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綿綿陰雨如流不盡的淚,蕭蕭逆風似無休止的泣。一支由一百多萬洛陽居民組成的龐大遷都隊伍,像一群被野狼追逐的綿羊,在董卓三千大兵的刀光劍影、戟搖鞭曳、怒罵申斥的驅趕中,踏上了沙塵滾滾的黃土古道,朝著長安方向艱難地移動著,痛苦地唉歎著、呻吟著,悲傷地啼哭著……
多少年之後,人們都無法忘記這場發生在漢獻帝初平元年二月三十一日的遷都浩劫,也忘不了一手製造這場浩劫的董卓。
直至十八年後,東漢女詩人、蔡邕女兒蔡文姬還寫了那篇名垂千古的《悲憤詩》,以記述這場遷都的觸目驚心的殘象。她寫道:
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及令屯聚;蛴泄侨饩,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間,輒言斃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虮慵娱⒄,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十歲的漢獻帝劉協,是這場遷都的重點保護對象,也是這場浩動的受害者。如今,劉協乘坐的禦用鑾輿就緊跟在驅趕百萬搬遷居民的官兵步騎隊後麵。他一上車就掀開黃緞窗帷,飽含著莫名的惆悵淚水,一直迴首向這座由他的十一代祖宗前後共一百六十五年營造起來的洛陽依依告別。
坐在劉協身旁的十五歲新婚貴人伏壽,拉住劉協的手道:“皇上,車外風雨淒淒,小心著涼。您就別再看了。”
“愛妃,寡人實在不願意離開這塊生我養我的祖廟之地呀!”劉協放下窗帷,淚水盈盈地道:“董卓太無禮了,遷都這麼大的事,也不先問寡人一下!
年已及笄的貴人伏壽,像大姐姐似的,將這位比她還小五歲的小丈夫摟入豐滿的懷抱裏,用香巾幫他擦去兩行冷淚,悄聲道:
“皇上,您別難過。等將來您長大了,就可以做出自己願意做的事。如今董相國獨攬朝政大權,您的皇位又是他一手所立,他有大功,您就順著他吧。以臣妾看,他現在還是很疼愛您,一再囑吩臣妾好好侍候您,讓您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其實,您還是一個小孩子,男女事一點也不懂,就讓您納臣妾為貴人,和您同衾共枕。昨晚,您還尿床呢!”
“真的嗎?我怎麼一點也不知道!毙』实塾悬c不好意思!澳煤艹粒浅兼堰^來幫您換了內褲!
漢獻帝雖然聰明過人,但畢竟隻是一個十歲的小童,一時稚氣大發,忘了遷都之憂愁,竟將妻子伏壽當成乳母,涎著臉,吵鬧著要吃奶。羞得伏壽紅著臉,猶豫了一下,終於萌生一種母性的溫柔,讓童稚的小丈夫滿足一迴近似母子間的敵犢之情。不一會,小皇帝便在母親般的貴人懷抱裏,進入了轔轔車聲中的顛簸夢鄉。
緊接皇帝鑾輿後頭的是公卿百官的車馬隊伍。他們嘴裏不敢說什麼,但心裏無不埋怨董卓的遷都決策,無端使他們舍棄了世代經營的家園。
司徒王允是董卓遷都大計的主持者,也是百萬遷都大隊的總都督。他和他的家屬車馬隊伍留在最後麵押陣。
三天前被王允救出含香院火坑的貂蟬,由新奴婢秋兒陪同,乘坐一輛重帷香車,夾在王允屬車馬隊伍之中,緩緩地走上了八百裏秦川的崎嶇之路,開始了她人生的新一次旅途。
車出洛陽城西郊的最後一道大門,貂蟬驀然迴首,向飲泣賣笑五個年頭的含香院及洛陽告別。突然,她瞥見那座留給她恥辱記憶的火坑,真的燒起了烈火。燃燒的熊熊烈火緊接著在城內四處冒起,飛躍著,漫延著,吻咬著。隻一瞬間,二百裏洛陽市區便全然沉沒在遮天蔽日、洶湧澎湃的火海之中。天上的綿綿陰雨,如油潑火,越潑火焰越旺,越潑火光越亮,越潑火籟越響。終於爆發出一陣陣揪心裂膽的轟鳴,驚得貂蟬縮進了頭。
那百萬搬遷大隊,無不被這陣陣轟鳴巨響驚嚇得頓足迴首。他們望著那被洶洶烈火吞噬的家園,齊聲大哭。那此起彼伏的哭聲,沸騰著,擴散著,很快地在空中匯成了一層層鬼駭神驚的聲浪,掩蓋了官兵的吆喝聲。
忽然,一陣悶雷般的巨大聲音,在貂蟬的耳際炸響:
“哭什麼,哭什麼?難道你們叫我董卓把這座城池完整無缺地留給關東反賊嗎?難道那些抗拒朝廷遷都的刁民,不要把他們連家財一起埋葬在火海之中嗎?”
“啊?是董卓的聲音!”貂蟬在車上對身邊的秋兒說。
“董卓是一頭大色狼,他私生活淫亂無忌!笔鶜q的秋兒似乎對董卓很了解,勸道:“貂蟬姐,你長得絕代美麗,千萬別讓他看到呀!
“是嗎?”貂蟬不置可否。
董卓的大名,貂蟬在含香院就有所聞;進司徒府的三天時間,更是如雷灌耳。人們對董卓有褒有貶,原來貂蟬並不太關心。如今這個大人物就在眼前,出於好奇心,她忍不住掀開車帷一角,悄悄地循聲看去。隻見一個身材無比魁偉的巨人,猶如一尊兇神惡煞的天將,手按佩劍,騎在一頭白鬃的高頭大馬上,用那如狼似的尖銳眼神,俯視著一群圍站在地上發抖的公卿。他氣咻咻道:
“如今袁紹為盟主的十四路諸侯聯合起兵造反,企圖以洛陽為基地,另立劉虞為帝,與我西京分庭抗禮。老夫從國家統一大計出發,所以放一把火,將二百裏洛陽城燒毀。我還命中郎將呂布發掘諸帝及公卿塚墓,收其珍寶,充實國庫,不讓袁紹他們來洛陽有可撈之物。諸公卿乃朝廷棟梁,切不可以婦人之見,觀我董卓之所為!
