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之際,諸君共飲!”
洛軒高坐主座,舉杯示意,眾臣工也都是舉杯迴應,大王在新年之夜於慶會樓設宴,文武百官自然不會推脫,這可是大喜事,若是能在大王眼前混個眼熟,那可就前路坦途了!
劉太夫人也在此,不止是她,其餘一眾誥命都是赴宴,按道理本來應該是王妃設宴接待她們,隻是大王未婚,也沒有王太妃在朝,大王索性便是讓眾人一同赴宴,隻是各自分開區劃。
雖有些不合禮數,但是寧國本來就是一群武人創立,係統給的兵卒之中基本上都是平民百姓的身份背景,如今成了寧國高官,也不會完全像大周那般各種規矩文縐縐的。
相反,其實寧國朝廷草莽氣還算挺重的,因此倒也沒人說什麼,至於那些出身高麗的官員?那更不會說什麼了。
大王設宴,文武百官赴宴,洛儀、洛封兩位宗室之人陪坐在洛軒附近,宗室之中,也就洛儀、洛封在寧國算是有極高的建樹,也隻有他二人關係算是與大王親近,至於其他的宗室子弟……那就太遠了。
慶會樓內燭火通明,璀璨奪目。宴席上,珍饈美味琳瑯滿目,香氣四溢。
文臣武將身著華服,依次落座,他們或低聲交談,或舉杯共飲,觥籌交錯間,歡聲笑語不斷。大殿中央,一群舞女身著彩衣,翩翩起舞,她們身姿曼妙,舞步輕盈,宛如仙子下凡,為宴會增添了幾分柔美與雅致。
樂聲悠揚,絲竹管弦之聲此起彼伏,與舞女的舞姿相得益彰。宴會上,洛軒不時與群臣舉杯對飲,共聊趣事,氣氛熱烈而融洽。不時還有人把當初攻打高麗時候的事情拿出來,這時定有人大笑,可憐那高麗已經是亡了還要不時被拿出來鞭屍。
過上一個時辰,眾人都是有了幾分醉意。而那些女眷也早已經是離場了,劉太夫人離去之時麵露羞愧之色,整個過程都不敢看向洛軒的方向。
自洛儀迴到寧國入了宮後迴侯府與劉太夫人說道之後,劉太夫人便是明白了其中牽連,又驚又羞愧,把連累到自己孩兒,隻是不知道該如何彌補,畢竟這一段時間,她可許諾出去了不少官職,還收了不少好處,若是沒有兌現什麼的,興平侯府怕是信譽就沒了
洛儀找到洛軒說明此事請罪,洛軒卻是小懲大誡了,不過也照顧了興平侯府的臉麵,認下了那些官職,都是些小官,他便是裝作不知了,朝廷也是缺人,便看看那些人是否真的有才能,若是不行,長史司自然會將他們篩下去。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被錦衣衛默默記錄在案了,若是那些人為官期間做了些什麼,這些就是罪證,到時候就不要怪洛軒不留情麵了。
“急報!急報!邊關告急!”
宴會正到酣時,急促的聲音驚醒諸多臣工,連洛軒都是一驚,便是看到一信使提著綁著赤紅色紅纓的急報醒來,頓時沒有了醉意。
邊關告急?邊境出事了?!
“念!”
“建奴正黃旗、鑲黃旗、鑲白旗、正紅旗集結,意南下入寇!”
“撲通!”
這封急報念了出來,所有人都是清醒了,不少人更是一激靈直接站了起來,打翻了不少美食。
洛軒也是大驚,這……建奴突然興兵,還是主力盡出?
不錯,就是主力盡出,別看金國有八旗,這次隻出動了其中四個,但是金國地域也算是龐大,而且要防備的地方很多,蒙古方麵、大周方麵以及自身東北處那些野人女真,真正能一次性拉出來的也就幾個旗而已。
而最為讓文武百官們驚詫的是,正黃旗、鑲黃旗出動了!這兩旗是金國大汗親兵,兩旗旗主都是金國大汗,是真正的精銳主力,他們出現了,那就代表著金國大汗禦駕親征了,這是……奔著亡他寧國來的,再不濟……也是要讓他寧國無力反抗!
