正清放下茶杯,瞇著眼睛說道:
“這才是最蹊蹺的地方。一個普通人是不可能無緣無故得到古太極秘籍的,我懷疑,這背後可能還有更複雜的事情。
要麼是有人故意放出消息釣魚,要麼,就是這人確實得到了什麼奇遇。”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更加銳利:“但不管真假,這部所謂的‘古太極秘籍’,我們楊家一定要弄到手!”
楊正武點頭附和:“沒錯!如果真是古太極秘籍,那太極拳的正統(tǒng)地位就會重新洗牌!
現(xiàn)在江湖上雖然還有陳家、武家、孫家這些太極流派,但我們楊家一直被視為太極正統(tǒng)。
如果能拿到這本秘籍,我們楊家就能徹底超越其他流派,成為太極拳的第一家!”
坐在旁邊的楊正清的兒子楊誌輝也開口說道:“父親,叔叔,那我們現(xiàn)在該怎麼辦?消息隻說在京城範(fàn)圍內(nèi),但具體是誰手裏,似乎還沒有明確。”
楊正清冷笑了一聲:“現(xiàn)在消息剛傳出來,大家都在試探,都在等確切的線索。我們楊家也不能急於出手,要先查清楚這個消息的來源。尤其是……”
他目光一沉,“陳家有沒有參與。”
楊家與陳家,作為江湖上兩大太極流派,明爭暗鬥了幾十年。
陳家以陳式太極為根基,曆史比楊家更悠久,但在近代的影響力卻不如楊家大。
兩家一直互不服氣,互相視為勁敵。
楊正武聽到“陳家”兩個字,頓時皺起了眉頭:“大哥,你覺得這事會不會是陳家搞出來的?他們一直想壓我們一頭,如果是他們放出的消息,那可能就是個圈套。”
“未必。”楊正清搖了搖頭,“陳家雖然跟我們不對付,但這件事不像是他們的手筆。
陳家現(xiàn)在的家主陳老爺子,雖然性格強(qiáng)勢,但他做事一向謹(jǐn)慎,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倒是……”
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冷意,“他們陳家的小輩陳振鋒,前陣子聽說在京城惹了不少事,或許跟他有關(guān)係。”
楊誌輝皺了皺眉:“陳振鋒?就是那個喜歡耍小聰明的小子?”
“不錯。”楊正清點點頭,“這人一向愛走歪門邪道,或許是他搞出來的幺蛾子。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件事我們必須查清楚。”
……
就在楊家討論的時候,整個京城的江湖圈子早已沸騰了起來。
很多門派、世家,甚至一些隱世的武林人士,都對“古太極秘籍”的消息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
畢竟,在這個時代,武術(shù)已經(jīng)不像過去那樣是謀生的主要手段,但對於那些仍然在江湖上行走的人來說,一部失傳已久的武學(xué)秘籍,依然有著無可比擬的吸引力。
消息的來源雖然模糊,但傳聞中提到,這部秘籍的持有者並不是武林中人,而是一個普通人。這更加引起了江湖中人的興趣。
“如果不是武林中人,那就更好對付了!”
這種想法幾乎是所有江湖人的共識。
而另一方麵,也有一些人對這個消息持懷疑態(tài)度,認(rèn)為這可能是某些人故意放出的假消息,目的隻是為了攪亂江湖局勢。
但無論如何,京城的江湖圈子已經(jīng)開始暗流湧動。
楊家派人四處打聽,不僅關(guān)注消息本身的真假,還密切監(jiān)視陳家的動向。而與此同時,陳家似乎也在暗中行動,試圖搶占先機(jī)。
一些小門派和獨行俠,也開始在京城搜尋蛛絲馬跡,想要找到那個所謂“持有古太極秘籍”的普通人。
……
第二天一早,李長生吃過早飯後,帶著街道辦的地址,步行去菜市場旁邊看店麵。
這個店麵距離他以前擺攤的位置不遠(yuǎn),周圍人流量大,尤其是靠近菜市場,來來往往的顧客絡(luò)繹不絕,堪稱開鹵味店的絕佳位置。
走到一半,他路過自己之前擺攤的地方,遠(yuǎn)遠(yuǎn)地就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場景:
閻解成、劉光齊、許大茂三人正忙活著在原來的攤位上擺攤,攤子上擺的全是自己賣給他們的那些鍋灶、調(diào)料瓶,還有那塊“長生鹵味”的招牌。
攤位前圍了不少人,許多路過的熟客停下來,指指點點地問道:“哎,怎麼迴事?李長生呢?這攤位不是他的嘛?”
閻解成正忙著往鍋裏加料,聽到有人問,立刻笑著抬起頭,拍了拍胸脯說道:
“李長生啊,他不做了,這攤位已經(jīng)轉(zhuǎn)給我們了!從今天開始,這裏就是我們的‘長生鹵味’,味道肯定跟以前一樣,大家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