眾公卿皆低頭不語,惟王允趨前道:“相國英明,諸公莫及!
董卓大喜,滾鞍下馬,拉著王允的手,對眾公卿道:
“王司徒精明能幹,辦事得力,深合吾意。我還要留守洛陽一年,以征伐袁紹諸關東反賊。長安朝政大小事宜,老夫皆委托司徒王允主持,望諸公齊心協力,為朝廷立功。明年本相國凱旋迴長安,論功行賞,絕不食言!
“臣遵命!敝T公卿唯唯諾諾,異口同聲稱道。
董卓大喜,一躍上馬,將馬頭一牽,便向貂蟬的香車奔過來,嚇得貂蟬趕忙拉緊車帷。
董卓的馬越過貂蟬的香車,直至皇帝的鑾輿旁停下。不知他對小皇帝和伏貴人說些什麼話,竟哈哈大笑好一陣。之後,他才策馬向洛陽城西郊畢圭苑馳奔而去。
此時,董卓留給貂蟬的印象有好有壞。
好的是,他好魁偉,好英武。他不是一個平庸無為的凡人,而是
一位身高馬大的巨人,一位令公卿百官驚服的偉人,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
壞的是,他好兇狠,好殘忍。昨天在司徒府,貂蟬就聽到董卓的兩件陰損殘暴事。一是董卓帶呂布出擊關東諸軍,大破河內太守王匡的軍隊,抓了許多對方兵士。為了殺雞儆猴,董卓命部曲把這些俘虜用布帛纏束,外用青油澆灌,然後引火焚身,從腳開始燒起,好多時才得燒死,號聲震地,臭氣衝天,真是目不忍睹,耳不忍聞。二是遷都前夕,董卓把洛陽的富豪逮捕起來,加上一個“抗拒朝廷遷都”的罪名,將他們殺死,沒收了他們的財產,被殺者不計其數。如今,貂蟬又親眼看到董卓放火,悉燒宮廟、官府、街市、居家,把那些拒絕隨遷的百姓活活燒死,使洛陽周圍二百裏以內的房屋全部破壞,再也沒有雞犬。
隨著貂蟬的重圍香車一天天向長安靠近,她對董卓的印象也
一天天加壞起來。
一路上,貂蟬看到的,不是那“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關中豐盈草原,也不是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西北綺麗風光,而是一批又一批搬遷同胞在饑餓、鞭打、踐踏中相繼倒下,積屍盈道,構成了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慘狀。每見到一具屍體,貂蟬渾身就一陣顫栗,心中就一陣悲痛,眼淚也就湧了出來。
這些平民百姓上路前一般都隻揀了幾件要緊的細軟和金銀攜帶,沒想到沿路滿目蕭條,荒無人煙。即便身上有黃金白銀,也換不到活命的食物。於是,熬不過的,撐不住的,就餓死在路旁,成了陌生路上的一縷孤魂。
最可惡的是那些押送的官兵,見走在擁擠道路上的百姓,步履維艱,便揮鞭舉劍驅趕;甚至還縱馬踐踏。這樣,便有許多人被劈死踏死,成了異鄉的一具冤鬼。
在混亂的旅途之中,還有一些盜賊,乘著露營而宿的百姓熟睡之際,偷搶財物,掠奪女子。那些受害者淒涼的唿救哭喊聲,幾乎夜夜都把貂蟬從疲憊的酣夢中驚醒了過來。
每當驚醒之後,貂蟬幾乎都無法繼續入眠。她躺在途中或軟或硬的床鋪上,輾轉反側,神思悠悠,便想起製造這場浩劫的董卓來。
她心想,董卓手下有強兵驍將,為什麼還要遷都以避關東群雄?他自己要遷都就遷都,為什麼還要強迫百萬平民隨遷?他是否想到這樣驚師動眾,長途跋涉,給平民百姓帶來了多麼慘重的災難?看來,他是一個不顧平民百姓死活的人。這樣的人獨攬朝廷大權,老百姓哪能不遭殃?她心想,這個殘暴的董卓不除,平民百姓是沒有好日子過的?墒,當今又有誰能夠除掉他呢?
於是,她想起了那位力大無窮、武藝高超的青年乞丐。她相信,這位愛打抱不平的青年乞丐,一定願意也有能力誅殺董卓。說起來使人難以置信,這位青年乞丐的姓名,貂蟬至今還不知道。然而,他卻是貂蟬情有獨鍾的初戀情人,而且已經獻給他神聖的少女一吻。貂蟬從小接受“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的觀念熏陶,有了這迴刻骨銘心的一吻之後,便不想再同第二個男人親近。所以在含香院那樣的惡劣環境中,她能夠頂住一般女子所無法頂住的巨大壓力,整整五年堅持“陪酒不陪睡”,做到守身如玉,成為一支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大儒盧植猜得很準,貂蟬正為一個自己心愛的青年人苦苦守節。原來這個青年人就是那位青年乞丐。可是,天下浩浩,人海茫茫,連個名字都不懂,如今到何處去尋覓他的蹤影?
於是,她又想起那位紅麵義哥。義哥姓關名羽,也是一位孔武有力、武藝不凡的英雄,更是一位疾惡如仇的義士。五年前,貂蟬曾機警地救過關羽一命,所以義結“金蘭”。如果多行不義的董卓被她的義哥關羽撞上,一定會被他一刀砍為兩段。雖然他有名有姓,但貂蟬要找到他也非易事。
貂蟬在含香院五年的日子,每當夜晚,強顏歡笑送走最後一批狎客之後,她就關起門來,獨自躺在床上蒙頭飲泣。飲泣之後,就和著眼淚迷迷糊糊地進入夢鄉。在夢鄉之中,除了自己的祖母和生身父親之外,經常出現的就是這兩個青年人。她時刻盼著夢中人突然出現在她的眼前,搭救她離開火坑。然而,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過去,總不見他們的蹤影,連個音信也沒有。她漸漸地覺得情哥無情,義哥不義,親人難親,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於是她開始對這兩個無情無義的青年人生氣了,不再想他們了。特別是被王允救出含香院,走上遷移長安之路以來,整整一個月,她雖然也無夜不夢,但夢境中並無他們的影子。今天,想到要除掉暴虐的董卓,才想起他們來。
經過足足三十天的長途跋涉,長安城終於到了。
貂蟬掀開窗帷,看到了一個藍色的城池。心想,此生將在這座離故鄉高頭村越來越遠的陌生城市裏渡過,不知命運之神將怎樣安排她的今後生活。一種對前途的隱隱憂慮和一股對故鄉的深深思念,混合著湧上心頭,不禁流下了眼淚。秋兒本來也有同感,見貂蟬哭泣,忍不住鼻子一酸,淚水也奪眶而出。
一路上對貂蟬關心備至的王允,聽到她的哭聲,叫馬丁加一馬鞭,讓他的馬車趕上去,和貂蟬的香車並駕齊驅。他隔車對貂蟬道
“貂蟬,你別難過。其實,我知道你為什麼哭。這樣吧,待司徒府安頓好了之後,我便派馬丁到高頭村走一趟?纯茨阋患胰说那闆r!
