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非善人,就連明漪都無法洗清他內心的惡。”
這個時候,金蟾微微皺眉,當即開口道:“話不能這麼說,我們大老遠來這裏見你,為什麼單獨把他關在外麵?”
縱使是麵對剛才幫過他的古樹,金蟾也並沒有因此站在古樹這邊,說話毫不客氣。
在他心裏,夜幽已經成了他的朋友。
而現在夜幽被單獨關在外麵,不知道古樹到底想做什麼,但這種被孤立的滋味肯定不好受。
這個時候,靈執事也開口道:“樹爺爺,您不要傷害夜兄弟,人是我帶來的,我不想他因為我的緣故而遭受無妄之災,咱們離開就是了。”
靈執事說話有些決絕,但他的本心如此。
“別著急,我並不會害他。”古樹開口道:“明漪會淨化一個人的心靈,這是在幫他。他若惡念無法消磨,以後的修行之路必然會走向歧途,直至毀滅。”
金蟾冷靜了下來,同為修行之人,他知道古樹說的不錯。
心無雜念才能走向長遠,但若是一個人惡念滋生,詭氣會逐漸走向邪化,直到完全墮落。
可看夜幽平時的模樣,他也並不像是惡人,這其中的問題出現在哪?
靈執事還想說什麼,土地下升起一道水流,在兩人麵前形成一片水幕。
這道水幕好似鏡子,可以看到外麵的情況。
“你們看下去就知道了。”古樹淡聲道。
……
水幕外。
夜幽看著這片薄的跟紙片一樣的水幕,既不前進也不後退。
不知怎的,他能感受到這片水幕在排斥他。
貿然進去恐怕無法預料。
可靈執事與金蟾為什麼能夠輕易的進入?
這個時候,一道聲音在他腦海中響起。
“年輕人,為何不進來?”那是一道蒼老的聲音,好似遲暮老人。
夜幽稍加思索,便知道這人的身份恐怕就是這裏的主人了。
隻是這主人設下這道屏障,恐怕是有拒客的道理。
“是什麼原因你應該清楚吧?”夜幽淡聲道:“是不是設了圈套等著我鑽呢?”
夜幽說的話直戳人心窩子,古樹也不惱,隻是笑了笑。
“這對你來說是一場考驗,但同樣的是一次機遇,若你想的話,隨時可以進來。”
考驗和機遇?
夜幽搖搖頭,他對所謂的考驗和機遇沒有興趣,前兩日也是靈執事告訴他古樹想要見他,他才會來到這裏。
現在拒絕見麵的也是古樹。
既然這樣,他離去就是了,何必浪費彼此時間?
夜幽剛飛上上空,然而那麵前的水幕竟往前挪動了一分,剛好落在了夜幽的身上。
沒有閃躲的時間,夜幽便經曆了明漪的洗禮。
沒有水的那種冰涼觸覺,反倒是靈魂有種飄出體外的感覺,欲生欲死。
夜幽再次睜開眼,眼前是一片漆黑的世界,縱使有詭視之眼也無法看穿眼前的黑暗。
不,這或許不是黑暗,而是整個世界都是漆黑的,看到的便隻有黑。
“老頭,這麼做就不太對了吧?”夜幽微微皺眉,他很討厭這種招唿都不打一聲直接對他出手。
這無異於是一種宣戰。
就算對方是靈執事的師父,他同樣不會因此咽下這口氣。
“別急,年輕人,我這是在幫你。”
夜幽冷笑了笑:“說的挺大義凜然的,自己安的什麼心自己清楚。”
古樹並不接話,而是自顧自道:“這裏是你的心境,你可以在這裏正視你的內心,你難道不好奇你的心境到底是怎樣的嗎?”
夜幽看了一眼一片漆黑的世界,微微皺眉。
他的內心一片黑暗,連一絲光亮都沒有。
夜幽往前走著,腳下的地麵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地麵,而是虛無,他在虛空上行走。
不論是內心,還是情景,都是虛無。
像是被全部挖走,掏去隻剩一道空殼。
“為什麼會這樣……”夜幽陷入了沉思。
水鏡上,此刻夜幽在內心世界的畫麵被金蟾與靈執事一覽無餘。
看到眼前的畫麵,兩人都有些驚訝。
縱使是見多識廣的金蟾都忍不住發出一聲驚歎:“一個人的內心一片漆黑,甚至連什麼東西都沒有,按道理來說不應該。”
心境反映一個人的內心真實寫照。
金蟾方才經過止觀明漪的時候,他看到了自己的心境。
那是一片荷花池,中心有一座涼亭,他躺在荷葉上,靜靜的看著碧水藍天。
他的心境便是如此,平靜寧和,也是他向往的世界。
但夜幽不同,他的心境竟然是一片漆黑,不……若是換個角度說,那是一片虛無。
人不可能做到無欲無求,否則那不能算作是人,而是機器。
隻是為什麼會出現麵前這樣?
“難道那是純粹的邪?”靈執事忽然開口道:“心境越是正向,情景越是光明。那如果一個人的內心隻有黑暗,那看到的,就是這種畫麵。”
金蟾瞪了靈執事一眼:“你在說什麼呢?這絕對是止觀明漪的問題,這地方我不待了,我要帶他走。”
說完,金蟾直接轉身就走。
然而古樹麵前閃過一道綠光,金蟾感覺到自己的身軀不聽使喚,無法挪動。
感覺到這種異常,金蟾的神色一下子就冷了下去。
“閣下,你是要準備與我開戰嗎?”
“就算老頭子我現在力量十不存一,但你也無法奈何我的防禦,勸你三思而後行。”
靈執事也站在了金蟾的麵前,看向古樹,神色有些著急:“樹爺爺,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但這樣誤會隻會越來越大,放他們離去吧!”
“小靈,放心吧,我不會對他們做什麼。”
古樹又道:“朋友,我並無惡意,隻是眼前的畫麵你也知道了,這是一件值得推敲的事情,若不搞清楚狀況,他不會在修行一途上走到長遠。”
金蟾並不買賬:“我隻知道你不僅控製了我,還強迫我的朋友經曆明漪的洗禮,這是一個正常友好的交流嗎?”
“不……我看透了他的心境,所以更加不能放他離開。”古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