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城上雙眼珠
1
周敬王三十六年六月初六日,纖弱的鄭旦,終因由妒生怨,積怨生疾,疾而不治,死了。
噩耗傳來,在姑蘇臺避暑的西施和夫差都大驚失色,連夜趕迴麗人院。
一進麗人院、秋菊苑的門,西施就聽見鄭旦的侍婢阿花和移光等幾位姐妹的啼哭聲。阿花哭著說:
“上午還好好的,說明天可以去姑蘇臺陪大王避暑了,還說這迴大王一定會恢複她的菊妃封號。但下午就不行了,一直喘著粗氣,哭喊著要迴苧蘿村去,見阿媽,會田平哥。到了傍晚,我端藥進來,正欲喂她吃,那知就已經(jīng)。..... ";
西施見鄭旦平躺在床上,臉色蠟黃,頭發(fā)蓬亂,一雙本來十分美麗的眼睛,竟猙獰地圓睜著,不肯瞑目。
西施撲過去抱住鄭旦,哭喊著:
”阿旦,阿旦,阿光姐看你來了。你不該走得這麼快哇
夫差長歎一聲,走上前去,用手抹上鄭旦的眼皮,終於使她的雙眼閉合了。他哽咽道:
“這孩子,也太小心眼了。想不到就這樣走了,好可憐、真可惜!
“大王,都怪你答應(yīng)給她恢複封號,卻一拖再拖,使她網(wǎng)在心裏,悶出大病來了。”西施埋怨道。
";寡人是答應(yīng)過,但後來不知怎麼就忘了,唉!“夫差迴頭對後宮總管說:”寡人追封鄭旦為菊妃娘娘娘娘,以厚禮葬於黃茅山!
”大王,臣妾代鄭旦妹叩謝大王了,讓她在九泉之下心安吧!";
西施跪伏床前,眾姐妹見她跪下,也都一起跪了下來,哭成一團。
“都起來吧。你們不要再哭了!狈虿畹馈
西施哪能不哭呢?想想西施和鄭旦長得一個俏模樣,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又是從小一起在苧蘿江邊浣紗,誰不說是一對絕色的姐妹花呢?後來又一起入?yún),共侍一個男人,還共同和夫差玩“強龍戲雙珠”的怪誕遊戲。不同的是鄭旦想不開,看不透這殘酷的世界。如今西施仍健在,而她卻像一朵剛開放的美麗鮮花,過早地夭折了。
鄭旦的早逝絕非西施所願,卻同西施有某種瓜葛,一股莫名的內(nèi)疚感湧上心頭。怪都怪殘酷的“吳越戰(zhàn)爭”,把兩姐妹意外地卷入了激烈的鬥爭漩渦。如果沒有勾踐的“美人計”,也許這位年僅二十歲的美人兒,現(xiàn)在正與英俊的田平哥過著那男耕女織、恬適而又平靜的生活,就不至於這麼早便死了,而且是死在異國他鄉(xiāng)。聯(lián)想和她相同命運的自己,又有一種同病相憐、兔死狐悲的悲哀。西施哭她,也哭自己,於是越哭越傷心了。
“人死不能複生。愛妃節(jié)哀,你隨寡人迴貴妃官休息去吧!”夫差勸道。
“大王,臣妾和鄭旦姐妹一場,今晚就讓我和眾姐妹一起為鄭旦守靈吧!”西施哀求道。
“這。..... ";
見夫差麵有難色,西施又說:
”大王,王後娘娘近來多有病痛,大王今晚就陪陪她,好嗎?";
“愛妃,你自己多保重,寡人先走了。”夫差由兩名官女陪同,到王後正宮去了。
由於鄭旦之死,西施和夫差今年就不再到“姑蘇臺”和“館娃閣”去避暑了。
辦完鄭旦的喪事後,鄭旦侍婢阿花就調(diào)到西施的官裏,協(xié)助南林女料理西施的生活。移光六姐妹因鄭旦剛死,住麗人院害怕,征得夫差同意,也搬進貴妃宮的廂房裏居住。這樣,西施寬敞的貴妃宮便顯得很熱鬧。
一天下午,西施和移光她們正在貴妃宮的廂房裏一起排練新節(jié)目,夫差興衝衝地跑進來告訴她,勾踐派文種相國前來還穀子,說勾踐很講信用,借穀萬石還了一萬一千石,而且都是好穀,比吳國的穀子大多了,顆顆飽滿,粒粒金黃,恍如珍珠,連當(dāng)時反對借穀的伍子胥都很高興,還建議全部留做今年的種子。但不知為什麼,文種卻說吳越土地不同,能否做種子要慎重考慮。其實,吳越土地毗連,氣候相近,有何不可以呢?接著他說:
“愛妃,去年範(fàn)蠡來借穀子,除伯太宰一人外,個個大夫都反對,連我也猶豫不決,但你鬧得要生要死,我舍不得你,才勉強下旨開倉借穀。今年越國加利還穀,你也不用聽閑話了,而且還立了一功!
“大王,臣妾隻是要和故鄉(xiāng)父老百姓同挨饑餓,一表孝女之心、遊子之情,並沒有要你借穀給越國呀。所以,立功之說,臣妾不敢當(dāng)!蔽魇┬Φ。
“你何必對我直說,隻要你給我一個眼神,寡人還能不辦嗎?咳,也是前世欠你的債,今世要償還。誰叫我這麼愛你,愛得連萬石穀子都不在乎!”說完,竟當(dāng)著移光六姐妹之麵,把西施橫抱迴主臥房裏去。
“大王,你現(xiàn)在不是一個西施和萬石穀子兩樣都不丟嗎?";”那當(dāng)然,所以我今天特別高興。“
”文種相國人呢?怎麼不來見見我們越國來的姐妹?";“他已經(jīng)迴去了!";真沒良心!拔魇┝R道:”當(dāng)時我們臨離開越國時,文相國說會經(jīng)常派人來看我們。現(xiàn)在都來兩年了,有誰專程來看我們呢?";
“有寡人疼你,還要他們看麼?";
”大王,越國還的穀子是怎麼樣的?拿一粒給我瞧瞧,看不到故鄉(xiāng)人,瞧瞧故鄉(xiāng)穀,總可以吧?";
“當(dāng)然可以。寡人明天就命人送一把給你瞧個夠。那確實一粒粒像珍珠一樣。越國雖是一個蠻荒的小地方,卻靈氣漫山川,盡出好東西。既有兩位仙女,又有兩根神木,還出萬石金穀,真讓人驚奇!