“謝老爺!滨跸s寬慰地說。
2
來到長安城一個月,王允深怕貂蟬初到新地方寂寞,便忙裏偷閑,親自帶貂蟬漫步長安街頭,瀏覽市容市貌。他擔心閑人窺竊貂蟬的美色,別出心裁,讓貂蟬女扮男裝,跟隨他穿街走巷,邊走邊聽他滔滔不絕地介紹。
長安城地處“八百裏秦川”的盆地之中,南是綿亙陝南的秦嶺山脈,北是橫貫千裏的渭河流域。四向五山環抱,八水密布,樹木蔥籠,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地勢險要,自古有“四塞之國”之稱。一千多年以前,西周便定都在這裏的灃水之東,城稱“鎬京”。秦定都在渭水之北的鹹陽。秦始皇時,它達到極盛。那號稱“阿房宮”的秦皇宮殿,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各抱地勢,其建築規模異常宏偉壯觀。可惜項羽的一場大火,使鹹陽城毀於一旦。如今隔河望去,映入眼簾的隻是斷牆殘壁遺址。
現在的長安城,乃三百六十年前漢高祖劉邦稱帝後命丞相蕭何所建。規模更比秦都鹹陽大了許多。城內的街道,東西向和南北向各有四條,縱觀橫看都是筆直的。唯獨外圍不大規則,北麵呈北鬥形,南麵呈南鬥形。東南西北四麵,各有三個城門。城內的八條大街直通二十四個城門。廣闊的長樂宮和未央宮,占去了整個長安城的
一半。其餘一半則是九大商業區和五十萬原居民的住宅區。
做為皇城的長樂宮和未央宮,已有一百六十五年無人居住,雜草叢生,牆裂漆落;实蹌f剛到長安時隻好暫居京兆尹府邸。王允以驚人的魄力指揮修葺宮室,僅僅一個月便讓皇帝、貴人和宮女、郎官等遷入修葺一新的未央官。
四月底的一個早晨,長安城還處於似醒未醒的混沌時分,王允便帶著男裝的貂蟬出門逛長安城的華陽街。華陽街兩邊,正是繁華的東市和西市,萬商雲集。依朝廷規定,做買賣的須“清旦而行,日中交易,夕時便罷”。此時,正是做買賣人匆匆進入市場的時間。這日天氣晴朗,街上特別擁擠。王允怕貂蟬走失,拉著貂蟬的一隻玉手,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向街北走去,當離開熙來攘往的人群後,貂蟬欲抽出被王允拉住的那隻左手,不料王允卻越拉越緊,還用異樣的眼神看著她,把貂蟬羞得低下了頭,悄聲道:
“老爺,我的手被你捏疼了!
“哦?……”王允迴過神來,趕忙放開她的手,幽幽道:“我怕把你弄丟了,才抓住你的手不放。不料卻把你的小手弄疼了!屛铱纯,疼在哪裏?”
“不礙事,你一放開,就不疼了!滨跸s紅著臉,對他輕輕一笑,把手藏在背後,含著淚說:“老爺待貂蟬,比親生女兒還勝三分!
“應該,應該!蓖踉抒读艘幌,好沒意地說:“貂蟬,今天我帶你到未央宮參觀,如何?”
“正合貂蟬所願,謝老爺!
貂蟬來到長安城已經一月有餘,近來陪王允走過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唯禁闈皇殿未央宮未去過,自然喜出望外。
王允和貂蟬一前一後,向城北未央宮方向走去。貂蟬抬頭望去,見長樂宮透迤連結著未央宮,在朝霞照耀下,映像出燦爛的金光。中間是一條多彩的建築群,兩頭金碧輝煌的巍峨宮殿,宛如天穹裏的南北兩鬥。城牆很高,寬大的城門可並行六輛馬車。
“未央宮,地選長安的龍首原,名取‘沒殃’之意,卜者皆言大吉。官城方圓十裏,除主殿外,輔宮三十六,別館七十二,之間均有複道相連,步行、車道皆備。長安像天極,未央殿仿宿圖,以保社稷永享太平。”王允介紹說。
“可是前漢定都在這裏,後來並不太平,出過王莽之亂。”貂蟬道。
“是啊,看來天下太平不太平,不在於皇宮風水,而在於皇帝是否英明,主政大臣是否忠心!蓖踉矢锌。
進宮門時,王允看一眼貂蟬的豐滿胸脯,交代道:“你進宮時,要深藏不露,千萬別讓宮內人看出破綻!薄爸懒,老爺!滨跸s邊答應,邊牽一下身上的寬大男士衣服,拉拉頭上的貂蟬冠,學著男人的走路步伐,跟隨王允步進宮內。參觀未央宮的那天下午,奉王允之命前往高頭村探訪貂蟬家人的馬丁迴來了。
晚飯後,貂蟬在王允專門為她修茸的梨花堂裏,滿心喜悅地等待著馬丁向她報告親人的消息。沒想到,馬丁帶給她的,卻是葛家院人去屋空的噩耗。
猶如晴天霹靂,貂蟬驚得渾身顫栗,貝齒打顫,忽覺房屋旋轉,竟昏厥地上。
