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釅見殷靈毓並沒有製止的意思,也就把表格講了出來。
於是迴去的時候殷靈毓身後跟了一大串兒人,然後再次通過長孫無忌這個上司驚動了戶部尚書,封德彝。
封德彝與殷靈毓之前隻能說是寥寥幾麵,好感度不低的主要原因是能賺錢,但此刻他看著殷靈毓的眼裏開始帶著虔誠的光。
天吶,這是什麼救苦救難神仙殿下!
要知道,他們戶部都說是肥差肥差,多少人天天算賬算到頭暈眼花誰來心疼啊!還要被那些就知道要錢的同僚背地裏講小氣,
以至於封德彝看向長孫無忌的眼神都逐漸變味,又酸又豔羨。
明明殿下的本事也可以進戶部的!
長孫無忌看明白了封德彝眼底的意思,不動聲色把殷靈毓往身後擋了擋:“封尚書還是早日選人來學的好,殿下諸事忙碌,萬一不得閑就不美了。”
學完表格趕緊走!小心我在殿下麵前給你穿小鞋!
封德彝假笑:“若是都來此處,打擾諸位總歸不好,不如請殿下明日去戶部教授一番?”
這個牆角,我還真得挖一下!殿下可沒說就隻願待在你們工部!
得,長孫無忌也不能直接給殷靈毓做主,隻能聽著殷靈毓應下,心裏那叫一個不舍。
萬一殷靈毓就被忽悠走了,工部蹭不到她拿出來的新東西了,多可惜呀!
等會兒,殿下是不是收了弟子?長孫無忌看向劉釅,悠悠然拍了拍他的肩:“對了,亦徽,你也得學那表格是吧?不如這幾天就先跟著殿下,拿著賬冊,一起往戶部走動走動吧。”
劉釅心知肚明的應下,走動不重要,能把殷靈毓帶迴工部比較重要。
表格這事兒,殷靈毓和這兩部的官員們也沒刻意瞞著,很快便傳了出去,到了世家的案頭。
自從殷靈毓橫空出世,他們倒比之前聚得更頻繁了。
“她倒還真有些主意。”李家的翻著那橫豎交錯的紙,撇撇嘴。
弘農楊氏這次也被拉了過來,此時放下了表格若有所思:“這東西好是好,也有弊端,依我看就是個速算用的法子。”
“可不,簡單是簡單了,做假怎麼做?”崔家的把手一攤,他們這些大家族的,手底下生意多的很,商稅時誰不是動動手腳?反正朝廷也查不出許多。
鄭家的歎氣:“那,咱們用不用?”
“用唄,好東西怎麼不用,反正底下人不好做假對咱們也是好事。”王老爺子王涯淡定的很,反正他們往朝廷收商稅交的賬冊絕對還是老樣子,除非朝廷明令要求用表格。
李家的對這個沒什麼糾結,轉頭看向盧家的打探:“哎,聽說你家十二郎也被送過來了?”
“去去,哪壺不開提哪壺,還不一定呢!”盧家的那人頗有些不願提,畢竟誰知道被選上的是自家孩子,他可不太看得上殷靈毓。
“切,盧叔您這可不地道了啊。”李家那人笑著揶揄道:“怕那位殿下挑不中啊?還是怕挑中啊?”
盧淙不想在這個問題上打轉,幹脆轉移了話題:“這就各憑本事吧,對了,咱們的人探聽出肥皂方子沒呢?”
“不行啊,作坊一直在宮裏,不太好伸手。”崔家的人皺眉:“我手底下都折了三四個人了,什麼也沒拿到。”
“嘖,那就直接在朝中發力,順便把京中的生意意思意思斷幾樣,給他們點顏色瞧瞧。”盧淙不耐煩,怎麼事事兒都不順,果然他還是喜歡以勢壓人。
隻可惜現在這位陛下也不好惹,骨頭硬的很,他們也不好壓的太過。
王涯製止道:“生意先算了,把人逼的太狠不好,著重在朝堂上好了,都警醒著點兒,別把勢力全露出來,想辦法給她透透咱們的意思,能拉攏還是拉攏過來。”
盧淙嘀咕一句:“可下您老人家家裏小子跟到身邊了,您就想把人拿住?”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這個王涯臉都黑了。
臭小子!丟臉丟出家門兒了!
你爹可是快來了,你就等著挨揍吧!
於是李世民就收到了這樣一份上書,念著念著都要氣笑了。
“伏惟陛下承天景命,法古聖王,立綱陳紀,以正萬方,今陛下授女流以朝堂之職,臣竊以為大違禮法,敢冒死以陳其弊?好嘛!道理扯的倒是大!還先說了兩句好話!”
“一曰逆天地之道?還一?朕倒要看看你們都找了什麼理由!”
“《周易》有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禮記》明訓男不言內,女不言外,陰陽各守其分,乃成造化之功,若使牝雞司晨,則四時失序,若令女子幹政,恐朝綱紊亂,昔漢室呂後臨朝,幾傾社稷,晉時賈後專權,終致八王之亂,此皆史鑒昭昭,可為深戒。”
嘶,李世民握緊了奏本。
罵的真狠吶,呂後賈後都出來了,也太難聽了吧。
“二曰亂朝廷之製,我朝設三省六部,本為士人經國大業,女子素無科舉之途,未習經史之要,今若驟居要津,必致賢愚混雜。且內外有別,宮闈尚存女官之製,此乃周禮遺風,豈可僭越混淆?若開此例,恐使閹宦效尤,外戚弄權,國本動搖。”
“後宮設六尚二十四司女官係統,但確無外朝正式官職,可這未免太牽強附會了罷?大漢女侯爺女官也並非一個兩個,怎的這便視而不見?”
“三曰壞百姓之俗,上行下效,若朝廷首開女官之例,則鄉野必有爭訟之婦,市井多生跋扈之女,夫婦失倫,父子易位,禮崩樂壞,其禍甚於洪水,昔商紂寵妲己而亡,周幽悅褒姒而滅,皆因陰陽倒置所致………”
“嘶啦———”
李世民給奏本撕了。
李世民不知道什麼叫扯大旗,但也給氣的不輕,起身在殿內踱步大罵。
“什麼東西!狗皮不通!”
“怎麼就扯上妲己褒姒了,朕看他是腦子不清醒!”
“難道朕在他們眼裏是紂王周幽王不成?”
他罵了兩句,又把紙撿起來,去看落款,在謹奏前找到了個熟悉的名字。
哦,盧家養的好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