“仙女在哪裏?”西施明知故問。
“仙女在寡人的懷抱裏!狈虿畎阉У迷絹碓骄o,使她有點喘不過氣來。
“可是,有一位仙女卻飛走了!
“所以,留下的這位仙女我要抱得緊緊的,再也不讓她從我懷裏飛了。”
第二天中午,夫差真的派人送來了一小袋越國還的穀子。西施像見到故鄉(xiāng)親人似的,迫不及待地抓出一小把捧在手中摩挲玩賞,果然顆顆金黃,粒粒飽滿,似乎比她印象中的故鄉(xiāng)穀子還大了許多。西施把它放在手心一搓,穀殼脫開,不料露出的不是米粒,而是灰色的,粘糊糊的飯粒。
西施心中暗暗叫苦,這顯然是經(jīng)過特殊處理、蒸熟後再曬過的穀粒。怪不得文種心虛,一交還穀子,不敢停留,馬上就迴國去了。用蒸熟的穀子還給吳國,又被誘為做種子,那吳國百姓今年不是要大鬧饑荒嗎?滿身是計的文種相國出此奇謀,未免也太狠毒了。
兩國君王相爭霸主,你仇我報,我恨你雪,為什麼要把兩國無辜的百姓,都牽連進去受罪呢?西施心想:該不該向夫差提醒不要留做種子呢?然而,範(fàn)蠡的深邃目光又在眼前閃現(xiàn)。記得他說過,為了報仇複國,什麼屈辱都要忍耐,什麼手段都可以使用。所以對此事,也隻好裝聾做啞了。
這年六月十五日,為了讓西施遊覽姑蘇城風(fēng)光而開挖的“錦帆涇”,經(jīng)過近兩年的舊房拆遷、新房興建,苦挖苦修,終於完竣了。
寬闊筆直的河涇緩緩地穿城而過。夜晚,一輪圓月掀開薄薄的雲(yún)紗,從東方天際探出盈盈笑靨,窺視夫差擁著西施端坐在徐徐前進的龍首彩舟上,接受河涇兩岸百姓的歡唿。如同白晝的月光,照著兩邊街巷擠擠挨挨的男女老幼。
“吳王萬歲”、“貴妃娘娘千歲”的歡唿聲,如雷陣陣,一股受歡迎被擁戴的愉悅襲上西施的心頭。但想起蒸熟的越國金穀做種子之事,一種對吳國百姓的負疚感,又攪亂了西施的情緒。兩盞明亮的大宮燈照射在她那表情多樣、人人都說好看的臉蛋上,也照在她身旁英俊而又得意的夫差的笑臉上。他指指點點向西施介紹姑蘇城的自然風(fēng)貌和人文景觀,但西施竟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2
假的就是假的,一場弄虛做假的大騙局終於被揭穿了。一萬一千石越國歸還的穀子,幾乎全部播在吳國九郡的秧田裏。一天又一天過去了,總是不見發(fā)芽。得到各郡百姓的稟報後,司農(nóng)由征感到事有蹊蹺,便到太倉裏細察餘留著的幾筐越國的穀子。他剝?nèi)讉穀殼驗看,發(fā)現(xiàn)殼內(nèi)都是黴了的飯粒。
他大吃一驚,心想這事關(guān)全國百姓的一年主食,豈同小可,必須立即上朝據(jù)實奏聞。經(jīng)他據(jù)實一奏,朝中大臣個個義憤填膺。
伍子胥流著淚奏道:
“大王,勾踐複仇之心一天沒忘,臣聞他命範(fàn)蠡訓(xùn)練精銳甲兵三千,意在偷襲吳境。大王如不信,何不派人探察?今天又有穀種之事,足見勾踐陰險狠毒。老臣以為,非嚴(yán)懲越國不可!";
“如今播種季節(jié)已過,今年稻穀顆粒無收,勢必全國鬧饑荒。如果饑民奮起鬧事,這將如何是好?”由征大夫奏道。
“臣願提師伐越,討迴那萬石穀子!”胥門巢大將奏道!按耸虏荒苋衷絿,文種不是講過兩國土地不同,不宜留做種子嗎?都是伍太師執(zhí)意要留做種子,所以才造成今天這種後果。”唯有伯嚭質(zhì)疑道。
“誰知道他還的是熟穀呢?即使不留做種子,放在太倉裏,不要幾天就黴爛了,那還能吃得嗎?”伍子胥據(jù)理論道。
那天夜裏,夫差迴到西施房中,一直心緒不寧。經(jīng)她一再追問,他才對她講了上述的一些細節(jié)。然後,他氣憤地道:
“勾踐用熟穀誆我,實在欺人太甚,寡人一定嚴(yán)懲不饒!”西施聽後不禁大吃一驚,如果吳王伐越,越國百姓又要遭殃了。她立即趨前依偎在氣唿唿的夫差懷裏,深情款款地道:
“大王不必氣惱,氣壞了身子,叫臣妾來日依靠誰呢?”接著,西施給他熱熱的一吻,讓他的氣消溶在她溫潤的雙唇之中。果然,他氣消了一大半,在一陣山崩地裂的雲(yún)雨綢繆之後,夫差唿唿地睡去了。
西施卻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眠。從夫差床第的言語中,她看出他的氣全消了,但懲罰越國還穀之欺的決心並未放棄。西施埋怨文相國弄巧成拙,欲害吳反害越。但身為越國人,她不能坐視不管。得想個辦法讓夫差放棄伐越之意,使無辜的母國百姓免遭一次兵燹之災(zāi)。
也許是蒼天對越國特別恩寵,正當(dāng)西施陷入欲救越又無門之困境時,卻來了解困的救兵。救兵不是別人,乃是孔子的高足、大名鼎鼎的子貢。
子貢來吳,是為了求夫差出兵伐齊,以解救被齊兵圍困之魯國。
那天上午,夫差就在貴妃官便殿接見子貢。西施身為本宮的女主人,盛裝坐在夫差身邊,陪同接見。進來的子貢,峨冠博帶,昂首緩步,麵目和善,態(tài)度從容,風(fēng)度不凡。西施一見便有一種崇敬之情,在心頭暗暗萌動。
子貢施禮謝坐之後,拱手道:
“大王,前年吳、魯聯(lián)手出兵伐齊,齊人恨入骨髓。今齊國大兵十萬已經(jīng)集結(jié)於魯境汶上,欲先滅魯,後伐吳。以報前年吳、魯伐齊之恨。大王為何不出兵伐齊以救魯?吳國打敗了萬乘之齊,又收服千乘之魯,威加強晉,震懾四方,大王的霸業(yè)便一舉而成了!