王允、秋兒、馬丁七手八腳,趕忙將她扶到房間床上。
馬丁帶迴的噩耗,是從貂蟬的原奴婢、現為十裏亭長胡文的妻子春兒口中聽來的,自然絕對可靠,不由得貂蟬不信。
說是五年前的四月初一夜,已經臥病在床的葛老太,一聽說孫女葛巧蘇丟失,便驚嚇得昏了過去;柽^去之後,便再也沒有醒過來。
今年二月初二,貂蟬繼母柳氏的娘家陽城,時逢傳統的地方迎神賽會,集合了四麵八方的男女百姓,觀看祭神歌舞和雜耍娛樂表演,熱鬧異常。葛時應嶽父的盛邀,攜繼夫人和二女兒葛巧珠前往做客,參觀迎神賽會,不料禍從天降。
原來董卓對於關東群雄聯合起兵聲討,非常惱恨,便想出絕招,唆使他的部下,對群雄起兵的周圍郡縣的百姓進行報複,向反卓勢力示威,以鎮定軍心,震懾百姓。
那日,董卓親自帶兵到陽城,指揮軍士對集會百姓進行劫掠燒殺,見男的全部殺死,見女的盡數搶掠;並搶走他們的財物、車、馬。返迴洛陽時,車上載滿搶掠來的啼哭婦女,車轅上掛著雙目不閉的男人頭顱,其情景委實慘不忍睹。當隊伍進入洛陽城時,董卓授意士兵高唿“萬歲”,宣稱攻破袁紹反賊,大獲全勝。進城後,將所帶迴的男人首級全部焚燒,所掠婦女分賞給部將和兵士,所奪財物按功行賞給將士。董卓這種有悖常理的做法,無非是告訴人們,誰敢反對董卓,就會有被報複的下場。同時,也為他的那些單身西涼兵,解決女人問題。
當時,洛陽城對這件惡事幾乎都已傳遍,貂蟬在含香院也有風聞,王允更是了如指掌。沒想到貂蟬的父親和繼母、妹妹也在這次落難。
“董卓,董卓——”
貂蟬初次從昏厥中醒過來時,怒喊了兩聲董卓之後,又昏迷過去。
在貂蟬昏厥的整個過程中,王允寸步不離地坐在她的床前。經過他的點穴按摩和親喂驚湯,貂蟬終於完全地蘇醒了過來。
王允見躺在床上的貂蟬,淚水潸潸,更覺楚楚動人,可憐可愛可悲可歎,忍不住也陪著流下了幾滴同情、憐愛的眼淚。他安慰道:
“貂蟬,你別傷心,保護自己身體要緊。你父親死了,不能複生,哭也於事無補。你的繼母和異母妹妹,不知落在誰家,我將命馬丁派人到軍中察訪,如有消息,當即告訴你!
“謝老爺大恩大德!”貂蟬欠欠身道。
王允走後,貂蟬又睡不著覺。她想,身為司徒大人的王允,為什麼對我貂蟬這麼好?好得令她感動莫名。
王允是救她脫離含香院著火坑的大恩人,是她的再生父母。如果沒有王允的及時出現,貂蟬那天上吊必死無疑。即便上吊沒有死成,留在不肯搬遷的含香院,也會被董卓的一把火燒成骨灰。即便能夠從大火中逃脫,她也依然處於鴇母掌握之中,苦度那悠悠無期的賣笑生涯。自從進到司徒府兩個月以來,貂蟬的吃住穿用樣樣優越。王允所行所為,儼然像父親,從無所欺。紅臉義哥關羽說過,為人在世,“對君必忠,對友必義;有仇必複,有恩必報!睂锻踉手蠖鞔蟮,貂蟬心想,此生總是要報答的。
然而,一個弱女子,用什麼來報答他呢?用自己的柔纖生命嗎?用自己比生命更寶貴的處子之身嗎?盡管貂蟬對王允隻有父女般之義,並無男女間之情,但是,此時此地的貂蟬,因感念王允之恩,陰圖報答,似乎這兩件都在所不惜。那位“無情”的乞丐情哥,那位“不義”的紅臉義哥,雖然在腦子中依然揮之不去,然而,坎坷的歲月,已經漸漸地將他們的音容笑貌,銼得模模糊糊,眼下,最清晰的男人模樣,還是救自己一命、對自己關懷備至而又朝夕相見的五十三歲司徒王允。
王允對貂蟬的疼惜之情,究竟是出於父女般的親情?還是男女間的愛情?至今對於貂蟬來說,還是一個捉摸不透的謎。事關自己的終身大事,貂蟬不得不費心猜出謎底。
要猜清謎底,還得從那個下著瓢潑大雨的二月十八日猜起。本來在洛陽時王允就已答應收貂蟬為義女。從含香院至司徒府的路上,他們也以父女相互稱唿。王允還許諾說,一到府上就叩拜王允的夫人、貂蟬的義母史氏,會見王允的三位兒子、貂蟬的義兄王蓋、王景、王定,以及一家大小。貂蟬心裏熱乎乎的,很有拾迴丟失五年的父愛之感。
但是,到了司徒府之後,王允卻改變了初衷,對貂蟬說:“如今搬遷很忙,全家亂哄哄的,結義大事,隻好到長安之後再說。你我也暫以老爺和貂蟬相稱。反正,我不會虧待你的。我派奴婢秋兒專門侍候你一人,照顧你的起居飲食!
未等貂蟬迴答,王允就叫來秋兒,吩咐道:
“這是貂蟬姑娘,今天來到我們司徒府。你要好生侍候,讓她處處方便,事事如意。如有差錯,我唯你是問!
