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八月的北平,依舊炎熱,雖已入秋,但秋老虎的餘威不曾減弱。
東宮後院,兩個小家夥趴在地上鬥著蛐蛐,嗷嗷直叫,玩的不亦樂乎。
朱厚煒實在沒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也能享受這份童真,不需要去考慮任何的蠅營狗茍,世上所有惡心人都和他這個二皇子無關,他身邊接觸的全部都是好人。
這種心境實為難得,也隻有孩提時期才能如此無憂無慮。
劉瑾和張永都幾個小太監見自家小主太子殿下玩的那麼高興,不由表功道:“殿下,這可是小奴跑了好幾個地方,把京畿都搜刮個遍,又自掏腰包給殿下找來的最好的蛐蛐兒!
朱厚照顯得很高興,開口道:“好好好!劉瑾你幹的不錯,去領賞,本宮賞你一千兩銀子。”
朱厚煒都驚呆了,他是真沒想到自家大哥會如此大方,一千兩銀子什麼概念?
這些日子,每每晚上入睡之前,春和宮婢女秀宜都會和朱厚煒講外麵的事情,朱厚煒也側麵了解過米價,現在京師的米價是0.5兩白銀1公石,1公石也就是156市斤。一兩銀子可買三百多斤大米。
所以一千兩是什麼概念?在京師都算是富裕之家了,而大哥就這麼隨便賞給劉瑾幾個小太監了。
這不是變相的明朝版晉惠帝何不食肉糜嗎?
前些日子內閣首輔徐溥致仕,弘治皇帝也不過賞賜白銀三十多兩,一個內宦何德何能得到這麼大的賞賜?
這些道理朱厚煒懂,但朱厚照卻不知道,他對銀子沒概念,尋日都在宮內,對錢財自然沒有直觀的概念。
不過朱厚煒卻沒有當下就說什麼。
等中午在東宮吃好豐盛的中飯後,朱厚煒才跟著大哥朱厚照朝明德堂那邊走去。
東宮學堂和明德堂一牆之隔。
“大哥,你為什麼要給劉大伴賞賜?”
朱厚照理所當然的道:“你沒聽他說嗎?他給我找蛐蛐了,跑遍了整個北平呢,還自掏腰包,他這麼辛苦,當然要給他賞賜了。”
朱厚煒一本正經的道:“不是誒,如果他覺得幸苦,你就給他賞賜。”
“那,那以後他還辛苦給你找,你不還要給他賞賜嗎?”
朱厚照撓撓頭道:“是啊,怎麼了?”
朱厚煒道:“這樣他就不會感激你了,他會覺得這是他應得的。”
“啊?啥意思?”朱厚照虎著臉,瞪大眼睛,一臉不理解。
今天下午的課業,本該是東宮右春坊右諭德王華來給朱厚照授課的,不過順天府鄉試在即,右春坊右諭德王華左春坊左中允楊廷和被弘治皇帝受命順天府鄉試考試官,這段時間無法來東宮給朱厚照授課。
於是今天下午,謝遷繼續前來給朱厚照講課,隨著謝遷一同過來的還有禮部右侍郎程敏政。
兩人剛來到學堂前,就聽到朱厚照兩兄弟的對話。
當聽到朱厚煒一番言論後,兩人目光對視,然後倏地抽離,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濃烈震驚!
一個還不滿三歲的孩子啊,怎麼會懂得這些道理?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這種道理別說三歲孩子,就算沉浮官場數年的官吏都未必能理解恩出於上的本質!
可此時卻被朱厚煒一語道破,他們怎能不震撼?
程敏政笑著來到朱厚煒身旁,問道:“二皇子,你剛才的話,是誰教你的呀?”
朱厚煒嚇了一跳,實在沒想到和大哥的聊天會被老師聽到,這一番言論確實太逆天了,於是他隻能乖乖的道:“阿耶告訴我的。”
皇上?
謝遷和程敏政依舊將信將疑,懷揣著疑惑,兩個人暫時將震驚的心情壓住了,繼續開始教導下午的課業。
程敏政在教朱厚煒練字,一筆一劃一橫一豎都鏗鏘有力。
字是一名讀書人外在的體現,字如其人,一手好字總會令人賞心悅目,明朝的字大部分都是館閣體,為科考需要,同時還暗含做人的道理,君子要堂堂正正,寫字也要如此。
朱厚煒將程敏政說的話全部都聽進去了,難怪後世看明朝那些科舉的學生們,他們的字都是那麼幹淨漂亮,四方四正,原來還含這麼一層意思在裏麵。
朱厚煒練的格外認真,不過也隻能簡單的寫橫豎撇點捺這些最基礎的東西。
隻是寫字的時候,小手還是不穩,橫寫的歪八斜扭,豎也是如此,這些都是基本功,沒辦法一蹴而就,需要日以繼夜的練習。
不到一個時辰的課業很快結束。弘治皇帝此時也抵達了東宮,找到了謝遷和程敏政問詢自家兩個孩子的學習情況。
無論謝遷還是程敏政,都誇獎了兩個孩子學習的認真,隻是程敏政是真心在誇獎,謝遷的言語中多少帶點了苦澀。
很顯然,今天朱厚照又在授課的時候神遊了。
弘治皇帝心中哀歎,如果換過來該多好,朱厚照是國本太子啊,未來要克繼大統,現在就該努力認真學習。
至於朱厚煒,他寧願自家二子調皮點,日後畢竟是要地方封王的,倒也不需要太過於伶俐刻苦了。
“皇上!
謝遷看了程敏政一眼,拱手對弘治皇帝道:“今天二皇子說了一番話,微臣等深為震撼!
“哦?”
弘治皇帝來了興致,問道:“厚煒說了什麼,讓你們……震撼?”
能用到這兩詞,這不免讓弘治皇帝更加好奇了,一個不到三歲的娃娃讓這兩個飽學之士的大儒震撼,這怎麼想都有些於理不合。
謝遷將中午的時候,朱厚煒對朱厚照說的話一五一十告訴弘治皇帝,臨了才開口道:“二皇子說,是皇上教導他的!
弘治皇帝自己也被震驚到了,這是他教朱厚煒的不錯,可那個時候,他隻是隨口一說。
當時他給太醫王務空降到太醫院院判的位置上,語重心長的和朱厚煒說不是這些臣僚按部就班的努力就能升職,這樣他這個君主還有什麼作用?
誰知道那小子居然聽進去了,而且還能活學活用?!這太不可思議了!而且還用的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