八旗出動四旗,不隻是單純四旗,畢竟還要算上韃子的漢旗和蒙旗,這加起來,兵馬近二十萬!
一場新年慶宴就這麼急匆匆的結束,在眾臣或是驚恐,或是驚怒下結束,大部分官吏都是直接迴府,而要員部分文臣武將則是移步議政堂。
議政堂是洛軒設立的非官方機構,常設議政大臣,是一個加銜,若有要事急事可以在此商議決斷。
本來這非定製,隻是洛軒不自覺見乾綱獨斷多了,便是成了一種默認。
“建奴來勢洶洶,此番定然是抱有亡我之心而來,不可小覷,諸位愛卿可有應對之法?”
洛軒開門見山,這種時候萬分緊急,急報隻用了一日時間便是從寧邊和孔州送到了朝廷這裏,一路上換馬不換人,跑死了幾匹馬了,就為了分秒必爭。
“大王,應立即遣使求援,一路往遼東總兵處,一路走水路往大周京師!”
許恆直接開口道,此時沒有人說他第一反應是請求外援有什麼問題。
畢竟建奴主力盡出,的確不是寧國能夠應對的,若是強撐著必然滅亡。
更別說,大周本來也是要對建奴用兵的,真要論起來,這戰事還是建奴對他大周挑起的,不過涉及到公主的事情罷了……
“善,長史,你即刻寫求援書,立刻發出!”
洛軒直接叫來下人取來墨寶,事態緊急,一切從簡。
“諾!”
許恆也不推脫,立刻動筆。
“臣以為,要即刻動兵,護住寧邊、義州與大周間的通道,此處不容有失!”
靖安伯劉墉開口道,寧國義州、寧邊與大周之間隔著一條界河,此處設有橋梁通道,若是這裏被切斷了,那寧國與大周的關係便是徹底斷了。
洛軒頷首,認可這番提議。
眾將又是你一言我一語,隻是到底沒有多少建設性的意見了,畢竟戰爭如此,大多是堂堂正正,哪有太多的陰謀詭計可以講,無非是國力比拚、軍隊比拚……
不過到底沒有人提出投降或是議和,在座的這些將官,哪一個不是攻滅高麗的功臣?哪一個不是殺出來的?
如今寧國立國未久,將官大臣們還沒被安逸的生活腐朽,依然是滿腔熱血與戰意。
見如此,洛軒也知道再議論下去也是沒什麼意義,直接開口道:“此戰,以興平侯為主帥,靖安伯為副帥,領兵出征!”
眾人沒有異議,畢竟這是早已經定下來的事情。
一眾文武百官都知道遲早會有金兵南下,一直以來都是備戰,預定之中是以靖安伯為帥,而現在興平侯迴來了,自然是興平侯為主帥,不過興平侯掛帥更多的是旗幟而已,主要還是劉墉指揮。
“臣領命,臣定不負大王重托,定退建奴!”
洛儀與劉墉大聲道,聲音雄厚,不由讓人信服,提振士氣。
“善!”
“大王,臣也願意領兵出征!”
就在此時,又有一人走了出來,請戰道。
洛軒愣了一下,遲疑道:“兄長,你……”
正是洛封,他竟然也是請戰。
“臣乃王府軍都指揮使,如今國家危難之際,臣也可上陣殺敵!”
洛封沉聲道,王府軍都指揮使,領王府軍駐守寧京,安逸則是安逸,卻也少了建功立業的機會,他不願這般混吃等死!
見洛封心意已決的模樣,洛軒大笑,道:“好,我洛家兒郎當如是,兄長且去!”
“令王府軍都指揮使洛封為討虜將軍,抽調各地衛所兵馬合計三萬歸其調度,前往孔州策應!”
建奴南下入寇,肯定不會隻走一處,孔州定然也會是戰場之一。
“諸位愛卿,朝廷安危在此一戰,不容有失,長史司調度糧草,一切以戰事為先,此戰若勝,本王不吝封賞!”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