如今到長安已經一個多月了,生活已經安定,王允依然沒有把貂蟬介紹給家裏人,更不提結拜父女之事。貂蟬憑女性的直覺,發現王允看她的眼神中不時有一種異樣的光芒閃爍著,莫非他已經愛上自己了?但是,貂蟬很快又否定了,王允一向淡泊女色,他全身心投入他的事業之中,並無對她有過調情言語和不軌舉動,隻有一種父女般的親昵。
司徒府的人,當然誰也不知道這位天仙般的美女,在府上是什麼身分。是義女嗎?是歌伎嗎?是老爺的小妾嗎?是三少爺的媳婦嗎?好像都有可能,又好像什麼都不是。
“看來,他對我的身分還沒有拿定主意。沒有拿定的主意,本來就沒有謎底,怎麼能猜得著呢?”貂蟬在心裏喃喃說。
正如貂蟬所分析的,這兩個月來,王允對貂蟬在司徒府的身分問題確實猶豫不決。
本來,王允精心選用以美女為誘餌的“連環計”,借呂布之刀,誅殺同樣好色的強大政敵董卓,是最為上策。貂蟬才色雙絕,是最理想的施計人選。收貂蟬做為自己的義女,然後將她嫁出,也是順理成章。他又當麵許諾過貂蟬。按理,貂蟬一進司徒府就應該拜見義母,向家人宣布貂蟬的義女身分。
然而,王允竟久拖不決,讓貂蟬處於尷尬之中。這其中的原由,連王允自己也始料不及。誰能想得到,這位一向淡泊女色的五十三歲王允,他那靜如死水的心湖,卻被貂蟬無意間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所攪亂,攪得春波蕩漾,難以自已。每當夜晚睡覺時,他一閉上眼睛,便看到貂蟬的盈盈笑靨。貂蟬來了之後他覺得自己年輕了許多,走起路來也特別有勁。他發現自己已經深深地愛上了貂蟬。每天都要借故去看她一迴。更要偷閑陪她上街走走。由於愛,他不忍心把貂蟬拋入虎狼之口,成為“連環計”的犧牲品。
歸根究底,王允是想把這位絕代美麗而又蓋世聰明的仙女,收為司徒的二夫人,成為自己晚年生活的伴侶和輔佐事業的助手。他雖然已有一妻一妾,但妻子史氏比自己還大三歲,已經發疏齒落,早無肌膚之親。一個年輕的小妾祁氏,輕佻猥瑣,隻配給貂蟬倒洗腳水,引不起他的興趣。隻有貂蟬能使他還老返童,讓生命進入第二個春天。他想,食色乃人之本性,自古“英雄和美人儼然一體”。我王允少有大誌,飽讀經書,具有文韜武略之才,能屈能伸之德,三公大臣之位,也算是屈指可數的一位英雄,豈能把到手的絕色美女輕易地拱手送人?
因此,王允把貂蟬救出之後,心中就做出兩項權宜之決策。一是暫緩向家人宣布貂蟬的義女身分。他怕公開了父女關係,便堵住了日後收納貂蟬為二夫人之路。二是暫緩實施美女“連環計”。他怕實施了“連環計”,便要拋出貂蟬,使自己永遠失去一樣最寶貴的財富。
但是,他眼下又不敢把貂蟬收納為二夫人。這是因為董卓未除,他精心策劃的“連環計”不能取消。他怕貂蟬占為己有後,再也找不到執行“連環計”的絕色美女。王允知道,他施計的對象董卓和呂布,其身邊不乏有如花似玉的美女。如果沒有像貂蟬這樣秀外慧中的絕色美女作為誘餌,就吊不起他們兩人的胃口,這“連環計”也就“連環”不起來,勢必弄巧成拙,帶來不堪設想的殺身之禍。
王允想來又想去,隻好決定貂蟬的身分問題暫時混著,等待“一段時間”再說。當然,他沒想到這等待的“一段時間”竟是一年
半。
3
漢靈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的八月十五日。正是“天上月圓,人間團圓”的中秋佳節之夜。王允一家大小三十八口人吃罷團圓晚宴和中秋月餅,看完府中八歌伎表演的輕歌曼舞節目,各自迴房休息去了。
王允本想在晚宴後,把貂蟬留下來,單獨談心。但又想今天是中秋佳節,又是貂蟬的二十二歲生日,不宜給她增添煩惱,所以欲言又止。隻好目送她那一塵不染的身影,飄入月色融融的花園之中。王允突然覺得,天上那個月亮,見到貂蟬的倩影出現,居然害羞得閉了攏去,不禁歎息道:
“啊,貂蟬,閉月之貌!”
貂蟬耳尖,早已聽到了王允對她的讚歎,竟不好意思地加快了腳步,紅著臉,逃迴自己的梨花堂閣房裏去。
貂蟬站在窗前,麵對王允的錦雲堂窗口,喃喃自語道:“你既然那麼喜歡我,為什麼不明說?憑心而論,你在我貂蟬的心目中,隻是一位令我敬重令我親近的慈父,並不是一位讓我愛慕讓我迷戀的情人。我對你既沒有像對白臉乞丐那樣一見鍾情,也沒有像對紅臉義哥那樣相見恨晚。然而,人心是肉做的。女孩子心腸都軟,很容易被男人熾熱的愛所感化。出於你對我救命之恩的報答,出於你對我關懷體貼的補償,出於你對我單戀之苦的憐憫,隻要你正式提出娶我為如夫人,我是會違心點頭同意的。
“再說,我今年也已二十有二,無依無靠,那位自己傾心的青年乞丐又無處尋覓,你家大小對我又都那麼好,司徒府生活畢竟優越,此生就留下來,侍候貴為司徒的你,不能說不是一種頗為現實而安逸的歸宿。都道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命運之神往往不肯成全,特別在這亂世的黑暗時代,能夠找到一個像你這樣既是真心疼我,又事業有成的男人做依靠,我此生也就心滿意足了!