“子貢先生,寡人前年試兵山東,齊國曾許下世世事吳的諾言,可是今年不來進貢,本想出兵問罪,但近來勾踐勤政訓(xùn)武,又以熟穀誆我,已露謀吳蛛絲馬跡。所以寡人決意先伐近越,後治遠齊,請先生諒解。”夫差禮貌地道。
“大王,臣以為此意不妥,大有無勇、無義、無信、無仁之嫌,讓天下人竊笑大王呢!”子貢笑道。
夫差被子貢這樣--說,火氣頓冒上來,臉都氣紅了,但他慕子貢之大名,又強忍下來,平靜地問:
“此話怎說?請先生教我。”
“大王,如今齊強越弱,避強齊而欺弱越,心存怯意,無勇也;魯因助吳而罪齊,今見魯危而不救,無義也;越臣服大王,年年進貢,大王背前諾而再伐,無信也;越多災(zāi)缺糧,今年稍豐,便守信還貸,百姓剩糧無幾,仍處饑餓之中,吳欲起兵盡奪其民之食,無仁也。無勇無義,無信無仁,勢必笑話天下,怎能稱霸列國?”子貢質(zhì)疑道。
“先生之高見,本合寡人之意。無奈今歲吳國大饑,軍糧匱缺,怎能千裏遠征?且勾踐訓(xùn)練精甲三千,日夜覬覦吳國。如果吳國大兵伐齊遠出,他們勢必偷襲。這腹背受敵,如何是好?”夫差問道。
“大王所慮,不無道理。但理有大小,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當(dāng)然,這小道理也得想個辦法解決。”子貢微微點頭道,
子貢起立,雙手放到背後,度了幾個方步。突然轉(zhuǎn)身向西施投來兩道炯炯的目光。西施一時被看得羞紅了臉。心想這位人人敬仰的孔子高徒,莫非不再“非禮勿視”了?
“大王,臣久聞施貴妃娘娘大名,不但色絕天下,而且聰明蓋世。為何不請娘娘出個計謀,為大王解除伐齊的後顧之憂呢?”子貢坐下道。
夫差見子貢讚揚西施,他臉上有光,朝西施笑道:
“愛妃,先生誇你,你就說吧!";
”大王,臣妾女流之輩,嚴(yán)守吳國官規(guī),向來不敢預(yù)問朝政大事。我怎好在先生麵前獻醜呢?";
“娘娘,宮規(guī)乃是大王所定,旨在鞏固朝官。高為當(dāng)今大王,他既可立,也可破。娘娘出言對吳國有利,又蒙大王恩準(zhǔn),為何墨守成規(guī)而不言呢?";
”先生,我想大王所慮乃越國三千兵甲,吳之糧草不足。先生可否往說越王,陳其利弊,悉起越國三千兵甲,隨帶糧草,助吳遠征攻齊。這樣,吳國既無後顧之憂,又添前方力量,豈不兩全其美?“西施道。
”好計好計,果然施貴妃娘娘女中豪傑,大王有此貴妃,真是洪福齊天,臣也擴大了眼界。如得大王應(yīng)允,臣當(dāng)不避辛勞,星夜行至?xí)f服越王,以娘娘之計從事!白迂暸氖值。
”若能如此,寡人便擇日舉兵伐齊。否則,寡人仍先伐越後攻齊。望先生早去,寡人恭候佳音!胺虿畹。
子貢當(dāng)天就動身去越國了。
數(shù)天之後,果然文種相國前來叩見夫差,傳達勾踐之意,越國願出甲兵三千,隨帶兩千石軍糧,助吳伐齊。並送來前王精甲二十領(lǐng),”屈廬“之矛、”步光“之劍各三千把,以賀軍吏。
夫差親視精甲劍矛,心中大喜,終於放棄了伐越之意,下旨舉兵十萬伐齊。
至此,西施心中那一塊為母國百姓揮憂的石頭落地了。心中石頭落地的那天夜晚,夫差探視了病中的王後娘娘之後,迴到西施的官裏,麵對麵凝視她良久,感歎道:";真是蒼天有眼,念我夫差受盡苦難折磨,又重仁義禮信,才造化出你這個絕世美麗又蓋世聰明的仙女,送到我身邊,讓我享受誰也享受不到的快活。連子貢先生都說有你為妃,洪福齊天?墒,我這次北上伐齊,少說也要半年之久,這麼長的時間,身邊沒有你,叫我怎麼受得了?";
夫差這一片真情的表述,讓西施的心靈深處頓生一種柔情和憐憫,忍不住給他一個飽含激情的長吻。
在這一刻,她發(fā)現(xiàn)自己也已離不開這個近兩年朝夕相處、柔情似水的吳國霸主了。盡管她眼前仍時閃過當(dāng)年那雙令少女西施心醉的深邃目光,但她不得不正視,她懷中的這個男人,已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沒有夫差在她身邊的這半年日子,她將怎樣孤獨無助地度過?
一種別離的傷感,撕碎了西施那柔弱的心。為了免遭這次生離的傷痛,她突發(fā)奇想,決定隨軍觀戰(zhàn)去:
“大王,如今你和臣妾,已是一對誰也離不開誰的恩愛夫妻了。為了讓大王能夠天天看到我,臣妾想女扮男裝,作為大王的一名貼身內(nèi)侍,同你一道遠征山東。你說好不好?";
”不好,不好。兩軍對戰(zhàn),矢石無情,寡人怎舍得你冒險隨軍?“夫差大叫起來。然後他又道:”寡人為了早一天與愛妃相聚,早已命人趕建一座別館,於吳北句曲,還叫他們在別館周圍遍植梧桐,號為';梧官';,讓你移居到那裏逍遙,待寡人勝齊歸日,即同你梧官相會。至於隨軍征戰(zhàn),寡人於心不忍。“
”大王,梧官雖近山東,但畢竟相差千裏之遙,你我怎能天天相見?臣妾為了夜夜侍候大王,願披堅執(zhí)銳,親受矢石,死無所懼。再說,臣妾身邊有南林女保護,萬無一失,請大王勿慮!";
“如果愛妃一定要隨軍出征,那也隻能在大本營內(nèi)休息,白天可不許上戰(zhàn)場!
