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捧著暖爐候在耳房,聽見三姨娘嘶聲冷笑:“...那串佛珠該供在祠堂,何必拿來髒我的眼...”
除夕夜的爆竹聲裏,甘棠替玉小姐梳雙環望仙髻。
正院方向忽然傳來裂帛聲,比爆竹更驚心。
小主子腕上的金鈴鐺少了一枚,滾到床底時沾了團紅絲——正是三姨娘剪碎的鴛鴦枕巾流蘇。
甘棠彎腰去撿,瞥見床板下粘著半張黃符,朱砂畫的咒文與夫人在中元節燒的一模一樣。
聽來的隻言片語多年後,甘棠難以捋出頭緒。
甘棠在那個抄家的夜晚,仔細琢磨著這幾年府裏的事情,才將整個事渾淪想透徹。
臘月的寒風卷著雪粒子打在窗欞上,甘棠數著簷下掛的冰棱子,發現比往年短了三寸。
府裏的小廝少了幾個,連常來送炭的老張頭也不見了。
甘穗姐姐走的那天,她躲在耳房聽見周嬤嬤歎氣:“配給酒鬼,這不是要人命麼...”
玉小姐最近總往暖閣跑,三姨娘房裏的鎏金熏籠換了黃銅的,連帶著熏香也淡了許多。
甘青姐姐蹲在井臺刷恭桶時,腕上的桃核手串不見了,木刷子刮擦聲比往日重了三分。
甘棠偷偷把攢的銅錢塞給她,卻被推了迴來:“留著吧,你還有指望!
除夕申時,甘棠給玉小姐係上桃紅鬥篷。
銅鏡裏映出她新簪的絨花,是拆了舊衣上的盤扣改的。
正院方向傳來百子炮聲響,她偷偷往襪筒裏塞了個油紙包——裏頭攢著七枚銅錢和半塊芝麻糖,都是從宴席殘渣裏撿的。
家宴擺在摘星樓,二姨娘鬢邊的點翠步搖晃得人眼花。
二姨娘是夫人的遠房表妹,夫人生嫡小姐時落下毛病,太醫說後續子嗣無望,於是夫人娘家洋洲蘇家便塞了二姨娘,一年後生下一個小公子。
公子顏烈雖為庶子,卻得到夫人和二姨娘共同的溺愛。
飯桌上,他無視規矩,行為隨意。
甘棠在旁祈禱他不要與玉小姐發生衝突。
自三姨娘冷淡後,玉舒院好像慢慢不受主君愛護了。
甘棠要保護好玉小姐,她心裏默默說。
甘棠跪在玉小姐座後布菜,瞧見嫡小姐顏真的翡翠鐲子滑到腕骨——玉小姐也有一隻一樣成色的,像是一對,主君確實在之前對三姨娘和玉小姐都很好的。
顏烈少爺的銀箸突然敲在玉小姐碗沿:“小啞巴怎不吃蝦丸?”
“奴婢替姐兒剝殼!案侍闹斏鞯淖o著玉小姐。
戌時的煙火照亮廡廊時,變故陡生。
顏烈搶過小廝手裏的火折子,將一掛鞭炮扔向玉小姐的織錦鬥篷。
甘棠撲過去時聞見焦糊味,左鬢的絨花燒成灰燼,炮仗碎屑嵌進她去年凍裂的傷口。
滿座驚唿聲裏,她聽見二姨娘嬌笑:“烈兒活潑,倒添些年節喜氣。”
迴程的羊角燈隻剩兩盞,玉小姐把暖手爐塞給甘棠:“甘棠眼睛還疼麼?”
她搖頭時落下一撮燒焦的發,飄進路過的廢井裏——那裏頭沉著甘穗的木梳,是前日撈水桶時瞧見的。甘穗姐姐她?
三姨娘房裏的燭火亮到五更,甘棠蹲在耳房烘衣裳時,聽見周嬤嬤壓著嗓子哭:“...那酒鬼原是二姨娘陪房的表親...”
窗紙突然映出個人影,她忙把攢錢的瓦罐藏進灶灰,裏頭躺著除夕賞的銀瓜子,用紅紙裹了三層。
正月十五掛燈那日,甘棠在庫房領到半匹素錦。
管事的婆子多塞了把銅錢:“主子們打醮用的經幡,邊角料夠你做件衫子!
她摸著布料上暗紋的蓮花,想起甘穗曾繡過同樣的花樣,說是要留著當嫁妝。
驚蟄前的雨來得急,甘棠抱著晾曬的經書跑過遊廊。
顏烈少爺的狂笑混著丫鬟啜泣傳來,她轉身鑽進竹林,腕間的桃木符突然斷裂——阿姊給的保命符,到底沒熬過第三個春天。
想好好活著,總是要再謹慎一些。
她同情另外兩個分給顏烈少爺的丫頭。
迴去後,三姨娘又和嬤嬤聊到了後半夜。具體內容不知。
正月十六的雪還未化盡,四姨娘的花轎就從側門抬了進來。
甘棠躲在耳房窗後,瞧見新姨娘鬢邊簪著素銀簪子,裙擺繡著蘭草紋——是讀書人家才用的花樣。
玉小姐扯她袖子:“棠姐姐,這個姨娘會給我帶糖吃麼?”
四姨娘的院子叫蘭馨閣,離主君的書房最近。
甘棠?匆娝兄戎磿,腕上的一對玉鐲子碰著書頁,發出清脆的響聲。
三姨娘房裏的熏香越發淡了,連帶著玉舒院的月例銀子也少了三成。
好在主君每月都會來考校玉小姐功課,下人們才不敢太過分。
春分那日,甘棠陪玉小姐去李家私塾。
他們家公子小姐多,和玉小姐同齡的也多。
玉小姐的座位在顏真顏烈的座位後麵,最前麵是禦史大夫李寅的大兒子李崧,二兒子李柏,三小姐李嫋。
李嫋穿著簇新的藕荷色襦裙,腕上戴著金絲鐲,正和顏真說笑。
玉小姐的座位在後排,案幾上擺著甘棠連夜縫的書袋,針腳細密,繡著朵半開的玉蘭。
“這是你繡的?”李嫋突然湊過來,指尖劃過書袋上的花紋。
甘棠低頭應聲,瞧見對方裙角沾著墨漬——是上迴顏烈打翻硯臺濺的。
那日她擋在玉小姐身前,後背的衣裳洗了三遍才去掉墨色,看來李小姐是個爽朗不太計較的。
李崧走上前,看著她們嬉鬧,說:“今日父親帶了幾匹小馬駒,你們要是覺得悶可以讓家丁帶著跑幾圈!
那時誰也想不到,甘棠無意間因好奇學會的騎馬,竟然在長大後救了她一命。
三年光陰在書頁間翻過,甘棠的針線活越發好了。
她給玉小姐繡的荷包被李嫋瞧見,硬是要了一個去。
四姨娘房裏的丫鬟偷偷來找她:“我們姨娘說,姑娘的手藝比繡坊的還好!
甘棠數著賞錢,想起甘穗曾說攢夠二十兩銀子就能贖身。
五姨娘進門那日,甘棠在耳房聽見周嬤嬤歎氣:“...是鹽商家的庶女,陪嫁足足五十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