貂蟬坐在床桌前,迴顧她在司徒府前後生活十八個月的日子,感覺到盡管自己常常被尷尬的身分所困擾,但從總體上說,心情還是愉快的。比起飲泣賣笑五年的生涯來,簡直是天壤之別。生活上養尊處優,位似司徒家的小姐,這自不必細說。由於王允對自己特別器重,全家人誰也不敢欺侮她,小覷她。更兼自己長得美麗可愛,為人聰明乖巧,家裏人誰都敬羨她,誰都願意同她往來,哪怕是自己點一個頭,綻一下笑,他們都覺得心情舒暢。
至於王允,對她更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王允總是怕貂蟬寂寞,到長安三個月後,又讓她女扮男妝,作為司徒府的掌管文書的“記室”,帶她進宮整理經笈。這些經笈是曆代朝廷秘緯要笈,原存放於洛陽宮中的蘭臺、石室,是王允在遷都時悉數收集,隨駕帶到長安來的。否則,早已與洛陽城同時毀之一炬。如今完好保存,分門別類整理,使今後朝廷沿用舊製中的精華,有根有據。這是王允對朝廷的一個貢獻。
貂蟬在整理經笈中增長了許多知識,擴大了眼界。
半年後,他讓貂蟬教習歌伎班。王允見貂蟬歌舞雙絕,便收納年紀十五歲左右的民間美女八名,組成歌伎班,讓貂蟬帶領教習。這
八名歌伎不時在府上演出,招待那些和王允誌同道合的公卿大臣,歌伎班為他們唱歌、跳舞、彈琴、侑酒,成為王允聯絡團結公卿百官的手段。但對於教習師傅的貂蟬,王允卻不讓她露麵。這正合貂蟬之意,貂蟬對王允更是感激。
從初平元年三月皇帝到長安,至初平二年四月,這一年又二個月的時間,董卓一直留守洛陽,與關東諸雄征戰,從未到過長安。朝政大小事宜皆委由王允主持。貂蟬女扮男妝進出朝廷,從耳聞目睹之中,覺得王允很有大臣風度,不愧為王佐之才。他外相彌縫,內謀王室,遇事果斷,辦事有則,深得年少皇帝的敬愛和公卿百官的擁戴
但王允心裏明白,朝中有手握重兵的董卓存在,他自己無論如何成不了百官之首的元臣。所以他也不敢妄自為大。他對董卓事事曲意逢承,凡朝廷大事皆派人向洛陽的董卓相國稟報,從不自做主張。貂蟬也看得出,王允這樣做,是為了買動董卓之心,使董卓對王允不複提防。果然董卓把王允視為密友,常常命心腹大將到長安,向王允通報前方勝績。
由於王允八麵玲瓏,左右逢源,既得到董卓的信任,又受到公卿百官的擁護,所以在漢室危亂之際,王允能夠扶持朝綱,成為皇帝和群臣的主心骨,事事依仗。這正是王允的高明之處,使貂蟬由衷的佩服。
貂蟬知道,王允對專權暴虐的董卓,恨之入骨。自從今年四月董卓從前線凱旋迴到長安之後,王允幾乎每天晚飯後,都把貂蟬留下來,聽他講述已封為“太師”的董卓惡跡。講完之後,他就仰天長歎
一聲,叫貂蟬迴房去休息。
此時,屋外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欞灑進貂蟬的床上。她覺得有些累,便上床休息。但是躺在床鋪上之後,她又睡不著。王允對她講的董卓太師的累累惡跡,像一條驚濤駭浪的長河,從她雙眼前奔騰而過……
今年四月的一天上午,打敗關東群雄的董卓,率領凱旋大軍,前唿後應地進入長安城。
以司徒王允為首的朝中公卿百官排列道旁,跪拜迎接。董卓乘坐的竟是近似天子的青蓋金華車;當場就有人暗暗戲稱董卓坐的車輿為“竿摩車”。他穿著的服裝款式和色彩,也仿照皇帝的大紅滾龍錦袍。人們已經聞出董卓身上的覬覬神器的味道。董卓已是位在王侯、三公和百官之上的太師,還想讓漢獻帝稱他為“尚父”。為此,王允將此事征求侍中左中郎將蔡邕的意見。蔡邕委婉地勸阻道:
“薑尚輔佐周武王,受天命剪除商紂,所以稱‘尚父’,F在太師的威德誠然巍巍,但與薑尚相比,似有不夠。須等關東平定,扶駕返迴舊京洛陽,然後再議此事為宜。”
王允仍不以為然,倒是董卓聽了蔡邕的話,從此不再提“尚父”的事。但是,他卻提高了太師的權位,公卿見到董卓時要通報姓名後跪拜於車下。還規定公卿有事可以避開皇帝,直接到太師府報,由他裁處,以提高效率。這就把當今皇帝撇在朝廷之外,由太師一人獨斷天下。
在權勢中登峰造極的董卓,慢慢的體會出:權勢就是一切、權勢可以讓人為所欲為,不必討好、迎合他人,不必顧忌。因此,他一改剛入洛陽時那種“用人唯賢”的初衷,大封親屬為官。董卓的弟弟董旻任左將軍、侄兒董璜任中軍校尉,掌管軍隊。九十歲的董卓母親封池陽君,比太後還神氣。不滿十五歲的孫女董白封渭陽君。其餘子孫,男的皆封侯,女的均封為邑君。連他侍妾懷抱中的嬰兒,也被封侯,穿著金紫色的貴族服裝,拿著那些代表他們官職的金章紫綬,當玩具扔來丟去。長安老百姓笑他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董卓在長安城東已有豪華寬敞的太師府邸,供全家族人居住都綽綽有餘?伤置说诫x長安城二百六十裏的郿縣建築私家官室。他命人依山築壘,迭石為城,內造宮室府庫,城牆的高和寬皆為七丈,同長安城相等,號稱“郿塢”,又稱“萬歲塢”。塢內積穀可吃三
十年;儲黃金白銀不計其數;珍奇羅綢,積如丘山。這些財物,皆從洛陽聚斂搬遷而來,原說是充入國庫,可是到了長安,卻成了董卓的私人財產。董卓對左右親信聲稱:
“如果大事可成,就以此為皇官,雄踞天下;如果不成,退守塢中也足以度過一生!
董卓生平本來好色,老當益壯。他的小妾已經多得喊不出名字,還派親吏四出,采選民間如花似玉的少女八百人,入居塢中,供他擇優取樂。
已故度遼將軍皇甫規的繼室馬氏,生得天然秀媚,又工草書,善屬文。過去董卓在皇甫規將軍手下從事,曾見過她一麵,豔羨異常。如今董卓偶遇了她,姿容不減當年,頓生愛慕之心,便用重金厚禮往聘。誰料馬氏至死不從,指著董卓的鼻子叱罵道:
“汝本羌胡遺種,茶毒天下,尚以為未足麼?我先人清德傳世,皇甫氏文武上才,為漢忠臣,豈若汝人麵獸心,行同狗彘!汝死在旦夕,還敢在你的君夫人麵前,欲行非禮,真正妄想!”