“大王,你恩準(zhǔn)了?";
”到了梧官再說吧!";
“不行,大王如果現(xiàn)在不答應(yīng),那臣妾一夜都不上床,看你今夜怎麼過?";
“好了,好了。真拿你沒辦法!狈虿钸呎f邊把西施抱起來,輕輕扔在床上。
3
周敬王三十六年七月初一,黃道吉日,陽光燦爛,和風(fēng)輕吹。夫差親率吳國十萬伐齊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fā)了。
金盔金甲的夫差,著--領(lǐng)袞龍戰(zhàn)袍,騎一匹毛色金黃的高頭戰(zhàn)馬,前唿後擁,威風(fēng)凜凜,走在旌旗飄揚、鼓號齊鳴的隊伍之中。這位三十九歲的君王,勃勃英氣,絲毫不減兩年前西施第一眼看到時的神采。
西施和南林女乘坐一輛重帷香車,跟隨夫差馬後,悠悠前進。西施突然想,勾踐及範(fàn)蠡、文種,派她和鄭旦兩人前來征服這位霸主,旨在“消磨他的誌氣,削弱他的體質(zhì)”,但二十四個月過去了,夫差的體質(zhì)不見有損,鄭旦卻已花落玉殞。而西施的身體雖比過去更為健壯豐滿,但情感卻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如今她眼中的夫差,已經(jīng)從深恨的敵國君王,化成為依戀的多情郎君。她竟然不忍半年的離別寂寞,要隨他出征伐齊。這“征服”與“反征服”之爭,僅僅一念之差,如果她不保持清醒的頭腦,那勾踐他們的“美人計”將全軍覆滅。
其實,她這次隨軍出征,還有她的奇特抱負,想一試自己的膽識,證明女人也能上戰(zhàn)場打仗,而不是隻會陪男人睡覺的玩物。
掀開窗帷往後看,中軍副帥伯嚭、上軍大將胥門巢、下軍大將王子姑曹、先鋒大將展如,各騎一匹銀鬃戰(zhàn)馬,雄赳赳地跟隨西施的車後。
再後麵,就是越王派出的司馬大將軍諸稽郢,他率領(lǐng)的越國精兵三千,連同大車小車裝運的大批糧草,昨天就趕到姑蘇城待命出征。西施想,如果沒有熟穀之事,也許這次越國就不必出兵運糧,跟隨吳王伐齊了。這一興師動眾,又得浪費越國的多少財力和人力啊。文相國聰明反被聰明誤。如果不是她力挽狂瀾和子貢無意中相救,那不堪一擊的弱越,就永無出頭的日子了。
隊伍剛出“望齊門”,突然聽到前麵一陣吆喝聲,西施掀開窗帷看去,原來是白須銀發(fā)的伍相國跌跌撞撞地攔住夫差的馬頭。他用那如同洪鍾般的聲音,叩首道:
“大王,不可呀。南越,我心腹之大患也;北齊,乃疥癬之小疾也。今大王興十萬之師,行糧千裏,以爭疥癬之微癢,而忘心腹之巨毒,老臣恐伐齊未必勝,而越禍已至也!
“寡人發(fā)兵有期,老賊故出不祥之語,阻我大計,亂我軍心,該當(dāng)何罪?”夫差大怒道。
見夫差欲殺伍子胥,西施趕忙下車,欲向他投去一個哀求的眼神。然而,夫差氣得背過臉去,竟未看她。
伍子胥不甘示弱,再次奏道:
“老臣受先王之重托,力諫大王,保我吳國江山,何罪之有?今日大王被子貢巧語所迷,受勾踐假意所惑,貪功名,逞雄心,不伐越而伐齊,這勢必葬送吳國江山社稷於一旦。老臣叩首奉勸大王,懸崖勒馬,改弦易轍,把隊伍開到南越去,嚴(yán)懲其熟穀之罪。”
夫差暴跳如雷,一舉金劍,喝令道:
“來人啊,將這老家夥拉去砍了!";
西施急了,叩首跪伏道:
”大王,請息怒,老太師出言,雖同大王旨意有悖,但念在其本意是為了吳國江山社稷,臣妾叩請大王賜老太師無罪!";
西施說完,再向夫差投去一個哀求的眼神。夫差輕輕點頭,正想說什麼,伯嚭跨馬向前,頓首道:“大王,伍相國乃先王之老臣,臣讚同貴妃娘娘之意,不可加誅。但可命他星夜前往山東,向齊國下戰(zhàn)書,以功贖罪!";
夫差似有所悟,點點頭,向伍子胥道:";看在貴妃娘娘和伯大夫求情的麵子上,免你一死。但寡人命你火速前往山東下戰(zhàn)書,並數(shù)齊國伐魯慢吳之罪,不得有誤!
”伯嚭,伯嚭,你這陰險奸詐的小人,你葫蘆裏賣的什麼藥,豈能瞞過老夫?“伍子胥憤然指著伯嚭。
伯嚭笑而不答。
隊伍繼續(xù)往前走。在香車裏,南林女問西施道:”阿光,老太師多次欲置你於死地,你為何老是為他求情?";
“南林姐,伍太師一副忠肝義膽,一臉正氣。我敬其忠,愛其貞,憐其才。但是。.....”西施微笑道。
“但是下麵是什麼,你不講,我也懂!蹦狭峙衩匾恍。“南林姐學(xué)聰明了!
“當(dāng)然,在你身邊兩年,再傻的人也會聰明起來!蹦狭峙靡獾卣f。
“南林姐,伯太宰奏請大王,命老太師到齊國下戰(zhàn)書,你懂得為什麼嗎?”西施想考考她。
“伯嚭太宰是想齊人借手,除掉老太師。這樣既除了政敵,又不落痕跡。”南林女大聲答。
“噓!”西施悄悄道:“小聲點,車後有耳!
