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罵完朱厚照後,忽然迴味起來什麼,微微有些發愣的看著朱厚照。
“你剛才說什麼?”
朱厚照撇撇嘴道:“說了你又要讓我滾蛋。”
“我讓父皇給弟封太子啊,不要封王。”
弘治皇帝黑著臉:“不是這一句,上麵一句。”
朱厚照想了想,道:“我說弟做的詩厲害啊,讓我出風頭了。”
嘶!
弘治皇帝不動聲色的倒吸涼氣,又不可思議的看了一眼正在吃蝦的小胖墩朱厚煒,問道:“你說剛才的詩,是你弟弟做出來的?”
朱厚照道:“是哇。”
弘治皇帝臉色變幻莫測,仔細的盯著朱厚煒,看著小家夥油乎乎的嘴巴,胖胖的手上全部都是油,吃的花貓一樣,始終有些不相信。
要麼就是禮部右侍郎程敏政幫著朱厚煒做出來的詩,小家夥還有三個月才滿三周歲,哪能做出這樣的詩?
詩不是什麼好詩,僅僅隻是打油詩,如果成人做出來的,弘治皇帝指定會說這個人廢了。
但孩子能做出這樣的詩就顯得很是難能可貴,令人震驚。
更令人震驚的是三歲孩子做出來的……這多少讓弘治皇帝覺得夢幻,更認為是不可能的事。
轉念一想,抽個時間去問問程敏政不就行了麼,反正朱厚煒也就程敏政一個老師。
……
今日的壽宴結束,外戚們紛紛離宮,弘治皇帝和張皇後迴到坤寧宮,朱厚照也迴到東宮。
等朱厚煒迴到春和宮後,發現婢女秀宜臉上還掛著淚痕,不由覺得奇怪。
作為自己的貼身大丫頭,還能有什麼事能讓她委屈的?上次尚儀女官欺負她,已經被朱厚煒趕走了。今天這又是怎麼迴事?
秀宜如同往日一樣,伺候朱厚煒洗澡,早早將羊奶和蜜水都給朱厚煒溫好放在書桌旁,安靜的坐在朱厚煒床邊給朱厚煒講著宮外的故事,隻是有些心不在焉就是了。
朱厚煒好奇的說道:“秀宜姐姐醜,大人哭鼻子。”
秀宜趕忙擦了擦眼角的淚花,對朱厚煒道:“奴婢沒哭呢。”
朱厚煒伸著手拉著秀宜的手問道:“秀宜姐姐哭了。”
“誰打你了嗎?大哥今天打了周平,周平就哭鼻子了。”
這件事自然沒有發生,但要符合一個孩子的心性循循善誘去問秀宜原因,這對朱厚煒來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秀宜歎口氣,對朱厚煒道:“殿下封王了,奴婢這是開心的哭呢。”
既然她不願意說,朱厚煒便也不再繼續問下去。
第二天一早,朱厚煒早起,今天要去東宮明德堂上課,秀宜伺候他穿好衣衫,本來要送朱厚煒去坤寧宮吃早膳,不過朱厚煒卻拉著另外一個婢女去了坤寧宮。
“姐姐,秀宜姐姐哭了誒,她都是大人了,怎麼還哭鼻子?”
婢女微微歎口氣,對朱厚煒道:“殿下不曉得,秀姐姐要對食啦。”
朱厚煒好奇的問道:“什麼是對食呀?”
他還真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不過經過婢女一番解釋後,朱厚煒才明白,明朝的對食製度說來也簡單,太監和宮女一輩子隻能待在宮內,難免寂寞難耐,於是就出現了這麼一種情況,太監娶婢女,兩人搭夥過日子,和尋常夫妻一樣。
秀宜年紀不大,但出落的精致漂亮,被太監看中也是正常的事,隻是誰那麼膽大包天,敢來春和宮找宮女對食?
朱厚煒問道:“誰要和秀宜姐姐成婚呀?”
婢女道:“迴殿下,是內宮監掌印李廣李公公。”
此李廣非彼李廣,他是明朝的太監,在弘治朝舉足輕重。
內宮監是負責皇室的內帑錢財,雖然權柄不如司禮監、禦馬監這樣的太監衙署大,但權力卻也不小。
負責給皇家斂財的機構,權力又怎麼會小呢?
他們觸及的財權可不僅僅隻是後宮,大明皇室還有自己的一套斂財機構,從宣德開始,皇莊製度的發展就一直在與民爭利。
皇家的莊田有很多,這些莊田可以產生糧食收入,這部分的錢財不過戶部,也不需要繳納稅收,全部都進皇家內帑。
自從成化時,皇莊就開始不斷擴張,這是實打實的皇室派人出麵,光明正大的土地兼並。
而負責此事的太監,在民間堪比天,隻要看上的良田,他們都會想辦法兼並,隻是多少是進入皇莊,多少是進入太監私人資產,誰也說不清楚。
李廣的權力很大,還不僅僅隻是表現在這上麵。作為父親弘治皇帝親自培養出來的太監親信,最開始弘治皇帝是有意讓李廣進入司禮監的。
明朝三權分立,皇權、司禮監、內閣,皇帝和文官始終是權力的對手,彼此都在想辦法吞並瓜分對方的權力。
作為皇帝的幫手,司禮監可以幫助權力朝皇權傾斜,但李廣這個人和前朝汪植這種太監不同,他深知和文官鬥法的太監,最終結局都不算好,所以盡管弘治皇帝有意讓李廣入主司禮監,還是被李廣給搪塞了。
於是弘治皇帝便調他進了內宮監,也足可以看見弘治皇帝對李廣的寵愛和重視。
這樣權柄滔天的大太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隻要他看上後宮的任何宮女,都能讓對方和自己對食。
朱厚煒暗暗點頭,大抵知曉了情況,倒也不急於去找李廣的麻煩,畢竟他的表現,始終還要符合一個三歲孩子的邏輯。
如果再大一點,作為大明二皇子,可能一個眼神過去,別說內宮監,就算司禮監太監都要惶恐一天。
跟著皇後娘親吃了早膳後,張皇後又給朱厚煒縫了書包,她無奈的對朱厚煒道:“記得把書包帶迴來。”
每次去東宮都要換一個書包,這些書包都是張皇後親自給他的愛子縫的,再愛自己的兒子也經不住這小家夥這麼折騰啊!
“噢。”
朱厚煒用書包背著滿滿當當的糕點零嘴來到了東宮。
明德堂。
弘治皇帝一大早便來到這裏等待程敏政。
程敏政有些驚訝的對弘治皇帝見禮:“微臣參見皇上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