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可此時的,臥牛崗的大廳中,空氣就安靜的落針可聞。
正在拱手行禮的趙雲,正在起身準備扶起趙雲的劉浪,以及陪坐在末位的周倉裴元紹,全都愣住了。
一股名叫尷尬的氣氛,充斥著整座大廳。
這就好比兩軍交戰之時,一方大將拍馬出陣,耀武揚威的通名報姓,說自己乃是九原呂布。
結果對方告訴他,呂布昨天已經,被吊死在白門樓一樣。
兩排看不見的烏鴉,從眾人的頭頂,呱呱的飛過。
但劉浪又豈是浪得虛名之輩?
早在他決定冒名頂替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會發生的一切可能,而且絕不存在會被人找後賬的把柄。
聽到劉嫻的質疑,劉浪顫聲問道:
“小姐此言何意?”
劉嫻再次說道:“據小女子所知,那相城候的夫人已經去世多年,
而相城侯續弦後,也沒能生下兒女,所以在相城候去世後,
相城候的爵位,就因為無人繼承,被朝廷收迴去了。”
劉浪的聲音愈發的顫抖:“此話當真?”
劉嫻點點頭:“自然是真的。”
“啊……”
隻見劉浪突然撫住胸口,高聲痛叫一聲,接著便淚流滿麵,泣不成聲,語音哽咽:
“嗚嗚嗚,父親大人…母親大人……竟然…竟然……去世了嗎?
吾不孝啊,這麼多年來,沒能侍奉老父老母,而如今,就連最後一麵,竟都不得見,嗚嗚嗚……吾枉為人子啊……”
不得不說,劉浪的表演,絕對秒殺各種小鮮肉。
就憑這手無中生淚的絕技,奧斯卡就欠他一座小金人。
看到劉浪突然悲聲痛哭,周倉裴元紹連忙站起身來,走到劉浪身邊安慰道:
“先生節哀,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先生須以興複漢室為重,切不可哭壞了身體啊。”
“嗚嗚嗚……父親,母親,兒不孝啊……”
周倉二人不住苦勸,劉浪就是不聽,一個勁的抱頭痛哭。
哭著哭著,就聽劉浪大叫一聲:
“痛煞我也……”
接著便兩眼一翻,身體軟軟的向前趴倒,竟是哭暈了過去。
“先生……”
“先生……”
眼看劉浪的那張俊臉,就要和地板來個親密接吻,周倉裴元紹眼疾手快,急忙扶住劉浪的身體。
劉浪昏倒後,宴會自然也就開不下去了,周倉二人親自把劉浪送迴臥房。
在劉浪的臥房旁邊,有個偏房,周倉裴元紹陪著趙雲劉嫻,正坐在裏麵訴說劉浪的身世。
聽到周倉二人的敘述,趙雲不由得感慨道:
“原來如此,想不到其中竟還有這般隱情。
更想不到劉兄居然還有如此際遇,能夠被隱世高人收為弟子。
也難怪劉兄不但武功了得,更是精通練兵之道。”
劉嫻聽到周倉的解釋,也暗自點頭:
“倒是聽說相城候曾經有過一個兒子,隻是七歲那年,獨自一人在後花園玩耍,而後竟不見了蹤影。
相城候也曾花費大力氣去尋找,隻是找了兩三年,幾乎翻遍了整個大漢,都不曾尋到。
這件事也就成了一樁無頭公案,慢慢的也就淡出人們的視線。
隻是相城候的夫人,經此一事,一病不起,沒過幾年,就撒手人寰了。
其後,相城候雖然又續弦再娶,可也沒能留下一兒半女,最後抑鬱成疾,也是沒過幾年,就也去找他夫人去了。
至此,相城候一脈,徹底的沒了繼承人,朝廷也隻好將其除爵。
看剛才那位劉先生的表現,再聽他們這樣一說,這一切也就解釋的通了。”
原來劉浪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出,所以早在他打定主意要冒名頂替的時候,就選擇了這樣一個死無對證的對象。
至於為何劉浪會知道相城候這個人,知道相城候府曾經發生的這件事?
這是因為,當時相城候府的小侯爺,在自家的後花園,無故失蹤這件事,成為了當年轟動一時的怪事。
成了相城縣一帶的老百姓們,茶餘飯後議論的八卦。
而劉浪的祖上,當時就生活在相城縣一帶,他們家也是漢室宗親,和相城候這一脈,那都是遠親,所以當時負責寫族譜的族人,就把這件怪事清晰的記載在了族譜上。
後來這族譜傳到劉浪手裏,而劉浪呢!就是卡了這個bug,才能成功的冒名頂替。
此時距離相城候府的小侯爺失蹤,已經過去了二十年。
這時間久遠且不說,再加上這些年的兵荒馬亂,當年的那些親曆者也都死的幹幹淨淨了。
可謂是真真的死無對證。
而外人更加不會想到,眼前這個自稱當年相城候府丟失的小侯爺,會是個冒牌貨。
……
還是那間簡陋的臥室,劉浪從昏迷中又又一次醒來。
當然,這次的昏迷是裝的。
也幸虧劉浪那足以媲美他武功的精湛演技,才能騙過眾人。
就連和他一起生活了兩個多月的周倉裴元紹,都被他騙過去了。
“咳咳咳……”
旁邊正在閑談的眾人,聽到劉浪的聲音,趕忙過來查看。
“先生,您現在感覺如何了?”
“真真是痛煞我也……嗚嗚嗚……,吾要歸吾父墓前,為吾父母守孝三年……嗚嗚嗚……”
劉浪捂著胸脯子,還是那副死了爹娘的哭喪樣,金豆子又開始順著眼眶,啪啪的往下掉。
“先生節哀,人死不能複生,先生還是應該以複興漢室為己任啊!”
“是啊劉兄,如今天下大亂,天子蒙塵,
正該是劉兄這樣的忠義之士,挺身而出的時候。
切不可因為小義,而拋棄了大義啊。”
在古人的眼中,為父母守孝,隻是小義,為國效命,才是大義。
當忠孝不能兩全的時候,就應該舍棄小義,成全大義。
有這個觀點的,不隻是趙雲他們,就連徐庶的母親,聽說自己的兒子,因為自己的原因,投降了曹操這個國賊後,都以自殺來明誌。
由此可見,這種想法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已經是根深蒂固了。
所以他們聽到劉浪要迴老家,為父母守孝三年,才會如此出言相勸。