大軍到達勾曲“梧宮”後,夫差下旨停留五日。
這座精巧別致的離宮,建在勾曲一座遍植梧桐的山坡上。站在大殿門前,便可看到通往北方的大道和山下的田舍。前殿是大王和大將議事之處,後官是夫差和西施的寢官,寢官的格調(diào)和擺設(shè)一如長樂宮裏的貴妃宮。
西施心想,這位多情的君王,僅僅為了伐齊獲勝後能夠早一天和她相聚,便不惜人力財力在此山上大興土木。普天下的男人,也隻有他能夠這樣做。他既離不開她,又舍不得讓她冒險陪他上戰(zhàn)場。足見他對她的情和愛有多深。
夫差白天忙著和伯嚭諸將軍探討兵法戰(zhàn)術(shù),檢閱三軍士卒,命人調(diào)查敵情,也忙得很?磥硭看未騽僬,並非偶然。
西施和南林女,每天一身盔甲,躲在後山,苦練刀劍弓箭,儼然是一對英勇善戰(zhàn)的武士。
第三天下午,練武完,南林女先迴去為西施熬人參湯,西施獨自留下再練一迴箭。忽見一頭老鷹叼著一隻小雞,從低空掠過。西施懷著一腔對老鷹的氣憤,一箭射去,竟不偏不倚,弦響鷹落。
突然,背後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
“好箭,好箭!";
西施迴頭一看,卻是她一直想拜見的諸稽郢大將軍!蔽魇┕媚,你這一身打扮,我都認不出來了!";“大將軍,我可見到你了!蔽魇@喜地拱拱手。“我在路上就看到你了,隻是不便向你問安!敝T稽郢道:“越王夫婦和範(fàn)蠡、文種大夫,可天天懷念著你,都說你為越國免除一險。吳王見我,也讚你賢慧厚道,聰明蓋世,智若子貢。想不到你勇也過人,隻一箭就射落飛鳥!
“大將軍別誇我了,快說說他們怎麼樣?”西施焦急地問。諸稽郢將軍頗知西施和範(fàn)蠡之事,便笑笑說:
“範(fàn)大夫和那位小西施貝貝已經(jīng)有了一個男孩,但貝貝的身分至今還是小妾,範(fàn)夫人的大交椅仍然留著讓你早日迴去坐。”
西施眼睛濕潤了,喃喃道:
“他為什麼這一年不來看我,恐怕有了小西施,早已把大西施忘了。”
“怎麼會呢?範(fàn)大夫天生一副忠肝義膽,對越王,對你,對我,莫不如此!敝T稽郢解釋道:“他常常對我說心裏話,一提到你,眼睛就紅了。他說來看你也沒有用,反而增添兩人的痛苦,倒不如把精力放在訓(xùn)練水陸軍上,方可早日接你迴去坐那把範(fàn)夫人的交椅!
西施點點頭,但心腔中隻像打碎了五味瓶,辨不清是什麼滋味。
迴到寢官,她沐浴更衣,又恢複了女兒裝。喝完人參湯,站在門前等待夫差歸來。但等到酉時,夫差仍未迴來。心中快快不樂,便斜靠在座椅上想心事。突然見一個白發(fā)皓須的老將軍,踉踉蹌蹌地走進來。
“我要見大王!
西施定睛一看,原來是伍子胥。
“老太師,快請坐。”西施站起來讓坐:“大王還未迴來!崩咸珟熞黄ü勺聛,看樣子他很累。他那洪鍾般的聲音也沙啞了。
“這小子好狠心,竟派一個堂堂相國去下戰(zhàn)書。他們兩人是想借齊人之刀,除掉我這位兩代功臣?墒,人家齊國並不上當(dāng),還對我以禮相待。”
“老太師無恙,乃吳國之福!蔽魇┱\心道:“願老太師保重,健康長壽!
“老夫為吳死諫,義無反顧,伯嚭害我之心蓄謀已久,夫差殺我之意箭在弦上。老夫來日無多,何需保重?";
”老太師別這樣想,大王也常在西施麵前,說老太師對吳國功大如山!
”西施姑娘,你也不用哄我。老夫年逾花甲,是一個過來人,什麼人間事沒見過?其實,你我之間並無私怨,但各為其主,便是仇敵。老夫知道你的一切,但老夫現(xiàn)在不想加害你,也無力加害你,那把先王賜我的尚方七星寶劍,早被夫差收迴。而你又是一位大智大勇、大賢大德的奇女子,人人誇你好,包括我的夫人和女兒。於是誰也不想害你,誰也無法害你。如今老夫不久於人世,別無他念,隻是我死之後,夫人和女兒尚須姑娘關(guān)照。請姑娘受老夫一拜!罢f完他竟雙膝下跪。
西施驚得趕忙扶他起來,勸道:
”老太師,別這樣,西施承受不起!
伍子胥還想說什麼,但宮中武士已來傳令,請伍子胥到大殿去向夫差複命。
他巍然而去。那高大的背影,不禁讓西施肅然起敬。
4
經(jīng)過五天的休整,十萬伐齊大軍,鬥誌昂揚,沿著北方大道,朝山東一路進發(fā)。
西施和南林女都是扮男裝,身披盔甲,各騎一匹金黃寶
馬,緊隨夫差馬後,緩緩前進。西施身掛一幅特製的弓箭,南林女佩一把長劍。夫差不時迴過頭看她,深怕她走丟了。他還加派兩名武藝高強的青年武官充當(dāng)她的衛(wèi)士,緊跟她的鞍前馬後。
大軍曉行夜宿,終於開到山東濟南艾陵,在一片廣袤無垠的山野上,安營紮寨,鋪開吳、齊兩軍對壘的大戰(zhàn)場。吳軍大本營設(shè)在一個四周開闊的山村裏。西施和夫差住的是該村最大的一座兩層樓院。院東是齊國有名的大財主,見吳兵前來,舉家搬遷他處。
安營的第二天,上軍大將胥門巢率本部人馬出陣,同那從魯境汶上拔寨而來的十萬齊軍對陣。
胥門巢先與齊將公孫揮交鋒,約三十餘迴合,不分勝負。齊軍元帥國書一股銳氣,按捺不住,親自引出中軍強兵夾攻。齊軍中鼓聲如雷,將士英勇,胥門巢不能支,大敗而走,迴到大本營叩見夫差,訴說齊軍死戰(zhàn),不能敵。
首戰(zhàn)即敗,夫差大怒,喝令道:
“奴才損我銳氣,有何麵目來見寡人。來人呀,推出去斬
了!";
西施一驚,連忙跪下道:
”大王,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臣妾以為胥門巢將軍忠勇雙全,人才難得。他隻是初戰(zhàn)失利,情似可原。請大王留他一命,
讓他戴罪立功!";罪臣初至不知虛實,偶挫敵手。如再戰(zhàn)不勝,甘伏軍法。“胥門巢跪伏叩頭道。
夫差與西施的眼神相接後,點點頭,喝道:
”胥門巢,寡人免你一死。命你率越兵三千,往來誘敵。你的上軍兵馬由展如大將軍代領(lǐng)。退下吧!";
“臣遵旨,謝大王不殺之恩!”胥門巢叩謝而去。
魯將叔孫州仇引兵來會,夫差賜其劍甲各一副,命其為向?qū),打頭陣。展如大將率上軍打第二陣。王子姑曹大將帶下軍打第三陣。夫差和伯嚭引中軍屯於高阜,相機救援,留西施和諸稽郢在他身旁觀戰(zhàn)。
縝密地完成戰(zhàn)鬥部署之後,夫差接到齊軍元帥國書使人下的戰(zhàn)書,信心十足地批下:
“明日決戰(zhàn)!
