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進進出出,徐州本地豪族的代表,陶謙的子孫妻妾,糜竺近日正打算和劉備議親,見著他的財神爺殷靈毓坐在外麵,連忙吩咐了下人給上蜜水點心。
蜜水甜滋滋的,殷靈毓就著打發(fā)時間,劉備最終推辭不過,接下徐州。
陶謙涕泣連連,舉薦孫乾,糜竺為輔,堅持將徐州牌印全數授予了劉備,倒是比曆史上更早了幾個月,畢竟他如今明知道自己再如何也活不了太久,最後這幾個月隻盼著能安生些。
糜竺因著從殷靈毓處拿了不少飲食方子,和劉備也是熟悉,什麼虛的也不說,默默就是清點家財,預備梭哈。
陳登則是有些不願,他代表豪族利益,拿的卻隻是幕官位子,並不足他原本的預期,何況劉備愛民之名傳揚甚遠,他們不得不考慮如何與他相處,他的底線又在何處。
不管如何,至少劉備一行人迴去預備收拾東西了。
曹操此時還在鄄城,與呂布等人遙遙對峙,得知陶謙病重辭官,劉備已領徐州牧,頓時氣的七竅生煙,一劍砍翻了桌案。
“我仇未報,汝不費半箭之功,坐得徐州!吾必先殺劉備,再誅陶謙,以雪先君之怨!”
戲誌才跟著曹操來迴奔波,身子已不大好,此刻正想勸阻,剛張開嘴,卻不想眼前一黑,竟是倒地不起了,曹操見狀,連忙上前將人扶起,大哭起來,連聲喊著,請了郎中來。
一番診治,得知戲誌才得了傷寒,曹操急得團團轉,誌才得他器重,全因才學過人,如今他正缺人之際,實在無法接受戲誌才要在此刻撒手人寰。
郎中隻言戲公子身體虛弱,不敢開虎狼藥,推諉之意明顯,曹操幾乎想砍了他,荀彧將人攔下:“主公,或可去信給劉使君。”
“那大耳賊能有何用!”
“殷玨。”
曹操悲憤氣怒神情一滯。
要他此時跟劉備那家夥低頭?
轉頭一看燒的滿臉潮紅,唿吸都帶著氣喘的戲誌才。
……低就低。
天殺的,好運的大耳賊!你等著!我必定挖你的人才!
彼時劉備已經入主徐州,接到曹操的信還以為是什麼宣戰(zhàn)書,謹慎的把郭嘉和孫乾等人統(tǒng)統(tǒng)叫過來,打算一起看完再商議。
拆開一看,紙卻甚至帶著留香,郭嘉瞧著一樂:“這倒是奉孝舊友的作派。”
劉備心下大為不解,開頭一句玄德公臺鑒,曹孟德這麼客氣,這是要幹什麼?
“兗豫戰(zhàn)亂流離,操瑣事纏身,聞公新牧徐州,撫民安境,此漢室之幸也,然千裏修書,非為敘舊,實有切骨之痛,不得不言。”
念完這一段,屋內一時靜的落針可聞,這謙辭,這祝賀,這是曹孟德?不是應該喊打喊殺的要屠城嗎?
互相對視一眼,皆是匆匆看下去。
“誌才病篤,岐黃束手,彼隨操鞍馬幾載,籌謀無數,今高熱囈語,操心痛無比,聞公麾下殷先生,有懸壺之德,活人無算,若肯遣之一診沉屙,則你我可議之事頗多,望公慎之以慮,操絕不吝嗇。”
“非操有所誇,實天下瘡痍,不可再喪國士矣,公素以仁昭,豈忍見大才殞命,幼子失怙乎?若蒙垂憐,操處城門夜不閉,候君使至。”
眾人目光轉向殷靈毓,殷靈毓遲鈍的眨了眨眼,伸手點了點自己。
啊?他點名要的誰?我嗎?
不是!誰想去給曹操看病啊!?他手底下的也不行!她不敢!她怕啦!
看到一向沉穩(wěn)又厲害的小少年聽了這信後呆呆的樣子,哪怕是不怎麼喜歡劉備的陳登也輕笑一聲。
然而劉備根本笑不出來。
曹操狗賊!這分明就是強搶!
什麼可議之事頗多,你還能真不打徐州了嗎?你能把手下兵馬地盤給我嗎?你……
劉備往下一張紙上一看,沉默了。
蓋著曹操司空府行軍司馬章的幾張手書,包括徐州戰(zhàn)俘立釋歸鄉(xiāng),雖然也沒多少,還有糧草三十車,已在路上,以及來年共剿黃巾的允諾。
東西不多,但誠意確實很足。
畢竟是給不給人都先把東西給了的。
但讓殷靈毓去,劉備卻還是不舍,且他一向也不使喚殷靈毓,除了教授劍法時語氣稍重,向來不說什麼,畢竟殷靈毓的年紀小,貢獻又大,就是驕傲的關羽,也時不時就關照關照的。
但很難說張飛隔三差五”送肉食”“送藥材”,是不是為了哄著殷靈毓多做幾頓飯。
殷靈毓思索片刻,抬頭看向劉備:“主公,靈毓願往。”
劉備糾結片刻,慚愧低頭:“為徐州百姓,還要勞煩靈毓走一趟了。”
他們的關係能緩和還是緩和最好,隻是有些對不起靈毓,還得來迴奔波勞碌。
劉備想叫關羽帶人跟著,殷靈毓尋思這不羊入虎口,打包送去曹老板第二白月光麼?就拒絕了,給關二爺都拒的有點子委屈了,拉著張飛叮叮當當一頓打,發(fā)泄完鬱氣直接找上劉備。
“大哥,靈毓可是不喜雲長?”
難道是他板著麵孔看起來不好親近?也不像啊,殷玨這小子不是這樣的人。
劉備扶額苦笑。
“靈毓有言,才俊在握,猶懷壁也,勿輕與人。”
傻孩子,你還惦記我二弟,我們惦記要被拐跑的是你啊!
你才是那塊玉呢!
曹操要是把你給截留了,我們哭都沒地兒哭去!
關羽聽完嘴角壓都壓不住,最後竟是笑出了聲。
“得啦,二弟。”劉備看出關羽這一下子好轉的心情,調侃:“看來你是打定主意,非去不可了?”
“難不成大哥還有更好更放心的人選?”關羽撫須,儼然勢在必得,要看好自家人,全須全尾帶迴來的樣子。
劉備也的確沒什麼更合適的人選,張飛性子要急躁些,自己也不合適,還是關羽最能撐場子。
最終殷靈毓還是反駁無效,她那兩手三腳貓功夫,自保都難,不帶人不行,帶就帶好的,關羽拎著大刀,殷靈毓背著小包袱,在一日清晨就出發(f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