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內閣首輔李東陽和工部尚書曾鑒,今日早早就來到工坊視察。
李東陽是要拖住蔚王,爭取給足了馬文升和閔珪在西北的時間,所以才用紡織機販賣為理由拖住朱厚煒,絲毫不給蔚王反應的時間。
他知道一旦蔚王得知馬文升和閔珪去了西北,一定會提前通知王越防備,太子或許沒這個心思,但對這個智珠在握的蔚王殿下,李東陽不得不防!
也索幸弘治皇帝不理外廷事,不然李東陽哪能在夾縫中找到機會拖住蔚王。
兩人本是在工坊視察程序,然後就發現背著手進入工坊的弘治皇帝。
“皇……爺!”
李東陽瞠目結舌的看著弘治皇帝,身軀微微一顫。
八年了啊,外廷文官整整八年就沒有再見過這個深宮的天子,如今再次見到,李東陽身軀顫抖,激動的眼眶通紅!
弘治皇帝剛才還一身興奮勁,現在整個人瞬間變成一副病態模樣,變化自如,令朱厚煒不由咋舌。
不過朱厚煒怎麼也沒想到,今天李閣老和曾尚書居然也來工坊了,這著實讓他有些意外。
現在就挺尷尬了,老爹在後宮裝了八年的病,現在活蹦亂跳,甚至比八年前還要健康年輕的出現兩位大人麵前,不知該怎麼解釋。
“嗯,人多,不要多禮了。”
“朕身子不好,可如今蔚王組織販賣紡織機,如此大的事,朕即便身子不好,又怎能不來看看呢?”
李東陽心道這八年時間大明發生了不知多少大事,也沒見你出來看看。
怎麼到蔚王這兒你就要出來瞧瞧了?你管你的太子兒子了嗎?
無論如何,大明的天依舊是弘治皇帝,不管弘治皇帝說的是真是假,李東陽和曾鑒也隻能捏著鼻子相信皇帝陛下的言論。
“去樓上說話吧。”朱厚煒開口,這裏人多眼雜,不是說話的地兒。
這處工坊中央廣場便是一座三層樓,在樓上可以盡知曉樓下的事。
從江南和東南以及京畿趕來的商賈 已經齊聚於此,工部的主事和胥吏正在帶著他們參觀水力紡織機,對他們講解水力紡織機的工作原理。
隻有讓這群商人了解了紡織機的原理,才能開始售賣,即便朝廷也不能強買強賣。
三層閣樓上,內閣首輔和工部尚書站在弘治皇帝和朱厚煒身旁,李東陽躬身行禮,開口道:“臣鬥膽請皇上出外廷執政。”
畢竟大明天子還健健康康的在世間,而且就目前看來無病無災,沒有任何理由繼續讓太子監國。
弘治皇帝捂著額頭道:“閣老雖然看著朕現在身子情況不錯,可朕時常會感到頭暈眼花,這些年太醫院一直在給朕調理身子,王太醫更是叮囑朕不要太過操勞。”
“你是希望朕繼續操心政事從而勞累壞了身子嗎?”
李東陽趕忙道:“微臣不敢。”
“嗯,等朕身子調理好,定會去外廷執政,李閣老就莫要擔憂那麼多了。”
“八年前那場刺殺,著實給朕驚出一身冷汗,朕現在去乾清宮就有些不適。”
李東陽:“……”
都過去八年了,您還找這個做借口呢。
朱厚煒笑而不語,在一旁默默聽著老爹和內閣首輔打著太極。
這八年多的時間,老爹對付文官的手段從來都沒變過。
就在說話間,樓下的廣場忽然安靜了下來,想來工部那邊已經帶著商人們參觀好了紡織機,現在到了最關鍵時刻,售賣紡織機!
李東陽一直覺得商人精明,這種定價恐怕會讓大明商賈望而卻步,即便他們要購買,那也是看在朝廷的麵子上,並非真心實意。
工部主事朗聲開口,道:“諸位現在可購買水力紡織機,提前下好訂單了。”
話音落下,一名商賈便高聲開口道:“寧波王卿之要五臺!”
“餘姚張貴祖要七臺!”
“南直李宗吾要九臺!”
閣樓下方商人扯著脖子高唿,爭先恐後,一個比一個下的訂單要多!
起初李東陽還擔心二百兩銀子的紡織機會讓商人們望而卻步,可他實在太低估了商人們的購買力,亦或者低估了水力紡織機的價值究竟多麼巨大!
隨著商人們紛紛踴躍的下了訂單,短短不過盞茶功夫,工部的訂單就已經高達六百多臺!
一臺二百兩銀子,六百臺就是十二萬兩銀子,短短一盞茶功夫,戶部入賬十二萬兩銀子,不由讓內閣首輔李東陽倒吸涼氣,同時也震撼於大明的商業現在究竟發展到了何等的高度。
尋常他這個內閣首輔是不怎麼關心大明的商業情況,現在切身感受到商業之繁華,如何不震撼的無以複加?!
弘治皇帝臉上的笑容就沒停下過,看了一眼朱厚煒,道:“好家夥,你這小家夥,隨便捯飭個東西出來,竟能引起這麼大的轟動!”
“這些人該不是你們故意找來的吧?”弘治皇帝又似笑非笑的問李東陽。
李東陽哪兒能聽不出來這是皇帝老子在誇他的二兒子,於是忙不迭道:“皇上,臣等找來的商賈,全都沒有逼迫,都是他們自願購置,若非水力紡織機於他們而言有巨大價值,恐也不會爭搶的如此厲害!”
曾尚書也笑著道:“是啊,二皇子此紡織機著實利國利民,不僅給戶部添了一筆額外的收入,還讓大明的紡織業發展到了另外一個高度!”
“臣佩服!”
少頃,工部主事急促上了閣樓,曾尚書過去和對方低聲說些什麼,然後才折返迴來。
他臉上帶著為難,苦澀的道:“皇上,紡織機的訂單已經激增到了一千多臺,臣叫停了。”
一千多臺紡織機,二十萬兩白銀,短短不過一炷香時間,而且這個數據還在持續增加,工部沒辦法短時間能製造出這麼多臺,隻能讓後麵的人排隊去等。
就算工部連軸轉,恐怕也需要三個多月時間,餘下沒購置到的商賈隻能祈求工部繼續給他們增加紡織機的計劃安排。
弘治皇帝咧嘴笑道:“這些事你們自己定吧,就莫要問朕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