第四天上午,兩軍決戰(zhàn)開始。西施站在夫差身旁,見那-- 望無際的戰(zhàn)場上,旌旗獵獵,兵馬如蟻,塵土飛揚,狼煙四起,一派驚心動魄的景象。
兩陣對圓,胥門巢大將率三千越兵,先往力戰(zhàn)。齊將公孫揮奮戟而出,胥門巢便走。魯將叔孫州仇引兵接住公孫揮廝殺。胥門巢反身又上,齊軍的國書元帥恐遭兩邊夾攻,公孫揮有失,命大將公孫夏出馬。胥門巢又走,公孫揮追之:上軍大將展如迴馬幫戰(zhàn),惱得齊軍副元帥宗樓和大將高元平,一起出陣,下軍大將王子姑曹挺身獨戰(zhàn)二將,全無懼怯。兩軍各自奮力,殺傷相抵。國書元帥見吳兵越戰(zhàn)越勇,不能殺退,便親自鳴鼓,悉起大軍,前來助戰(zhàn)。
夫差在高阜處看得真切,見齊兵奮勇,吳兵漸漸處於劣勢,乃命伯副帥引兵一萬,先去接應(yīng)。國書見吳兵又至,正欲分兵迎敵,忽聞金聲大震。齊人以為吳兵欲退,不料夫差自引精兵三萬,分為三股,以鳴金為號,從刺斜裏直衝齊陣,將齊兵隔絕成三處。吳軍各大將和眾兵士,見吳王親自臨陣,勇氣百倍,殺得齊軍七零八落。展如就在陣上活擒了公孫夏,一刀斬斃。胥門巢一戟刺死公孫揮於馬下。齊將間丘明伏於草叢中,被魯將仇州搜獲,立地斬首。國書元帥見大勢已去,無顏迴見齊王,便解甲衝入?yún)擒,有意讓亂軍將他射殺。
躲在一旁的齊軍副元帥宗樓,老羞成怒,一箭向夫差射來,夫差眼尖,頭一偏躲過,箭被身後的南林女接住。西施拉弓向宗樓射去,畢竟力氣不夠,隻射中他的左腿。宗樓帶箭往後逃遁,夫差搭上一支描金畫龍的長箭,奮臂拉弦,弓開滿月,隻聽到“颼”的一聲,那支箭不偏不倚,正中宗樓的後腦袋,立即翻落馬下斃命。齊將高元平、陳逆二人,棄馬而逃,不知去向。
此時齊軍已無將帥指揮,成為一群無頭的鳥,亂作一團,有的被殺,有的逃竄,有的跪地投降。戰(zhàn)場上齊軍革車八百乘,糧草無數(shù),皆為吳軍所獲。
這場吳、齊兩軍決戰(zhàn),就以齊國十萬大軍被吳軍徹底殲滅而拉下了帷幕。
齊王簡公大驚,遭使到吳王大本營,向夫差進貢大量金幣、珠寶及十名山東美女,叩首謝罪講和。
夫差允其所請,責(zé)成齊國和魯國重修兄弟之好,互不侵犯。兩國都表示願聽命於吳國。
夫差當(dāng)日就退還十名山東美女,其它財物照收不誤。在凱旋歸來的途中,夫差誌滿意得地向越將諸稽郢說:“你看吳兵強勇,與越兵相比如何?";
”吳王之英明,吳兵之強勇,天下無敵,蓋世無雙,何論弱小之越國?“諸稽郢頓首道。
然而,西施的心情並不輕鬆。雖然為越國免遭一險而稍安,但看到艾陵屍體遍野,人哭鬼號的淒慘情景,又感到對齊國父老百姓有愧。戰(zhàn)爭畢竟是殘酷的,無辜的平民百姓,何時才能避免互相殘殺之災(zāi)呢?
迴到勾曲”梧宮“,又住三天。頭天夜裏,西施問夫差:”那十名山東美女,大王為何退還不受?";
“寡人有了愛妃,天下美女在我眼中都成了醜八怪了,受之何用?“夫差笑笑道。
5
這迴吳王夫差親率的十萬大軍,徹底打敗了同樣十萬兵力的強齊,其指揮之正確,戰(zhàn)果之輝煌,戰(zhàn)期之迅速,以及對列國之震懾,都是春秋列國戰(zhàn)爭史上所罕見的。它顯示了吳國之強,甲於天下。夫差預(yù)計戰(zhàn)期至少半年,但隻三個月便凱旋而歸。
於是,周敬王三十六年十月初十,一場規(guī)模盛大、喜氣洋洋的慶功祝捷宴會,便在長樂官文臺上隆重舉行。文武百官和參戰(zhàn)有功人員,皆攜帶夫人寶眷出席。
越王勾踐夫婦率範(fàn)蠡和迴越報捷的諸稽郢將軍,隨帶大量金帛賀禮,趕來參加祝賀。
虞絲王後重病臥床,不能出席,夫差拉西施坐在上首主桌上,緊靠在他的身旁,接受群臣的祝酒慶賀。
慶功宴會由伯嚭太宰主持。他一身亮麗朝服,那胖乎乎的圓臉上堆滿了笑容。他大談破齊之戰(zhàn)的種種驚險場麵,大頌吳王的指揮英明。他特別強調(diào)道:
”大王英雄蓋世,一箭射死齊國副元帥宗樓。這是列國君王中,沒有一個可以相比的。當(dāng)今列國霸主,代周行事,非大王莫屬!