董卓被她一罵,無名火起三丈。本想一劍劈之,但見她長得可人,才不忍下手,轉念道:
“我見你寡居空房,寂寞可憐;又慕你才貌不凡,想收你為如夫人,兼教我詩書,助我治理天下,讓你享盡榮華高貴。那知你不識招舉,罵我不仁。我身為太師,位高無比,令出必行,四海風廉,難道你一婦人,竟敢違命不從麼?”
“你一匹夫之勇,隻知燒殺搶掠,豈知女人的一顆堅貞之心,是無法用兵器搶掠的?我如果怕你,也不敢罵你了。”馬氏冷笑道。
董卓一怒之下,命左右將馬氏的雙手捆綁在車軛上,並剝光她的上衣,露出冰清玉潔的穌胸。在馬氏的不絕怒罵之中,董卓親執利刃,挖出她血淋淋的一顆紅心,馬氏隨之氣絕,在場的人看得無不下淚。
董卓佘恨未消,無處排解,便往郿塢消遣。臨行時,王允等百官全部到橫門外為他餞別,設帳置筵,備極豐腆。酒至半酣,董卓突然放聲大笑道:
“清酒無韻,來個鮮活的下酒菜,供諸位嚐新。如何?”群臣都以為是鮮活的野獸魚蝦,無不應聲叫好。沒想到,董卓卻命人牽出北地降卒數百人,先割其舌,次鑿其目,再斬手足,最後挖其心肝,投入大鍋之中烹煮。煮熟之後,作為下酒之物,分發各桌。沒死的倒在杯桌間抽播啼哭,輾轉掙紮,那唿號聲震徹都門內外。
座中與宴諸官,嚇得魂不附體,或戰栗失箸,或惡心嘔吐。隻董卓一人,當筵大吃大嚼,談笑自如,盡情享受他那前無古人的“人肉宴。
貂蟬記得初聽到三允講述董卓吃“人肉宴”時,她曾嘔吐不止,現在她躺在床上迴想起來,又不禁一陣惡心,便一躍而起,向銀痰盂吐了一口酸木。
貂蟬一躍而起之後,仍無睡意,端坐在床桌前想心事。一種對“多行不義”的董卓仇恨之心,和對“憂國憂民”的王允崇敬之情,交織在心中油然而生。
貂蟬覺得這幾天王允情緒反常,整天愁眉苦臉,唉聲歎氣,心緒重重。他本來已經很瘦的身軀似乎比過去更瘦削了許多。貂蟬真擔心王允就此一病不起。心想:我貂蟬深蒙老爺重恩,理應為他排憂解難,但是,我該怎麼做呢?
4
這八月十五之夜,王允在貂蟬的身影於閉月下消失好長一陣之後,才迴到自己獨睡的錦雲堂內的臥室。盡管吃團圓飯時他喝了許多酒,但躺在床上一點睡意也沒有。他喃喃自語道:
“不能再猶豫了,不能再猶豫了!”
是的,眼下正處於對原形畢露的董卓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之時,號稱憂國憂民的王允,能為自己的兒女私情而對這條可置董卓於死地的“連環計”猶豫嗎?
其實,王允決定暫緩實施“連環計”,主要是寄望關東諸侯聯軍,希望他們能夠在戰場上將董卓殺死。這樣,不采用美女“連環計”,既可除卓,又能保蟬。然而,世界上很少有魚和熊掌兼得之好事。關東五十萬討卓聯軍,竟連連敗在董卓三十萬精兵之手。王允在長安每接到一迴來自前線的董卓勝戰捷報,都派人到前方祝捷,但心中卻像被董卓砍一刀似的,好一陣疼痛。
最先傳迴的消息,是董卓在孟津打敗河內太守王匡。董卓用布纏在所有被俘的士兵身上,將他們活活燒死。這對關東盟軍震動很大,直接衝擊了盟主袁紹。袁紹寡斷無能,缺乏組織能力,賞罰不明,無法把各懷異誌的各路諸侯統合起來。各路諸侯皆畏董卓兵勢強大、呂布畫戟厲害,深怕自己有限的軍隊被董卓吃掉,皆不敢冒險爭先向董卓進攻。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都處於互相觀望等待的局麵。唯曹操一路反卓誌堅,勇敢進攻,兵至滎陽汴水,遇董卓部將徐榮,擺開陣勢惡戰,終因寡不敵眾,一敗塗地,曹操本人被流矢所中,所騎之馬也被殺死,險些掉了性命。
後來王允獲悉,關東諸侯聯軍內部矛盾重重,各懷異心,擁兵自重,爭權奪利,互相混戰,連袁紹、袁術兄弟也自相離貳。僅僅一年又四個月,關東十四路反董卓聯盟軍便完全瓦解了。王允滿心寄托他們除掉董卓的希望,像一陣紛紛揚揚的泡影,也隨之徹底破滅了。
泡影破滅之後,王允看到一舉粉碎了關東十四鎮諸侯聯軍凱旋而歸長安的董卓,恰如一條得誌更猖狂的狼,其專橫跋扈、驕奢淫逸、兇狠殘暴、貪得無厭,比起在洛陽時,更加明目張膽,簡直達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於是,王允打算拋出美女“連環計”除卓,但他一見到仙女般的貂蟬,又於心不忍。所以他試圖采取其它方式除卓。
他首先找司隸校尉黃琬、執金吾士孫瑞密談,議定向董卓表請護羌校尉楊瓚行左將軍事、執金吾士孫瑞為南陽太守,並率兵出武關,托名往攻袁術,乘間反攻長安取卓。
哪知董卓刁滑得很,不準舉兵,遂致王允此計難行。
王允又薦楊瓚為尚書,士孫瑞為仆射,作為左右臂。時河南尹朱俊,移守洛陽,招兵討卓,徐州刺史陶謙,遣兵助之。王允聞警,急遣人至“郿塢”,報知董卓。董卓即日入朝,王允表請楊瓚、士孫瑞出征,又為董卓所疑,隻調女婿牛輔和心腹將李隃、郭汜、張濟領兵拒朱俊。王允盼朱俊殺敗他們,乘勝入長安,自己可作內應。偏偏天不從人願,朱俊竟節節敗退。
司空荀爽,意欲除卓,未遂而歿。從孫荀攸,少有智略,入拜黃門侍郎,受荀爽影響,暗中與尚書鄭泰、侍中種輯和董卓的長史何顒策劃除卓。王允暗中支持。大事將成,又被董卓聞悉風聲,收他們入獄。這次最有希望的圖卓行動,又告失敗。
越騎校尉伍孚,性格剛毅,勇壯好義,忿恨董卓的惡毒暴行,曾在朝服內披著小鎧,懷著利刃,意欲剌殺董卓,但董卓的義子、中郎將呂布待衛左右,行止不離,一直無從下手。王允對伍孚的意願早有所聞,便設法配合。有一日伍孚到太師府稟報要事,王允也在場。伍孚稟報結束,便即辭出。董卓因伍孚素有重望,特別起步相送至門口。王允見狀,特地拉呂布講話,有意為伍孚製造一個刺殺董卓的機會。伍孚也以為董卓命當絕,就故意迴頭攔阻,乘隙取出藏刀,向董卓刺去。董卓眼明手快,立即側身閃過,再仗著兩臂氣力,牽住伍孚手腕,不使再動。那呂布聞聲一躍趕至門口,將伍孚揪倒地上。董卓怒問:
“誰教你反?”
