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陰沉,如同潑墨,眼看暴雨將至。
京師正陽門外的官道上,一列列車馬正在青墨色的薄霧下迤迤前行,鮮明的旗子表明了這支隊伍是來自安南。
四月初,安南國王派遣自己兩個子嗣前來大明京師朝謁弘治天子,同時學習大明先進技術,如今這一支使臣隊伍已經抵達北平。
馬車的轎簾被掀開,一名約十歲左右的男孩望著外麵的北平城牆,眼眸中都是空洞和震撼。
無論是城池前披甲執銳的士卒,還是來往客商多如過江之鯽的百姓,都在一點點震撼著少年的心扉。
轎子右邊的簾子也被掀開,一名約莫隻有四五歲,長得如同粉琢玉雕的小女孩也被這震撼的一幕深深吸引著。
那高聳入雲的城牆,城門上金色的泡釘,無不在述說著大明的繁華和強盛。
安南國最大的城牆也隻是土坯子建設的,就算京師的人口也不過隻有四萬多人,更別提京師內那些土質房屋建設。
安南兩個王氏的兄妹呆怔的望著大明的京師,此時大明的強盛和發達給他們心裏的震撼已經無法用言語形容,一股深深的自卑感油然而生。
“阿兄,這就是大明的京師嗎?”
黎溶將小腦袋從轎簾外縮了進來,臉上帶著向往和激動。
黎溶是安南國王黎暉的小女兒,這次來訪京師本不欲讓她來的,但小家夥堅持要來大明看看,她在安南總是聽她的老師說大明多麼多麼強盛,自尊心讓她想要辯駁老師,所以才要親自來看看大明究竟是不是老師口中說的那樣。
這些年來,安南總是仰人鼻息,隻要大明朝來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官,都能讓安南用最高規格的國禮接待,這讓小家夥很是不服氣。
她要親自來驗證驗證大明究竟多麼強盛,乃至讓安南國從國君到臣僚都會如此懼怕和尊敬。
直到這一刻,黎溶才明白,老師和父王並非說笑的。
安南國大王子黎洵此時也好不到哪裏去,他已經十歲了,很懂事。來之前安南國王黎暉就交代過他,一定要謙卑,一定要好好學習大明的技術,從而迴去富國強軍。
黎洵從未忘記過父王對他交代的使命,少年老成在他稚嫩的臉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他不是朱厚照,沒辦法無法無天,自幼他的父親就給他灌輸過一定要振興安南,他很小就立下遠大的誌向。
這次出訪大明之前,他也做好了所有準備,將大明的文化禮儀都熟背於心。
可即便心裏已經有了建設,此時抵達大明後,依舊心有餘悸的被震撼著!
“阿妹,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做錯事,要乖,聽話,懂嗎?”黎洵千叮嚀萬囑咐。
他的妹妹是安南國上下的掌上明珠,可到了大明朝,所有榮譽都不值一提。
“嗯嗯。”黎溶重重點頭。
城門內的士兵攔住了安南使臣隊伍,安南臣僚將國書拿出來後,士卒放行。
進入城內,是寬闊的石板道路,正陽大街。
大街可以並排行駛十輛馬車,他們從未見過修建如此寬闊的道路,石路兩旁的商鋪林立,百姓們人頭攢動,正前方以大明內閣此輔李東陽為首的迎接隊伍此時已經抵達安南使臣的車架前。
雙方臣僚交接後,李東陽下令鴻臚寺卿安排引領安南使臣前去鴻臚寺四方館。
最前排是五百名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他們腰挎繡春刀,各個麵色嚴峻。
後方則是金吾衛一千名隊伍,將安南使臣的車駕護在中間。最後方還有五軍都督府的兵馬一千人。
這些僅僅隻是大明的儀仗隊,可是看他們的軍姿和氣勢,就已經蓋過了安南的所有邊塞軍隊!
自從進入大明京師後,兩兄弟的心在一次次被顛覆,一次次的刷新認知。
抵達紫禁城後,安南的使臣隊伍便要開始紛紛下馬,所有的武器全部沒收,在鴻臚寺的引領下進入了氣勢宏偉的紫禁城。
如果說在正陽門前,兩兄妹已經被大明的城池震撼的七葷八素,那現在他們心裏則不由生出一抹想要虔誠朝拜的衝動!
紫禁城的氣勢已經無法用言語去形容,兩兄妹幻想的仙人居住的地方,恐怕也就是如此吧!
抵達鴻臚寺後,大鴻臚先是安排好安南兩位王氏子弟的住處,不卑不亢,沒有輕視也沒有諂媚,一切如同朋友一樣接待。
安南王子黎洵恭敬有禮的給大鴻臚彎腰行禮,道:“多謝大人款待,小王感激不盡,拜謝大明天子對邦國接待之禮。”
大鴻臚愣了一下,實未想到這樣的番邦小國居然也會懂得大明禮儀。
……
京師四月份的暴雨終於落下,大雨似乎延綿到了西北一樣。
都穆的車駕此時已經曆經千辛萬苦抵達了哈密衛。
看著苦寒殘破的大明邊塞城池,都穆欲哭無淚,和京師的繁華簡直判若兩人,他還不知道自己會在這裏生活多久。
哈密衛作為邊塞的軍事防禦城鎮,各城門防禦都十分嚴格,守城士卒帶著殺氣審視著都穆,直到勘合完畢都穆的官印和內閣六部簽發的任命文書後,才將都穆給放入城內。
都穆被兵部委任哈密衛文書主簿,抵達哈密後,第一時間去總兵府點卯報到。
無論如何,都穆都是朝廷的文官下放,西北最高主帥王越還是要來接見,順便認一認人。
他帶著唐寅等人一同接待了都穆。
當唐寅看到都穆那一刻,整個人臉色頓變,都穆也呆住了,實在沒想到居然會在這裏見到唐寅。
還未等唐寅開口,都穆便大叫道:“大膽唐寅!朝廷已剝了你為官的資格,你竟敢私來哈密?”
王越不動神色的看了一眼唐寅,他也沒開口,手下幾名千戶官和指揮僉事便沉聲開口對都穆道:“都大人,唐寅是吏非官。”
“還有,這裏是總兵府,大人才來這裏便要反客為主?”
你將西北主帥王越放在哪裏?
都穆這才反應過來,趕緊對王越拜謁道:“下官參見王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