群臣個個喜形於色,山唿萬歲。伯太宰接著道:”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施貴妃娘娘這迴親駕隨征,智勇雙全,一箭射中了齊國副帥的大腿,還為大王獻了一條';反鳴金為進攻號';的妙計,給齊軍以錯覺,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吳王有此大智大勇的美麗貴妃,洪福齊天;吳國有此大賢大德的第二國母,萬民幸甚!";
會場上又一片歡欣雀躍,海嘯千歲西施娘娘娘,盈盈入耳。夫差緊擁著西施,站起來大笑著向眾人致意。範(fàn)蠡頻頻向西施投來那一雙深邃的目光,但西施已經(jīng)讀不懂那目光裏所表示的意義。勾踐那鳥喙般的雙唇,微微翕動著,送來一個讓西施不自在的眼神。越後抬臉朝西施綻開一個燦爛的笑靨,讓她感動許久。
夫差神采奕奕,滿臉紅光,在一片“大王萬歲、娘娘千歲”的歡唿聲中,終於開啟金口,道:
“這迴伐齊,大勝而歸,震懾列國,感動天地,皆眾卿不畏矢石,英勇善戰(zhàn)的功勞,寡人聞,君不忘有功之臣,父不沒有力之子';。今天慶功宴會,寡人宣布,凡參戰(zhàn)人員一律晉俸祿二級。胥門巢、王子姑曹、展如三大將軍,不避矢石,英勇善戰(zhàn),皆晉俸祿三級。伯太宰治兵有方,計高戰(zhàn)勇,所向無敵,立下伐齊頭功,特獎賞為';上卿”。施貴妃娘娘智勇雙全,賢德無量,立了大功,寡人賜其尚方七星寶劍一把。越國勾踐,孝事寡人,派精兵衝敵陣,運軍糧於千裏,立了助伐之大功,寡人再封地兩百裏給越國,以表獎賞之意。“
眾大臣一片歡唿:
”大王賞功酬勞,乃霸王之風(fēng)也!";
受獎的大臣無不伏地稱謝。卻見勾踐離座伏地,誠惶誠恐地道:
“孝事大王,助吳伐齊,賤臣勾踐義不容辭。但增封土地,勾踐萬萬不敢接受,望大王收迴成命。”
又是一陣歡聲笑語的騷動。
突然,一直悶坐不言的伍子胥站起來,厲聲喝問:
“夫差,你忘了越王殺父之仇嗎?";
那聲音仿佛一顆積蓄了十年能量的悶雷頓時炸響,震得大殿微微搖晃;震得群臣目瞪口呆;震得勾踐大驚失色。連那吳王夫差都被震懵了,竟挺身肅立,喃喃念道:
”唯,不敢。..... ";
然而,他畢竟是至高無上的大王,很快就由震驚變?yōu)閼嵟,憤怒得一拍餐桌,厲聲怒吼道?amp;#34;伍員,先王之仇,早在十年前就已如願以酬。如今,勾踐洗心革麵,臣服不二,為吳國立了大功,眾卿無不讚揚。唯你獨唱反調(diào),舊事重提。你諫寡人不當(dāng)伐齊,今得勝而迴,獨你無功,還不自羞,竟敢在這裏胡鬧煞風(fēng)景,還不趕快給我退下!";
人們看到伍子胥顫巍巍地步上殿首,解下朝冕、佩劍,放在宴席中心的幾案上。急轉(zhuǎn)身,一甩飄飄白發(fā),道:
“夫差,天要亡人之國,必給他以小喜,再授之以大憂。伐齊之勝,隻不過是一個蠅頭小喜。而你卻不知輕重,沾沾自喜,賞上卿予佞臣,封疆土予敵國,殊不知大禍將至,吳國將滅。眼看先王艱辛開創(chuàng)的江山,老臣死命拚殺的寸土,將毀在你這個敗家子手裏,老臣怎能不冒死力諫?";
夫差早就聽不下教訓(xùn)了,哪能再承受得了”敗家子“這種斥責(zé),他的容忍已到了臨界點,他決定攤牌決裂了:
”老賊危言聳聽,惡語嚇人。曾記否?三個月前,你說伐齊未必勝,越禍已至矣?扇缃袢绾文?寡人國富民強,兵眾將勇,雄霸四方,何禍之有?若說有禍,那就是你這個老賊,自仗先王老臣,對吳國有功,倚老賣老,屢屢蔑視寡人,敗我名聲,亂我法度,阻我命令,寡人已經(jīng)一忍再忍,豈能再容你如此在朝猖狂?看在先王份上,寡人不殺你。但相國之職,必須革除。從此之後,你已不是吳國之臣了。何去何從由你自處。今後不準(zhǔn)再見寡人。來人呀,將老賊趕出去!";
“慢!”伍子胥洪雷一般的聲音,嚇得應(yīng)聲前來的兩武士欲拉又止。
“夫差,沒有伍子胥,哪有你今天?想當(dāng)年,你哥哥太子波逝世,先王本不立你為太子,說你”勇而不仁,不能奉吳之統(tǒng)';。今天看來,真是知子莫若父了。可是我當(dāng)時卻為你力爭,說你 ';信以愛仁,敦以禮義';,可繼王位,所以先王才立你為太子。之後,我又為你破楚敗越,因此你才有今天之霸。而你卻過河拆橋,竟要罷我之相,趕我出官。告訴你,我伍員生為吳國臣,死為吳國鬼,哪兒也不去。誰敢趕我走?誰?";他的洪雷一般巨聲,嚇得全殿鴉雀無聲。
伯嚭走向夫差身邊,向夫差耳邊悄悄講了一陣,不知講些什麼。但從夫差臉上看,可是火上潑油,夫差厲聲喝問:
“伍員,你將兒子伍封托付給齊臣鮑氏,改稱為王孫封,與鮑息稱兄道弟,可有此事?";
”有!拔樽玉闾谷坏溃骸蹦鞘且驗槲也蝗虄鹤釉谠絿鴾鐓菚r被殺害!