伍孚冷笑道:
“你非我君,我非你臣,何反之有?你亂國弒君,貪婪暴虐,罪大惡極,天下人誰不想食你的肉,寢你的皮?可惜可恨,我——”
呂布見董卓揮手示意,未等伍孚講完,便舉劍砍下他的頭。眼見伍孚成了一縷冤魂,王允覺得自己的靈魂也隨之離開了軀殼。
王允日思夜想除董卓,曆久不能得誌,拋出貂蟬又不下了決心,累得形容憔悴,寢食不安。還好董卓隻疑他人,未曾疑到他身上。董卓見王允麵色蒼白,總道是為己分勞,格外體恤。他為了進一步拉攏王允,為他在遷都前後的貢獻評功,表封王允為溫侯,食邑五千戶。
王允自感鋤奸無能,對朝廷有愧,堅辭不受。後聽仆射士孫瑞進言,乃受食邑二千戶。
5
今天上午巳時,王允親往太師府稱謝,董卓很是喜慰,特留王允共進午餐,並命一大群美妾麗婢佳妓為王允侑酒、唱歌、跳舞助興。王允也不推辭,張開他那一雙如鷹似的眼睛,遍觀所有的佳麗,覺得沒有一個能與貂蟬相媲美。
飯飽酒足之後,董卓竟對王允開門見山說:
“吾觀天象,漢代氣數已盡,不是我董卓替漢為帝,就是別人代漢稱帝。我想,與其別人做,倒不如我來做。隻是怕眾公卿不服,未敢行動。不知王司徒意下如何?”
王允先是一驚,後一轉念,便笑道:
“自古有道伐無道。隻要能替天行道,為民造福,又有本事降伏臣民,誰就可以臨朝稱帝。太師功德巍巍,英雄蓋世,天下無敵,正該代漢稱帝。誰有幾個腦袋,敢不服呢?”
“王司徒在群臣中很有威望,又很能活動,望卿助我一臂之力。來日,董卓如居九五之尊,一定封你為太師。你也知道我為人豪爽,講到做到,從不食言。”董卓大笑道!拔蚁嘈,我相信!蓖踉庶c點頭。
王允拜別董卓從太師府出來,時已下午申時。心想董卓這迴乃以皇帝名義為他封侯,他按理應進宮謝恩。於是他便向未央殿走漢獻帝已經十一歲。隨著年齡漸長,知事漸多。眼看董卓目無漢紀,橫行霸道,蓄謀篡位,深感此人一天不除,自己一天也不能靜食安寢。他知道,王允前幾次謀除董卓的計劃,都未能實現,心中十分焦急。正想召王允進宮相議,卻聽侍從郎官唱喏:
“司徒王允求見!”“快快宣進!”漢獻帝大喜。
行過君臣之禮後,王允坐在皇帝側旁,見皇帝麵有病容,便問
道
“皇上,龍體欠安?”
“愛卿不是不知,董賊篡漢之意,已寫臉上。寡人年幼,一籌莫展,寢食難安,怎能不愁出個病來?”
“皇上且放寬心,臣已有一條絕妙的計策,可除國賊。隻是宮中隔牆有耳,不便和盤托出。萬一事機不密,反遭禍害。不過,此計策雖妙,還須一位大智大勇、大忠大孝、才貌雙絕的奇女子充當主角,才會成功。”王允道。
“這和奇女子,找到了嗎?”獻帝問。王允沉吟良久,終於說:
“臣早已物色一位,名叫貂蟬,秀外慧中,十分理想,養在府上
一年有餘。隻是不知她本人是否願意挑此重擔,為臣也於心不忍,所以,遲遲不敢實施這一妙計。如今,董賊原形畢露,臣隻好孤注一擲了。待臣行計有了眉目,自會進宮麵奏。望皇上自己珍重,等待佳音!
皇帝龍顏大悅,緊握王允的手道:
“漢代江山,全係愛卿一人身上。司徒智謀過人,定然馬到成功。萬望愛卿速速行計。寡人拜托了!
“皇上都已經下旨了,我也已將她的名字拋出,覆水難收,我王允此時能再猶豫嗎?”
王允躺在床上反複問自己。直到子夜時分,月上中天之際,王允仍然翻來複去,再也莫想睡得著。他便披衣下床,信步走到後花園園內月光皎潔,萬籟無聲,隻有秋蟲的唧唧叫喚,此起彼落,打破死僵的夜空。
這時,霜華露重,冷氣侵人。王允不由得打一哆,走進牡丹亭內。他仰望似閉未閉的圓月,觸景生情,不禁念道:
山河破碎兮空有影,天公悲感兮寂無聲!豺狼狂嗥兮圖神器,枉為棟梁兮報無門。
他念完此詩,仰天長歎幾聲後,正想迴屋,忽聞牡丹亭後的假山旁有輕微的歎息聲。他聞聲吃驚不小。心想,現在夜闌人靜,怎麼還有人在此。他是何人?究竟要幹什麼?王允忍不住循聲喝叱道
“何人在此?趕快給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