”老賊,你曾兩次派人到越國謀殺西施、鄭旦;曾一次持尚方寶劍,妄圖刺殺施貴妃娘娘,可有此事?“夫差又喝問。
”有,都有。“伍子胥仰天大笑道:”那是為了避免你中了勾踐的';美人計';,毀了吳國江山社稷!";
夫差轉(zhuǎn)向西施,無限疼惜地說:
“愛妃,你受這麼大的委屈,為何不報?";
”大王,臣妾之所以含屈無語,一是見老太師之欲殺西施,其意乃是為了吳國江山社稷。二是念老太師乃兩朝忠臣,功大如山,怕向大王稟報了,引起大王對老太師的惱怒,傷了你們君臣之間的和氣。於是,臣妾情願個人受些委屈,望大王賜臣妾知情不報之罪!拔魇┕蚍兜。
”愛妃,請起。“夫差拉她起來,道:”你才是一個可憐的受害者,何罪之有?";
此時,夫差對伍子胥的憤怒,再也不能夠克製了。他拔出了佩帶的“屬鏤”之劍,擲在伍子胥麵前,大叫道:
“老賊,你外通敵國,內(nèi)害官妃,不忠不義,死有餘辜。但寡人念你是先王老臣,曾對吳國有功,不忍命武士殺了你。今賜你”屬鏤';之劍,你自己決定吧!";
伍子胥捧起地上的“屬鏤”之劍,仰天大喊道:
“先王,先王,臣伍員不才,沒有完成你的善輔夫差之重
托!";
”別喊了,先王聽不見。等你走了之後,在地下有話慢慢對先王談吧!“夫差冷冷道。";夫差,你也不用冷笑。我的死意早決。伍員今天之死,並不足惜。我足惜的是,我死了之後,吳國將滅,你也將亡!拔樽玉惆U道:”不過老臣臨死之前,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將我的雙眼挖出來,懸掛在東南城門之上,讓我觀看來日越兵怎樣打入?yún)菄汲牵?amp;#34;
伍子胥說罷,舉起“屬鏤”之劍一橫,鮮血頓時染紅了朝袍衣領(lǐng),隨即倒地而絕。
夫差指著伍子胥的屍體,罵道:
“你臨死還要詛咒我,真是死不悔改!如今你人已死了,還能知道什麼,還能看到什麼?";
他說完,揮劍一砍,斬斷了伍子胥的頭,隨即命人將伍子胥的頭懸掛於盤門城樓之上,又命人將其屍體裝入皮革囊內(nèi),扔到浪濤滾滾的錢塘江。
一代忠魂就這樣含怨地飄然而去了。
對於伍子胥的死,西施心中的悲痛遠遠多於高興。想起他說的,他和她並無私怨,僅僅各為其主,便成仇敵。他那剛直不阿、一心為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西施。在他倒地氣絕那一刻,西施流下了傷痛的眼淚,在場的許多人也都暗暗落淚。
然而,為了越國,他必須死;讓他死,正是她執(zhí)行”美人計“的重要一環(huán)。從這一點,她又有完成任務(wù)的欣慰。至於伍子胥囑托的關(guān)照妻子和女兒一事,西施早命南林女搶先一步秘密地辦了。也許,此時他的妻女已經(jīng)到了安全的地點。他的妻子、女兒是無辜的,不該因他而遭殺害。
慶功宴會,仍在繼續(xù)進行。盡管伯太宰談笑風(fēng)生地到各桌敬酒,但大殿裏的歡樂氣氛,已經(jīng)被伍子胥之死破壞了。大家想笑,但笑不起來。即使笑,也笑得很不自在。
不料,一場更大的悲哀接鍾而來。
太子友連哭帶爬地奔進來,跪伏在夫差麵前,泣不成聲。大家原本以為,這位老太師的得意門生,是為他所崇敬的太師之死而來吊喪。看太子友悲痛欲絕的樣子,許多人不禁為他捏一把冷汗,深怕他得罪了正在氣頭上的夫差。及至他說聲:“父王,母後薨了!比珗鋈藷o不大驚失色。先是夫差,緊接著是西施,然後是大臣們,一起齊聲痛哭。痛哭吳國走了一位美麗端莊、賢慧仁德的國母娘娘。
此時,一場喜氣洋洋的慶功宴會,終於被哭聲淒淒的哀悼會徹底代替了。
在相當(dāng)長的一段日子裏,吳國上下幾乎都忘記了伐齊勝利的歡樂。街談巷議的話題,是十月初十這一天,吳國死了兩
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一個是太師相國伍子胥;一個是虞絲王後娘娘。這兩個人,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名位僅次於吳國大王的了不起大人物。
在辦完國母娘娘喪事之後的第一個早朝,夫差同時下達了兩道重要的禦旨,一是提升伯嚭為相國,一是冊封西施為王後娘娘。
伯嚭當(dāng)然喜不自禁,憑他的善言巧辯,終於鏟除了他的政敵伍子胥,取而代之,坐上了文武百官中的第一把金交椅,統(tǒng)攝全國朝政之大權(quán),滿足了他的爵位、權(quán)勢、勳名、富貴之欲望。隻是,在伯嚭十分亢奮之餘,他心裏的某個角落,卻不時地發(fā)出聲聲的悲歎--沒有伍子胥當(dāng)年的極力推薦,楚國亡臣的他,哪裏能夠在吳國當(dāng)官?像伍子胥這樣一個有恩於他的人,卻被他逼上了絕路,伯嚭更加相信自己的信念:在權(quán)力中是不講情義的。
西施冊封為吳國王後,似乎並不怎麼高興。有虞絲王後的日子,比自己當(dāng)王後的日子,好過得多了。當(dāng)了王後,妃嬪官女和後官諸事,都要自己一人親自掌管。這累一點,倒沒什麼,但難免考慮不周,處理不當(dāng),招來種種怨恨。有了怨恨,謗亦隨之而起,不但不能相安無事,卻有可能帶來難以預(yù)料的殺身之禍。因此,西施竟有點膽怯起來了。
範(fàn)蠡見伍子胥身亡,虞絲王後病卒,西施也隨之冊封為位高權(quán)重,人人擁戴的吳官王後,已無不安全因素,便編造了一個借口,把神劍手南林女從西施身邊調(diào)迴越國去,悄悄幫助範(fàn)蠡對越軍進行卓越的劍術(shù)訓(xùn)練,並通過南林女,聘請到神弩手陳音,向越兵傳授神奇的連弩法,藉以提高越國將士的作戰(zhàn)本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